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2一1942)篇名林茂生杨淑娟编 发表时间与刊名 蒋介石的进步真快呀1 阎韧山冯玉祥仍然是赤, 张作霖的共和与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寸铁: 国民党也可以为帝国主义镇压革命了! 国民党也想求得帝国主义的信任了! 国民党也要“外崇国信”了1 张作霖的遗嘱 国民党清党的效果 所谓无政府党本来就是这样! 速成的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 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无常识处 不甚赞助捕房的法官之下场! 汪精卫是第五代反共者 好一个党外无党党内无派 (题略) (题略)寸铁. 黄埔失败第一个重大原因 团结三民主义信徒之结果 军阀政客是那些人?给中央的三封信 一…  相似文献   

2.
琴案苦茶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苏轼有一首诗,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无论多么名贵的木料制成的琴,没有手指的撩拨,终究不能发出动人的声响;无论多么纤细娇嫩的手指,没了琴弦的跳动,终究不能悦耳。呷一口苦茶,我也不禁叹道:茶无水不苦,水无茶不醇啊!世间万物,生生相息,虽有此消彼长,却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诗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审美意识来自于何处呢?在主体心中?还是在客观物本身?用得上苏东坡那首《琴诗》作喻:“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任何分割孤立的解释都说不通,它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中,是主体心灵与客体物象碰撞中所闪爆的灵光,是主客体微妙关系所结出的智慧之果。令人惊异的是,源起于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心理诗学已对之作出最恰当的独特的概括表述:来自于心物的审美感应。  相似文献   

4.
自1913年11月唐继尧撤军,黔系地方军阀盘踞贵州政坛达23年,其中以刘显世为首的兴义系掌权13年,以周西成为首的桐梓系掌权10年。这些军阀表面听命于“中央政府”,实则实行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地方割据。军队武装,是他们实行割据统治的支柱。军阀政权的更迭,军阀集团内部的斗争,皆取决各自军事实力的消长。因此,研究民国时期贵州军事史,不能不从黔系军阀的兴起入手。  相似文献   

5.
記得二十几年前,有国民党某要人,在北京大讲其所謂“物观”哲学。听說某一次,他引經据典地讲,中国哲学从来就是唯物的,如大学上說:“致知在格物”,程明道也說:“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妙論!程明道也成唯物論者,不知道中国哲学史上还有誰才算唯心論者?他的意思无非要說唯物論并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 ,一位美籍华裔教授来北京大学作访问讲学 ,第一堂课下来 ,有人采访他 :“中国学生上课与美国学生上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这位教授不假思索地说 :“美国的学生说话 ,中国的学生不说话嘛 !”言者似无意 ,闻者皆震惊 !我们不禁要问 ,难道中国的学生天生就是说话的低能儿吗 ?造成这种“万马齐喑”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何去拯救这些不聋却“哑”的孩子呢 ?中华五千年 ,文化灿烂 ,但漫长的封建社会也积淀了极致的封建专制的教育主张 ,天地君亲师 ,等级森严 ,“三纲五常”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 ,子不…  相似文献   

7.
正10月下旬的一天,我到美国康州首府哈特福德市办事,深秋的美东,天空碧蓝、枫叶灿烂,办完事后想在典雅的市区走一走,享受这秋日的美景。忽然想起留学的先驱、耶鲁第一个华人学生容闳先生之墓就在这个城市的市郊,一直想去拜谒,但都没有机会,何不此时去一下。于是,我拿起手中的手机想用谷歌地图找一下附近的墓园,但手机里的号码是中国的号码,漫游速度非常慢,半天显示不出来,哈特福德市还没有wifi全覆盖。怎么办呢?我有点着急了。  相似文献   

8.
范文澜先生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了湘军是军阀集团的断语,50年代罗尔纲先生又 提出了湘军为近代军阀的见解,定曾国藩为近代军阀的鼻祖。后来,这一观点又为陈旭麓 先生、卞哲、朱东安、董蔡时等史学大家及一批史学工作者所接受,笔者不敏,但对此不敢 苟同。 一 湘军是不是近代军阀,曾国藩是不是近代军阀鼻祖?笔者认为,不必忙于作结论,首先 应明确近代军阀的特点。就近代军阀的特点而言,一般都不碍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它是 一支私人的军队。这支军队由一个首领通过家族、亲属、同乡、同窗、师生等封建关系网络 统率着。其次是占据一定的地盘,地盘可大可小,小的只占据几个县或稍多一些的地方;大 的可占据一省、数省乃至全中国。第三,在它所占据的地盘内实行个人专制的直接军事统 治,成为国中之国。且在其内既不讲“文治”,也不讲“法治”。第四,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的利益,特别是它以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或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为后盾,对其所占地区实行 专制统治,对外为小集团的利益与其他军事集团或中央政府作战。在上述四点中又以第四 点为最根本的特征。 明确了近代军阀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将湘军对号入座了。首先,湘军确是由曾国藩亲 手组建,并通过亲戚、同乡、同窗、师生等封建关系网络统率着,全军视曾  相似文献   

9.
那天,我哭了     
记得美国正式对伊拉克发起进攻的那天,我哭了!为什么哭呢?告诉你们吧,我是因为这个世界不和平而哭。嗯?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世界不和平有什么可哭的?又不是中国跟别的国家动武了,哭什么?不,我不是为了自己哭,而是为了那些由于各国政府之间出现矛盾,到头来受苦最多的百姓们而哭!我  相似文献   

10.
<正> 闻一多先生的诗集《死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诗篇,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首名诗作于何时?目前通行的公开出版物,均作“1925年4月”。因为诗人1925年5月才离美归回,又断言这首诗是诗人留美时期写的。然而,统观诗人留美时期的作品,他总是把自己的祖国幻想得那么美丽,那么可爱。比如在《忆菊》中写道:“秋风啊!习习的秋风啊!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而在《死水》中为什么又这样诅咒祖国呢?——“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有些同志看到诗末注明的写作年月,便想当然地解释说:“诗人在国外,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不了解革命的大好形势,只是深感自己国家的落后,又从亲友的信中了解到祖国的悲惨现状,使他对反动军阀更加痛恨和愤怒,对中国的黑暗社会更为不满。在回国前夕,诗人写了《死水》这首……。”(十六院校中文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四年,鲁迅、茅盾为美国伊罗生编选的英译本中国短篇小说集《草鞋脚》,选了涟清《我们在地狱》一篇,并作了如下评介:“此篇作者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真姓名不知道,‘涟清’是笔名。此篇原载一九三三年出版之《清华周刊》(清华大学学生们办的一个刊物)文艺专号中。”“这一篇是写四川最近军阀混战时两个敌对的军阀争一城市而在城内巷战的写真。作者大概就是四川人,而本篇所叙是他亲身的经验,所以非常真实动人。刀  相似文献   

12.
可乐餐厅     
吓跑啦爸爸考儿子:“树上有两只鸟,用猎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儿子说:“一只。”“笨蛋!那只鸟还不吓跑了。再考你个简单的,如果还答不上来,小心你的屁股!”说完,爸爸又出一题:“屋里只有你一个人,我进来后共有几人?”“爸爸一个人!”儿子回答。“啊,怎么是一个人呢?”“把我吓跑了嘛!”儿子说。文盲老师对毛毛说:“你举一个文盲的实际例子。”毛毛说:“苍蝇如果不是文盲的话,就不会明明看到胶纸上写着‘灭蝇’两个字,还硬生生往上面落了。”拥挤老师给学生们讲述月亮:“月亮很大,上面能容得下千百万人。”万尼突然叫起来:“那当月亮变成月…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史上,封建军阀閻锡山在山西省的反动统治绵延了近三十八年之久。其开始是因为閻锡山掌握了山西省部分新军,与山西省立宪党人杨善济相勾结,在山西省新军响应武昌起义时,夺取了山西省都督的职位。那么,山西省新军是怎么编练的?怎么分化而倾向革命的?辛亥革命时阎锡山又怎样当上的山西都督的?这应是研究剖析反动军阀閻锡山祸晋历史上的头几个课題。前几年在邦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  相似文献   

14.
邻里赛拔河     
明一言 《社区》2012,(18):48
一天,家里搞卫生,老伴从储藏室里找到了年轻时曾经用过的拔河绳。目睹此物,忽有一想法:何不"重操旧业"呢?老伴笑道:"头发全白了,可不是年轻的时候了。"我说:"老夫聊发少年狂,不是少年可以学少年呀!"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哲学著作中,有一些有关美学的材料,很能帮助我们深入认识系统论与文艺美学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首苏东坡的著名的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为沈君(十二琴说)作诗》这正好说明了:琴声是由“指头操琴”而产生的。离开了琴,不能产生琴声;离开了指头,也不能产生琴声,但单是有琴,单是有指头,而不将两者结合成“操琴”这个整体,也不能产生琴声。  相似文献   

16.
哈佛学派儒学观的奠立、嬗变与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正清虽不是美国本土最早接触中国儒学思想的人,但他却是美国本土儒学研究的真正开创者,他不仅建立起美国本土的儒学研究,而且还培养了一支职业研究队伍.这支队伍以其鲜明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被称为"哈佛学派".在上世纪中后期,"哈佛学派"的儒学研究代表了美国儒学研究的实力与水平,而且甚至也渐渐统领了西方学界的儒学研究."哈佛学派"在其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几种著名的儒学观: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说",列文森提出了"传统-现代说",后来,柯文又提出了"中国中心观".对"哈佛学派"成员的儒学观及其关系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反映美国儒学奠立的进程,而且还可以透显出早期美国儒学从奠立、发展到成熟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所击败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后来为什么能够东山再起?吴佩孚再起后为什么又能立即与张作霖结成反革命联盟?直奉军阀是如何联合进攻倾向革命的国民军的?国民军在山东、河南失败的原因何在?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所击败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后来为什么能够东山再起?吴佩孚再起后为什么又能立即与张作霖结成反革命联盟?直奉军阀是如何联合进攻倾向革命的国民军的?国民军在山东、河南失败的原因何在?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位“著名评论家”郑重宣布:“再也不搞评论了”!他的理由是:你想,我评一部长篇小说,总得把书看一遍吧?总得有个思考的过程吧?写完了还得为自己的文章找出路。有这时间,我多写几篇散文、随笔之类的东西,省心省力,又能多赚稿费。他又  相似文献   

20.
张宗昌和韩复榘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著名的军阀。作为军阀,在他们身上既有封建军阀的共同性,又有新旧军阀表现在他们身上的差别性;既有封建军阀共同的反动性、愚昧性和落后性,又有因性格、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等因素而形成的个性特征。把张宗昌和韩复榘这两个人物加以比较,对于研究军阀史,研究在他们统治时期的山东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是会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