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表明人类的生态文明面临严重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实现心灵环保,以良好的心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感恩心、尊重心、觉醒心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生幸福快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吴玉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9-10
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表明人类的生态文明面临严重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实现心灵环保,以良好的心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感恩心、尊重心、觉醒心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生幸福快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永革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
在佛教思想中,对生态环境始终持有一种宇宙论取向的关切。在中国佛教思想传统中,佛教伦理首先是一种教化伦理,是源于佛教基本教义的一种信行实践方式,而不是救恩伦理,不是启示伦理。其中,以念佛与放生的信行实践为主导的净慈传统,结合佛教修行活动的组织化实践,特别是其生命伦理、生活伦理、社会伦理诸层面的思想内容,对于当代佛教弘化的生态伦理建设极富启发意义,从而把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颇具特色的贵州梵净山,真正打造成独具佛教生态文化特色的西南佛教名山。 相似文献
4.
刘东山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3):42-49
佛教思想在新世俗化过程中与时俱进,提出了心灵环保的主张.心灵环保的第一层面,从关注自然环保诸方面热点出发,直视即使自然环保宣传深入每一个角落,但大小问题总还此消彼涨,大自然环境状况急速恶化;第二层面,自然环保难以有效达到目标、断绝根本问题,就在于不能正确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三层面,佛教新思想从多角度构建起佛教"心灵环保"概念.佛教心灵环保,显然借自然环保之名,强调心灵净化,又有别于自然环保,但可以为当前的道德建设所用. 相似文献
5.
李燕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5):624-629
生态环保的女权主义的产生及其意义是权利与承诺,其终极目的与理想是争取社会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生态环保的女权主义有着独特的理性思维和全新见解,其逻辑方法论是从英雄的伦理到全面完整的伦理学。作为创建和谐文化的思想理论,生态环保的女权主义在理论与实践各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试论信息生态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57-159
在信息生态视角下,要构建和谐校园,妊须完善信息生态法规建设;加强对信息生产的监控;建立学生诚信信息发布制度;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营造平等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7.
黄连忠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
明清以来,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之说,然而,从近代的时代环境推移与演变中,逐渐形成的贵州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的梵天净土,则是展现出在传统的四大佛教名山概念之外,独树一帜又极具殊胜价值地位的当代佛教名山。笔者以为,当代的佛教名山应具备"绝对与圆融"的佛教精神,并在"绝对特质"与"圆融和谐"中,展现自然环境物质生态及心灵生活修持境界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彰显弥勒菩萨慈悲应化世间的特质,建设梵净山为当代佛教具备独特性与超越性的佛教名山,开创出特殊的格局而展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承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122-126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问题,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在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必须质疑。和谐生态伦理是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它强调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的基础地位,强调人的利益的重要地位,强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它具有存在的理论合理性依据和现实合理性依据。这些合理性依据真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西部视角下的生态补偿与生态赔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生态保护区的农民逐渐成为生态贫民,为此专家呼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但是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只是暂时性和表面性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大力推进生态补偿向生态赔偿转变。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的品质。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大学生的心灵和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罗顺元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98-103
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态观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向度:一是要求在人类社会领域“以人为本”,二是要求在处理人
与自然关系时以“人-自然”整体为本。在社会领域以人为本,既是不证自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的继承与发扬。在自然界以“人-自然”整体为本,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地球生态系统演化的需要。树立
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态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而且是人类文明健康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历史
上局部地区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不以人为本人类文明会退化,不注意保护环境也会使人类社会退化。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学的主旨是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民族地区要遵循生态经济学的理念,努力探讨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正确处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严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陈红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3):129-133
在现代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生活方式建设要求确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节制、和谐、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念,将生态观念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对精神超越的追求、节俭惜福、慈悲利生的生活观念,以及戒杀护生、素食的生活实践,对于生态生活方式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承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01-104
和谐生态伦理观是在传统生态伦理观基础上的观念创新,是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主要体现在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主要理论问题上。人类利益至上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基础;平衡协调发展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论生态主义的人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贤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55-59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主义的转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种进步是建立在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之上的。它为解决人类对已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过分自信和欲望的无限膨胀与自然资源的有限存在的根本矛盾找到了出路。因此,生态主义具有属人的本质特性,而动态平衡就是它的核心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调整到这样一种境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成为大自然美好发展的基本动力,而大自然的永远美好则应该成为人类自由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庄子哲学思想的相对主义倾向非常明显 ,我们拨开其相对主义的外衣 ,却可见其对早期“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忧虑 ,从而向人们传达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思想和对自然界其他物种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意识。庄子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环保思想、理念极其相似 ,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看似悲观的论调 ,却给世人一种警示 :人对自然任意妄为已经产生了众多生态危机 ,我们对自然再不知常、知止、知足 ,人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将共同陷入绝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掀起了研究生态文明的热潮。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并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应大力倡导和谐环境教育,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树立科学、和谐、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遵循社会、经济、自然和生态学规律,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查干巴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61-63
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构建和谐内蒙古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加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内蒙古的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雷松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75-78
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为解决我们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态智慧。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老庄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其物我为一、知常知足知止及贵生尊生的内涵,包含着生态整体和谐思想、维护生态平衡原则和生态关怀精神。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遵循自然规律,践行绿色消费,尊重代际公正,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共存。 相似文献
20.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是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进程纠结在一起的。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具有不同于传统慈善的内涵和特征,它要求立足佛教慈善传统,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涵摄生态环保意识等。佛教慈善实践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目前主要集中于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宣传方面,其进一步的拓展应结合现实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开展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项目,它要求佛教慈善基金会、佛商、佛教志愿者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