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正镇江市中华路小学坐落在名城镇江之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是一所既有八十多年历史又具现代气息的学校。始名私立达仁小学,建于1928年,曾被誉为镇江"四大名校"之一。1956年,改为公办中华路小学。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发展,2000年把学校"三址合一"改扩建工程作为镇江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2002年3月新校舍竣工,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百姓拍手称赞。学校以"成就师生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围绕"让每位孩子享受诗意的童年"这一教育观,从引领诗意理念、营造诗意环境、实施诗意管理、培塑诗意教师、打造诗意课堂、建设诗意课程等方面架构起诗意教育文化的基本框架,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丰富教育文化的内涵,倾力  相似文献   

2.
“最近你买了什么新书?”“今天,你有什么好书推荐给我?”“太高兴了,我今天又看到一本好书。”这弥散着书香的话语,彰显了新城花园小学师生们对书的浓郁情结。难怪,学校被《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赞为“办学历史短,文化氛围浓”。文化源自于书香校园的建设。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始于2001年,十一年来,学校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塑造学生美好人生”为己任,以新教育实验关于“营造书香校园”为指导,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中国梦"引领校园文化项目建设,构建六大文化、实施四个工程,形成了"看每一朵花开,让每个人成长"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润泽着每一位学生人生出彩、梦想花开。学校依托"更新学校理念——润心、践行徐州精神——润魂、弘扬传统文化——润德、创设品牌活动——润行"的"四润"工程,培育"大爱大气大为,至真至善至美"的学校精神;实施"浸润一文化、凝练一特色、搭建一平台、创造一环境"的"四·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结合学校目前在研的"十二五"省级立项课题《基于师生积极情绪的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试从关注学生积极情绪的角度,从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营造、活动渗透等方面出发,阐述基于学生积极情绪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积极的办学理念,激发成长的正能量办学理念是学校多年办学实践的总结提炼,是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智慧结晶。办学理念使学校的整体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5.
正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真正凝聚全体师生的心,塑造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乐园校长的文化自觉,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立足于文化的视角洞察学校教育的一切,高度重视文化对教育行为的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在先进文化支配下的教育行为成为办学的"本能"。在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校长的文化自觉决定其对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导和示范,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如何,积极性、主动性如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学术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和大学行政文化等的总和,在大学日常管理、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无时不存、无处不在,"视而难见"却又"处处可察"。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态、文化样态、师生心态、校园生态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大学才能真正夯实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应将"和谐"作为其内核,坚持"三个统一",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秉承学校传统,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应将"和谐"作为其内核,坚持"三个统一",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秉承学校传统,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构建新的学校管理体系。现行学校管理目标、管理方式、评价方法、管理结果等方面与新课改理念有诸多矛盾。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改变旧的管理模式,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在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的营造,对师生评价等方面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的重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的学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主义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二十一世纪,学校担负着培养跨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任,而图书馆是营造学校良好文化环境的重要部门之一,在人才培养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应充分利…  相似文献   

11.
论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而核心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是全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果;学校文化需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因素,它在引导价值、整合观念、激发情感、调节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高职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生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塑造富有特色的高职学校文化,而高职学校文化的建设又为课程"生态"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文化的"沃土",为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校成为学生和教师成长发展的乐园。因此,学校应当把人文管理放在校本建设的首位,通过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让学校成为学生和教师成长发展的乐园。学校要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观念,聘请名师、教授、心理学家讲学,编印专题学习材料,开展读书体会交流等等。  相似文献   

14.
正师生的未来发展亦指向生活,就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上,要"源于生活,指向生活,回归生活、规划人生"。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对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实施起着导向性作用。因地制宜,发掘校内"显性"资源学校历时多年的办学活动,汇集了诸多外显性资源。学校的变迁、校内外环境、文化理念、活动事件等,这种显性教育资源,师生们只要对此稍加整理就可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内容。如多媒体活动室、图书馆、红领巾实践园等,都可成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平台。突破功能室使用时空限制,让学生的兴趣"借点而发"学校的实验室、网络教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室为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提供了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要说的还是常规管理。为什么要一直说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为什么校园常规管理要常抓不懈常规管理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安全的、洁净的、有序的、舒适的校园环境,让教师更好地工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师生在校园比家庭、社会有更多的时间,师生的校园生活需要质量。常规管理是为师生服务的。同时,常规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这样说起来,我们大家  相似文献   

16.
正东桥中心小学以创立"和谐"为核心价值观,以"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靓校"为发展目标,以"品德养身、专业提升、事业励志"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创新学校管理模式,使学校基本具有了四个内在特征:一是功能充分发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既要引领当前,又必须要引领未来。二是资源充分利用,尽最大可能优化人文资源和人才资源,尽最大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三是工作优质高效,管理效能和教育效能全  相似文献   

17.
正理想的校长还应当是一个学习者,一个终身学习者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在我眼里,校长不只是一个职位,更重要的是一个岗位,昭示着一种责任,是服务者的代名词,它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师生,服务于社会。多年来,我遵循着"待人以诚,做事以真"的不变信念,践行着"真情  相似文献   

18.
左明星 《南都学坛》2012,32(6):132-133
<正>一、组织丰富多彩文体活动,促进师生素质提升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祖国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必须站在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着力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素质;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特色的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学校管理、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科研等项工作。因此,要发展和谐的大学文化就必须积极协调各方  相似文献   

19.
教师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团结、向上的教师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文章以学校组织文化中的次级文化--教师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澄清教师与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为了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营造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教师文化,在学校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教师对学校工作的主人翁精神,提高教师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的意识;第二,重视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为教师提供展现个人才华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潜力;第三,尊重、理解、关心教师,尽量满足他们的工作及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中又以教师文化为核心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中又以教师文化为核心。如果一个学校营造出了教师发展的浓厚氛围,教师具有强烈的发展动力和明确的发展目标,那么这所学校一定会充满活力,生机盎然。近年来,我校通过"三引领"实践和探索教师文化建设的路径。价值引领:提升教师精神境界的高度精神是灵魂,人不能没有精神。为了逐步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形成学校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