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10月,陕西省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公室、延安中学、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联合举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延安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冯枚、延安中学常务副校长李文军、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党婕睿与延安中学高2024级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延安中学创建于1938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亲切关怀和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光辉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2.
汪洪斌 《中华魂》2012,(4):35-36
《延安火炬》是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落成时,蔡亮应邀参加革命历史题材中“延安军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而创作的,成为那个时期文艺创作的标志性作品,代表了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一个高峰。几十年后,这幅画被纽约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展》选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80年代 ,著名诗人贺敬之最初提出了延安学的概念 ,后来郭必选等人对延安学研究作了初步展开 ,并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但时至今日 ,关于延安历史 (主要指中共中央在延安 1 3年的历史 )的研究 ,仍然归属在中共党史研究范围内 ,事实上即使是中共中央在延安 1 3年间发生在延安、并与当时国家政治和后来新中国的建立有关的历史 ,以及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承传 ,中共党史也是无法全部含概的。为此 ,我们倡导建立“延安学”学科 ,本刊特将过去开设的“延安时期研究”等栏目和“延安精神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栏目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为新的“延安学研究专栏”,为有志于延安学研究的学界同仁搭建平台 ,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文化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是在革命与文化的互动中来探索新型文化之路的。他的文化创新之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经历了农村文化、苏区文化、抗日文化、延安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毛泽东非常关注且投入很大精力的"文化改造"。他此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及"现代化的文化和科学"目标,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对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毛泽东文化创新的贡献和后来的失误,已贻惠或警醒于今天。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表现与成就是不可否认的。在特殊时期的延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注重民生、经济、生产等各方面的建设,革命运动成果丰富。赛尔登曾就"延安道路"做了一种新的解释模型,从理论上提供了一条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同时期革命的"民族主义与社会问题相联合"的独特路线。  相似文献   

6.
中共在延安13年的历史是日益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独立开辟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延安时期是民族大觉醒时期;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成熟时期;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了象征时代精神风貌的“延安精神”。研究延安时期的历史地位,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诸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延安文艺研究的升温,研究中普遍存在用"延安文学"指称"延安文艺"、"延安时期文学"、"解放区文学"等概念的现象.事实上,"延安文学"的概念本质上属于地域文学的范畴,可泛指在延安这一地域所生发的所有文学现象,它与"延安文艺"、"延安时期文学"、"解放区文学"等概念的内涵虽有交叉,但其概念本身有着明晰的外延与内涵,不可互相指称.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张闻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现代革命史,其编著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阶级分析法、历史主义分析法和历史比较法来阐述革命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一书充分发挥了史学的致用功能,参与建构了中国现代革命史研究的学术体系,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夏杏珍 《中华魂》2012,(10):7-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追求光明和进步,投身革命和抗日,大批文艺工作者纷纷从沦陷区、大后方奔向革命圣地延安。他们的到来,与革命根据地的文艺队伍汇合,开始了革命根据地文艺事业新的发展时期,即延安文艺时期。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但是,由于文艺工作者来自各方,  相似文献   

10.
延安《解放日报》作为一种特殊的启蒙典范,是对晚清民国以来中国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启蒙话语以"革命"为话语导向,以政治启蒙、思想启蒙和科学启蒙为基本构成,并通过延安整风运动产生了特殊的话语变奏。延安《解放日报》的启蒙话语冲突和流变,凸显了中国启蒙运动和追求国家现代化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当年曾有一批日本战俘、"日本八路"在延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他们对延安难以忘怀,延安随着他们对中国革命及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与接受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同是外国人,这与西方人对延安的认识又有巨大差异。考察延安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变迁,既可以了解延安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探寻外国人的战争文化心理对延安书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许尔君 《中华魂》2022,(3):31-35
延安时期铸就的伟大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  相似文献   

13.
延安文学的传播学意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媒体与文学的关系入手,借助史料考证的手段,对延安文学的传播环境、传播途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厘清延安文学的传播活动及其发展状况,文学与传媒的互动关系及效应,打开了认识和研究延安文学在延安特定时期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结构中发挥作用的一面新窗口,实现了从传播学视角观照延安文学的新探索.认为延安文学的传播效果主要表现在战争环境下的宣传鼓动作用;文化规范的形成与整合;"左翼文学"、延安文学与建国后"17年文学"一脉相承,成为现当代文学事实上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世界知名妇女中许多外国记者、作家、医生、科技专家和革命者,先后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在那里采访、观察、学习、工作、战斗,从而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和日本侵略者对敌后根据地的包围封锁,向国内外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解放区军民的抗战业绩,壮大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加速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在革命队伍中存在走出家庭、追求信仰、投身革命的女性作家群体。在这一群体成员的革命书写中凸显出近乎于宗教虔诚的革命领袖崇拜倾向,其精神构成中内涵着强烈的领袖情结。在延安女作家的领袖崇拜话语中,可以梳理出情感逻辑、信仰逻辑和神秘主义逻辑的非理性因素。处于政治权力边缘的延安女作家,为了获取自己的精神价值,借助于革命叙事有限地、部分地实现了介入公共政治生活、间接获取政治权利的欲望;她们对于领袖人物的崇拜与书写,是革命阵营内部权力分配不均衡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的十三年,是出马列、出政策、出作风、出人才、出经验的特定时期,尤其是在民主宪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巨大成就,不仅使延安成为当时各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也使得延安成为闻名世界的民主圣地.党在延安时期创造地推行普选,在政治上实行"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建政,整合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为党执政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党在延安13年中宪政建设的成功实践,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对争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起到了示范作用,更为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道路,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20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最初提出了延安学的概念,后来郭必选等人对延安学研究作了初步展开,并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但时至今日,关于延安历史(主要指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史)的研究,仍然归属在中共党史研究范围内,事实上即使是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间发生在延安、并与当时国家政治和后来新中国的建立有关的历史,以及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承传,中共党史也是无法全部含概的.为此,我们倡导建立"延安学"学科,本刊特将过去开设的"延安时期研究"等栏目和"延安精神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栏目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为新的"延安学研究专栏",为有志于延安学研究的学界同仁搭建平台,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特别是党所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边区大生产运动以及延安干部教育活动等,有力地促进了延安精神的形成。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9.
忽培元 《中华魂》2014,(1):55-58
正在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晚辈后学,回忆有幸同习老的几次见面,感受伟人风范、聆听谆谆教诲,感到无比亲切,更是终身受益无穷。"延安发展是全国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初,延安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价段,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习老得知这种状况,心中十分牵挂。1984年秋,中央召开双拥工作会议,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20.
郑学富 《中华魂》2020,(2):64-65
1942年7月10日,朱德总司令与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四老相邀游南泥湾,看到昔日荆棘丛生、荒无人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变成了青山绿水、稻田葱绿、牛羊遍地的"塞上江南"后,非常高兴,为延安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点赞,赋诗《游南泥湾》一首,赞道:"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小憩陶宝峪,清流在怀抱。"诗中提到的"马兰造纸"即马兰纸,当时延安印刷报纸、文件,出版书籍用的都是这种纸,笔者曾经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见到陈列的马兰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