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中华民族的凝聚与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研究是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精神文明工程。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中原为中心展开民族凝聚有两个原因:和而不同,以“心”征服的心理凝聚;心向中原,追求平地的地缘凝聚。其复兴典型有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在经历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磨难后形成的具有更强的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论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论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论者认为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这是不准确的。用下列文字来界定中华民族概念是比较妥当的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起源于中华大地 ,在追求共同的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人们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华大地、追求共同的经济生活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条件。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中华民族本质属性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成员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五四后的1922年,梁启超在18年前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的基础上写成《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在文中,梁启超不仅最先对清末以来就一直占据着中国学术界统治地位的“中华民族外来说”尤其是“西来说”公开提出质疑,而且还在他早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总结,这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史研究和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他这时所说的“中华民族”却仍还停留在早年认识的基础上,亦指的是“国族”意义上的“汉族”,而非现在几乎所有研究者所认为的是“中国境内各民族”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当他要表达“汉族”的涵义时,使用的是“中华民族”;当他要表达“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涵义时,使用的是“中国民族”。在梁启超的笔下,“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能看到他同时在使用“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就以为这两个观念在梁启超笔下可以替换,“中华民族”指的就是“中国民族”所指的“中国境内各民族”。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阐释,各家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对西方术语的概念辨析认为,“中华民族”并非单纯是各民族的集合体,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民族实体、一种尚在建构中的“国族”。“中华民族”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通过不断整合,最终形成如今“多元一体”的局面,在尊重“多元”的同时,要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一体”的认同感,同心协力创造千灯互照、美美与共的富强中国。  相似文献   

5.
杨明洪 《学术界》2023,(3):28-44
从结构属性出发寻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路径是新的视角。“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结构属性,由此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以解析为三重关系:第一重关系是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横向关系,第二重关系是“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纵向关系,第三重关系是上述两重关系所形成的嵌套关系。对一、二重关系来讲,它们各自推动建设的愿景逻辑、使命逻辑和实践逻辑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对第三重关系来讲,价值伦理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共同性和共生性形成,这继而又决定了第一、二重关系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由此进一步形成中华民族三重嵌套关系。而作为人口占多数的汉族及其文化在塑造这三重嵌套关系中起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在这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布局,表达出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培元固本的主体自觉意识.中国地域辽阔,生态复杂,民族众多.生态文明作为“人和”问题,不仅要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为用,还要有各地、各民族及其文化的能动参与.基于中国国情,结合学科新知,将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的区域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相结合,以中华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导向,构建“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民族关系.中国学界、政界凝聚力量,实现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联袂建设,达成民族团结与美丽中国携手同行的生态政治学共识.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是我国民族多元的共同体。这个概念虽然是随着近代中国各族人民日益自觉地结成整体,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应运而生的,但其历史渊源和非常悠久。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事实上已经逐步形成为日益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各民族共同培植的中华民族意识也逐渐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绵延开来,成为我们创造、捍卫中华文明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当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应当继续大力增强中华民族意识,不断强化中华…  相似文献   

9.
1949年以来的民族史研究,已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对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诸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凝聚力、新时期的民族关系等,仍有讨论的空间。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盛--兼论祖国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渊源,二是共同的国家,三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文化,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是对中国国家及中华文化的归属意识,对增强民族的团结与凝聚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的中国政治格局中,中华民族认同是最能达成一致、最具有广泛性的要素,它对于在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上形成强大向心力、抑制分裂中华民族的思想、促使中国早日实现统一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桂华 《理论界》2014,(7):18-21
研究中国民族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应当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共存历史和现实的自觉认同为基础和前提。在这一前提下,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落脚点在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点,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构建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要素和动力是全国56个民族,核心和主线是增进共同性。其在“国家-民族”关系上,体现为各民族共同维护统一完整的国家观念、共同铸牢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共同拓展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为不可分割、紧密互利、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在“治理-发展”关系上,体现为共同保护、共同治理、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的概念构建和实践深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扣林 《理论界》2004,(5):76-77
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沧桑而不解体,经过无数次危机灾难而能自己重新站立起来的精神支柱。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在前进的征途中将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阻力,更需要弘扬和培植中华民族精神,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一部弘扬中华民族凝聚精神的力作──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民族史学理论问题研究》童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民族为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着统一的多民...  相似文献   

15.
论儒学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倡导的第一个重要的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简言之,就是一个“仁”字。这种理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激励民族群体的功能,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民族。儒家倡导的第二个重要的价值理念是“以和为贵”。简言之,就是一个“和”字。这种理念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对于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宽厚包容、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的民族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倡导的第三个重要的价值理念是“以礼为序”。简言之,就是一个“礼”字。这种理念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族群的和谐、团结、统一,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儒家倡导的第四个价值理念是“经世致用”。简言之,就是一个“用”字。这种理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就在于确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身所固有的客观实在性亦即理论彻底性。其一,在生存体验的层面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源于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共同生活,它是对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的哲学表征,因而它是通过中华各民族并且为了中华各民族而形成的精神财富,它能够唤起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记忆并获得中华各民族的真切认同。其二,在范畴规律的层面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规律性的意义上打破了资本逻辑对民族共同体的抽象束缚,超越了民族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抽象对立,确立了一种以社会性和共同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族观,亦即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关于民族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认识范式和解释框架。其三,在形上价值的层面上,作为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当代中国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兼具历史性的特质与自然性的内涵,是联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介环节。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获得了“类意识”的社会意义,集中表征着作为类存在者的人的“类特性”。作为一种“意识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性——规律性——价值性“三者一致”的基础上获...  相似文献   

17.
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规律性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先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每当社会动乱、民族分裂时,则以进步势力为核心、以民族利益和民族大义为动力,重新凝聚起来,并焕发出强大的力量;在与外敌抗争并克服内部离散力过程中,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保持和发挥出来;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我们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不是一般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而是古今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它不仅包括今天我国的56个民族,而且广义上也包括历史上活动在中国版图的许多古代民族。因此说,中华民族是我国古今民族在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既包容了各个民族的发展壮大,也包容了各民族的此长彼消,相互吸纳,以至相互混合。因此,中华民族这个集合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论述,不妥之处请赐教。 一、中华民族起源的统一性和多源性 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多元论与一元论,本土说与外来说之争。近几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发展和研究否定了一元论与外来说,肯定了多元论与本土说。  相似文献   

19.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需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意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观战略要求,也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工作部署。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不仅要重视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要关注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显现的个别性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着重关注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强内外部条件支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以制度完善和创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述五个方面关涉着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现实难点、内外环境、发展动力和基本保障等具体维度。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年,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表述上也多与“五族共和”的建国方针相配合、相呼应。其中,1912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更是在历史教科书史上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观念。五四时期,中华民族观念首次被写进教育部门制定和公布的《历史课程纲要》,这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但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使用较多的还是“中国民族”“我国民族”或“吾民族”,而不是“中华民族”。这说明,五四时期历史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书写还很不成熟。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先后四次修订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都纳入了对“中华民族”的书写。由此,自觉运用中华民族的观念成为该时期历史教科书的普遍现象。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中华民族观念,即认为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苗等民族所构成,亦即中华民族所指并非某一个民族(如汉族),而是中国各民族。这表明,中华民族观念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时期业已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