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关于姚合生平若干问题的考索──向邝健行先生求教徐希平中唐诗人姚合,诗家皆谓之“姚武功”,其诗称“武功体”,对后世诗坛有相当影响,但有关研究资料却十分缺乏,且颇多疏误。笔者曾试作《姚合年谱稿》,自不免有揣测失当之处,近日有幸蒙香港中文大学邝健行先生惠赠...  相似文献   

2.
论"武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功体"指姚合创作于任武功县主簿及富平、万年尉等卑吏期间的以<武功县中作>为代表的闲适类作品.武功体的产生与元和末长庆初的政治局势、文学风貌以及诗人自身的特殊经历均有直接的关系."武功体"是姚合诗歌艺术成熟的标志,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使姚合在中晚唐诗坛上自成一家,并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六载中晚唐诗人姚合的小传,云:“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藉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相似文献   

4.
姚合是中晚唐之交颇为重要的一位诗人,然学界对于姚合重视程度与其在唐代所具有的影响力并不相符.经过了早期的无人问津,到80年代生平考证的大量涌现,到90年代姚贾研究的逐渐升温,再到2000年以后诗歌艺术的观照,学者们在生平思想、诗歌艺术、作品考辨和版本研究、姚贾比较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形成了初步的研究体系.然而,目前的研究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还远远不够,这一领域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期待学者们去开拓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县居诗和郡斋诗是姚合诗歌创作最具特色的诗歌,它们展现了姚合人生和诗歌历程的发展轨迹。通过姚合人生阶段的这两个点,我们可以发现其文化心理和诗歌艺术一直是处在调整和蜕变中。在这个过程中,姚合的吏隐心理从矛盾逐渐走向融合,从而使其吏治观从无奈选择走向自觉实践,也导致其武功体开始从清僻向清雅内化。  相似文献   

6.
一、“武功体”潜在影响与传统评述之关系 中唐诗人姚合,世号“姚武功”,其诗被称作“武功体”。对于当时和后世诗坛都有重大的影响。史称其“名为诗,士多归重”。一时诗人如马戴、李频、周贺、方干、郑巢、喻凫、刘得仁等都拜其门下,推崇备至。顾陶《唐诗类选序》中还列其名于王昌龄、陈子昂、韦应物、韩愈等“挺然颓波间,……乃能抑退浮伪流艳之辞”的“十数子”之中,表明时人的评价。接下来他更“成了后一期诗人的一个中心”(郑振铎《插图本文学史》),自  相似文献   

7.
全面考察晚唐著名诗僧齐已及其《白莲集》,揭示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中晚唐诗歌中的独特的诗禅交融的艺术境界。以齐已与《白莲集》为内容,介绍齐已生平梗概及“白莲”意象的精神意义;统计分析《白莲集》,探讨齐已诗风的“清”、“苦”特征;齐已调和诗禅的努力以及《白莲集》独特的审美意象,揭示齐已《白莲集》所体现的诗禅境界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合诗辨证     
姚合是中唐后期的著名诗人。以《武功县中作三十首》闻名于世,世号“姚武功。”他与贾岛交厚,风格也颇近似,文学史上有“姚贾”之称;和白居易、刘禹锡,张籍、王建也多有酬唱。其诗描写山县风光、表达下层官僚的清苦生活独具特色,因而在晚唐名重一时,形成“武功诗派”。在宋明两代,对“永嘉四灵”和“竞陵派”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诗歌功能的纵深发展,集会成为中古文人交往和诗歌酬唱的重要空间。唐文宗大和年间,缘于时代精神的消沉和文人现实情怀的萎缩,集会诗成为中晚唐之际十分常见的诗歌题材。姚合的集会诗基于送别、宿会、宴集等主题而创作。在这种集会同题创作中,姚合诗既有趋同的模式写作,也有基于个体文学观念的个性表达。通过姚合集会诗,我们可以清晰认识到姚合在姚贾诗人群体中的示范意义和领袖地位,也能观察到姚合与大和年间文人、文学的内在互动。  相似文献   

10.
姚合贾岛诗歌的共时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诗人贾岛、姚合的诗歌对晚唐五代以及唐后诗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唐时期的读者对姚贾诗歌的认识评价,基本上是处于分别接受的阶段,或者说是将其作为姚贾诗人群体中的两个个体进行接受的过程。贾岛因为有韩孟等人的推扬,在元和年间即有诗名,人们对其怪变峭拔而终归平淡的诗歌风格、苦心推敲嗜诗成癖的创作态度都有认识评论,后人基本上都以它们作为进一步研究接受的起点;而姚合则在长庆初年以后才获得诗坛的地位,人们对其诗歌的评价比较简约,或泛泛而谈未加深究,如“雅正”说,或仅述一端未及其余,如“幽微”说。对姚合诗歌更加深入的鉴赏研究是在姚贾身后,也就是从晚唐五代时期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
姚合是中唐后期诗歌名家,其诗集保留较为完整,然久未见系统整理。《姚合诗集校注》作为国内对姚合诗集进行全面整理的著作,其在校勘、笺注、系年方面多有建树,然亦时有疏误,可对此作进一步校正。  相似文献   

12.
姚合、贾岛齐名,中唐后期著名诗人。贾岛有“新校”、“年谱”,而姚合诗不见有排印本,其生平也鲜被人知。作者故有《姚少监诗集校》.《年谱》为书中附稿,全文五万余字。限于篇幅.只摘要选登.《谱》中编年诗(近两百首)、交游、诗的辨证均从略。史载有误、争论较大之处,摘要稍详。  相似文献   

13.
全面考察晚唐著名诗僧齐己及其《白莲集》,揭示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中晚唐诗歌中的独特的诗禅交融的艺术境界.以齐己与《白莲集》为内容,介绍齐己生平梗概及"白莲"意象的精神意义;统计分析《白莲集》,探讨齐己诗风的"清"、"苦"特征;齐己调和诗禅的努力以及《白莲集》独特的审美意象,揭示齐己《白莲集》所体现的诗禅境界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武功体”与“吏隐”主题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吏隐”向来是作为归隐的过渡阶段 ,历来吟咏吏隐者莫不以归隐为终结理想。姚合的贡献在于将这过渡阶段作了放大 ,他的名作《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丰富了吏隐主题的蕴涵 ,发展了它的表现手法 ,从而使士大夫诗歌的这一基本主题得到了深化  相似文献   

15.
论姚合《极玄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贾诗人群体是中晚唐间重要的诗人群体和文学流派 ,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 ,这个群体往往被韩孟诗人群体所掩盖 ,它的独立性和意义一直为人所忽视。姚合《极玄集》为今存唐人选唐诗中重要的选本之一。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显示出选者对前代文学的认识 ,更在于它揭示出姚贾诗人群体的独特风貌 ,即苦吟的文学观念、五律的体验方式、重视感兴与咏怀的诗歌主题以及清幽冷僻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刘邺在《旧唐书》及《新唐书》中有传,是中晚唐时期有名的学者和宰相。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敦煌写本刘邺撰《甘棠集》的深入研究,根据新资料和深入的考证,对刘邺的生平及著述进行了新的编年,刘邺已发现的著述已系入各年之中,可以作为读者研究刘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姚合诗初探     
姚合,字不详,籍贯吴兴,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官历武功主簿、富平、万年尉,监察、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金杭二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秘书少监。官终秘书监。谥曰“文”,赠礼部尚书。他的诗自成一格,号为“武功体”。又选王维等二一人诗一百  相似文献   

18.
中晚唐著名诗人张祜以宫词、山水僧寺题咏诗享名。近年来,学界关于张祜生平、里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多成果,分析张祜诗歌文本,可以发掘出其诗歌情、理、趣三者交融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盛唐诗人对诗歌“意境”已有自觉认识,并在其创作中自觉追求,深化了“意境”创作实践与理论,直接影响了中晚唐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20.
论《极玄集》选诗标准的特色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玄集》是唐代诗人姚合选唐人诗歌的集子 ,是唐人选唐诗的重要诗集。诗人选诗 ,自有其学识与标准。姚合选诗重大历时代 ,风格重清幽淡雅悲凉 ,体裁以五律为主 ,题材以送别交往为主。《极玄集》的这些选诗标准深受当时文坛风气的影响 ,又反映了盛唐之后士子文人的创作心态、人生价值等 ,并对后世诗选及诗人创作等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