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技术已经对文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入21世纪,在文学发展领域,电子文学、超文本文学、数字文学、网络文学、赛博文学等概念耳熟能详。而这些概念无不与媒介技术有着重要关联。在文学与媒介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媒介技术更新换代往往会引起文学界的"恐慌"。例如,广播、电视和电影等媒介技术的出现使得文学界"质疑"和"反对"之声四起。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媒介技术甚至一度被视为良好文学作品的"破坏者",使文学与新兴媒介技术之间建立"对立"关系,但不可否认,媒介技术,尤其是数字媒介的发展,也促使文学叙事迎来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问题,当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文学诞生了,全球范围的越来越高涨的生态文学思潮形成了。生态文学的含义需要辨析,把生态文学界定得太广或太狭都不利于它的发展和对它的研究。生态文学的崛起,使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视角、思路和价值判断标准;生态文学为文化的古今贯通、中西交流提供了一种契机;生态文学提醒人们思考生存意义、示意"诗意栖居"的可能和必要。  相似文献   

3.
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的互动性与一体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翻译文学在文学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却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翻译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对翻译作品进行定位、如何看待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包括源语文学和宿语文学)的关系已成为当今文学界,尤其是比较文学界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本文联系翻译的过程尝试分析译作的实质,再进而探讨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的互动性与一体化,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翻译文学的特征、功用以及世界文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论"天歌现象"及其典型意义王代敬面对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如何发展西部经济?既不能等着东部经济发展了,才来发展西部经济;也不能指望东部经济发展,"施舍"或"救济"西部经济的发展。西部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西部人民的艰苦奋斗。如何缩小东西部...  相似文献   

5.
地域差异是导致文学创作风格有别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北方文学、东西部文学之所以得以命名,正是源于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背景。然而,南北方文学、东西部文学之间也存在相互交融的现象,成为地域分野中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地域文化之间的共通性促成主流文学样式的发展,同时,独特的文化也铸就了极具个性魅力的文学品格。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地域文学的精魂之所在。本文试图以自然地理坐标系为参考系,浅析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与当代多元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赵惠霞在《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撰文指出,从"过度政治化"到"去政治化"再到"再政治化",当代文学界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认识形成一个戏剧性的循环,并始终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或从政治的角度要求文学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或从文学的角度要求文学脱离政治。其实,文学现象终归是一种审美观象,不论是政治对文学的要求,抑或文学对政治的要求,最终都体现为对审美效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南宋文学的东西部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宋文学在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文风承传、诗派文体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奸臣当权、文学传统不尽相同、统治集团排斥蜀士等。这些差异,形成了东西部文学的互补态势,增加了南宋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讨论文学史教育中多民族概念的问题,必须首先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文学史知识"已经严重地脱离开文本,成为一种架空的知识传授。占人口数量优势的广大汉民族读者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艺术之间存在着深深的语言鸿沟,他们难以领略少数民族文学的语言魅力,无从获得真切的感性的文本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地读者了解、认识其他民族文学的"切迫性",要改变这样的文学格局,就必须造就一种关注文学文本且能够理解文学文本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西部生态与西部文学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代,西部广阔、荒漠、神奇、封闭的自然生态与同样广阔、远古、多彩、罕有的精神文化生态给西部作家提供了充足的创作资源.当代最重要的一些作家的代表作品多来自西部,但是,由于作家的视野和修养问题,西部文学的创作尚处于一种临摹的状态,还缺乏高水准的艺术创作,尤其缺乏大气、恢宏、超越性的作品.西部作家在创作西部文学时处理好与西部生态之间的几种关系,才可能在创作上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版图上,东部和西部的巨大落差,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东西的界线如何划分?影响中国西部文化的文明形态包含哪些特殊的内涵?它怎样影响民族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西部文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妇女杂志》上林译小说的两则广告出发,对广告、杂志、杂志社、作家、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审视,指出林纾与杂志社之间存在着的深层"文学经济",这种文学经济在当时的文学市场是普遍存在的,进一步分析这种借助于文学而产生的经济关系对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学论     
所谓"政治文学",就是反映与政治相关的生活,表达作者的政治意向,或参与政治斗争的文学,其核心就是文学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它包括两种:一是政治倾向文学;二是政治斗争文学。中、西方政治倾向文学存在文化上的差异,而中国和苏联的政治斗争文学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政治文学具有它特殊的美学意义,当然也有审美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纠葛,使国内学者对"自由主义"及其文学派别的定位和评价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本位"向"文学本体"的回归过程。对"自由主义"概念的认知偏差和多元阐释塑成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多重面孔,使之成为一种颇耐人寻味的研究现象。文章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端、命名及其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关系、"文学自由论"产生的根源和流变过程,以及当下研究中"泛自由主义"的过度阐释倾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究和方法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要论述了台湾女性文学自50年代发动直至80年代"新女性主义"文学勃兴的现代衍进历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的研讨为话题,阐述了在国家日益重视中华文化之多元性与差异性的语境下,研究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描述了该项目的立项背景,并结合项目开题报告和专家评审,分别对"多民族文学"与"共同发展"两个关键词展开讨论,指出该课题采取的跨界与整合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出"共同发展"的文化关系,可望为目前处于转折与瓶颈阶段的中国民族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17年”中外文学关系是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互相对峙这一独特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的。特殊的国际关系赋予中外文学交往以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使之成为一种非文学性的社会政治行为。择译文学的标准高度政治化,致使“17年”主要翻译了那些言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作品,以及那些能被有效地阐释进新中国社会主义话语系统内的作品。外国文学解读受政治思维制约,悬置了现代启蒙知识分子所热衷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主题。非文学意义上的对外文学关系,导致“17年”文学创作很少受除苏联文学之外其他国家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华裔文学逐步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关注和美国主流文学界的承认,成为具有新兴文化动力的文学。美国华裔文学的生产与美国华人移民的历史以及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探寻美国华裔文学生产的历史语境是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容易把"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时代的终结"混为一谈。实际上文学不会终结,而文学时代的终结是传统意义的文字表达方式的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新的传媒手段的崛起,成为文学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前现代时期的少数族裔文学处于自为状态,晚清以来,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演进的过程中,它们被整合进"中华民族"的谱系之中,作为有机的组成部分,少数族裔文学进而成为"少数民族文学"。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统摄之下呈现出三种面目:一、在集体无意识的洪流中被时代的风潮挟裹、一体化,融入到启蒙话语的主旋律中;...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原有的东部、西部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中,西部地区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了一个曲折、复杂的生产、实现与分配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路系统。经济改革已经在冲击这种关系,呼唤着重建一种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应以等价交换为基础,以消除东西部地区价格剪刀差为突破口,以形成合理的东西部地区分工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