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老年》2006,(4):62-62
今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3周年。2006年3月4日,为弘扬雷锋精神,武钢退管中心、老干中心和团委共同组织4000余名志愿者开展“上街义务学雷锋”活动。  相似文献   

2.
婵娟 《当代老年》2006,(4):31-31
1963年初,在编辑“学习雷锋”这一专辑时,《中国青年》杂志的一位编辑提出,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编辑部向毛主席发出请求题词的信函,信封上只写着“中南海呈毛主席”,时间是1963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看到每年的3月5日孩子们上街做好事、青年们入户送温暖,心里总是想起30多年前为了雷锋题词奔忙的同事们。 1962年8月,沈阳部队某部运输班长雷锋同志因公殉职了。他生前牢记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做了大量的好事,人民群众非常怀念他。1963年初,一些报刊先后刊登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和日记摘抄。当时,我们《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难得的先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前夕,笔者访问了与雷锋有过亲身交往的“活雷锋”们。 他们中有推荐雷锋从辽阳入伍的送兵人,时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的老红军余新元;第一个写雷锋的著名作家、《雷锋的故事》作者陈广生;第一个报道雷锋的原新华社、人民日报社驻军记者佟希文;接收雷锋入伍的经办人、时任工程兵某部参谋戴明章;雷锋第一任班长张兴吉;雷锋生前辅导的学生陈雅娟。  相似文献   

5.
雷锋生前的好战友陈广生,被人称为“宣传雷锋第一人”。2003年3月6日,陈广生来到雷锋家乡长沙,参加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的活动。趁着这个机会,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年届七旬的陈广生,满头华发,身体精瘦,思维敏捷,谈吐文雅。他深情地向记者谈起了当年与雷锋相处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阐述了他对当前学雷锋的一些看法。(一)雷锋于1960年1月8日参军,与陈广生同在一个部队。那时,陈广生已29岁,提了干部,任俱乐部主任。俱乐部的主要工作是组织球赛、演出等文体活动,这使陈广生有了与雷锋多次接触的机会。一次,俱乐部…  相似文献   

6.
安可 《中国扶贫》2016,(9):44-44
五十三年前的阳春三月,准确地说,是三月五日这一天,当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学雷锋纪念日”便由此而诞生,紧接着,一个声势浩大的学雷锋热潮奔涌而来,席卷全国。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理念在更新,可雷锋精神始终没有丢,始终得到民众的道德认同,并成为一种道德血液,在发扬,在传承。  相似文献   

7.
吉林 《当代老年》2008,(6):23-23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把“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的事迹材料报送邓小平,请邓小平题词。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4周年之际,我们应邀来到了雷锋故乡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参加了由湖南省文明办、湖南省社科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中共望城县委、湖南雷锋纪念馆联合举办的"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参会的专家、学者、学雷锋标兵和有关领导中,几  相似文献   

9.
难忘的教诲 1958年1月下旬的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我当天下午到毛主席办公室开会,并特别嘱咐,要早一点到,毛主席要和我谈话。 接到通知后,我一直在考虑,主席和我谈什么呢?联想到前几天开会,周总理把我叫到一边,对我说:“秋里同志,我们准备让你和李聚奎同志对调一下,请你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我当时思想毫无准备,稍加考虑后说:“总理,这个任务我可承受不了啊!”总理说:“你考虑考虑,毛主席还要找你谈话。”我想,毛主席找我谈话,是不是谈这件事呢?  相似文献   

10.
田家英离开我们已有23年了。他是我们党的知名秀才,曾在毛主席身边担任秘书工作18年。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我作为湖南代表团工作人员有幸躬逢盛会。当时还没有人民大会堂,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听说毛主席在致开幕词之后,来...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永放光辉刘晓敏1962年8月15日,驻沈阳某部战士雷锋团公殉职。当灵车经过抚顺市区时,近10万群众自发前来送葬。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于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的雄壮歌声响遍神州大地。从...  相似文献   

12.
文化宫     
《老年人》2002,(5)
威风妈妈:“孩子,你长大后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儿子:“跟你一样做个有威风的人。”“为什么?”“因为爸爸和爷爷、奶奶都怕你。”(李斌如)害怕假货一小偷在超市行窃被抓,保安问:“你在大庭广众中偷东西,难道不害怕吗?”小偷回答:“别的不怕,就怕偷的是假货。”(彭益和)秘书职责经理:“我的铅笔在哪儿?”秘书:“夹在您的耳朵上。”经理:“你没看见我很忙吗?快告诉我,夹在哪只耳朵上?”(春知)补充学习雷锋作报告,领导念稿:“雷锋没有死。”听众哗然。秘书知道他把“雷锋精神”念掉了两个字,忙在一旁小声提示:“精…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段尘封了40多年的、关于雷锋的爱情故事。这个与雷锋短暂生命历程密切相关的神秘女性——王佩玲,沉默了几十年,于今年3月初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0周年之际,首次通过媒体露面,并北上沈阳抚顺给雷锋扫墓。  相似文献   

14.
杨保成 《当代老年》2007,(11):27-27
1950年秋,一天下午,毛泽东主席请邵力子和傅作义去他中南海住处面谈。邵、傅二人准时到达。入座之后,邵力子发现毛主席的书桌上放满了文房四宝,并从墨迹未干的纸幅那边飘来阵阵墨香。便问道:“主席正在写字?”这时,毛主席神秘地一笑:“是呵,我刚才做了一个谜,想请先生给解一下。”边说边站了起来,将宣纸拿起来递了过去。顿时,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治淮”展现在邵力子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各地的老年人也用自己实际行动坚持“学雷锋”。上海市浦东,年过七旬的潘亢子学雷锋20年磨刀5万把。蛇年春节里,老潘依然四处奔走做好事,并推出了“养生故事会”的新举措,在磨刀的同时还带着血压计帮社区居民量血压。  相似文献   

16.
杨炀 《当代老年》2007,(8):21-21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老人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17.
E话雷锋     
有这样一句话: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还有一句话:雷锋叔叔不在了。雷锋是具体的、雷锋精神是概念的、E时代的雷锋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在40年前,一个穷国的社会经济形态,需要具体的“一个雷锋”给大家学习,以形成更多人的“雷锋精神”来弘扬勤俭、助人,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我们那时的好榜样还有烧炭的张思德和外国医生白求恩——现在的情形不同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他都不一定要、天然气入户了、外国人来中国打工了……;当有地方发生危机,中国…  相似文献   

18.
几粒花籽     
砰.砰,砰,三声轻轻敲门声。“准?”没应。隔有两三秒,砰.砰,砰,又是三声,匀速。礼貌.只是较前稍重些。我去开门。进来的是位白发苍苍、戴着圈儿套圈儿眼镜的老妪,她彬彬有礼地说“打扰了”就找该换的拖鞋。“您是…··,?”’我问。她刚从严寒的室外进来,镜片上蒙一层呵气,大概也没看清我“您,就是张友文张同志吧?”“是的。”我把她请进屋里。彻上讲热茶。她边擦眼镜边喘着粗气,以老年肺气肿那种嘶哑而不连贯的声音说:“您的恩情.我们,我们老两口子,忘不了啊!”这时我才恍惚记起:“哎呀,您一姓逮,是逮大姐吧?”…  相似文献   

19.
认识彭志远是1996年的事。一次,省级老领导一行20余人到我们公司参观,精明的公司老总恳请老领导题词,这下可忙坏了那位陪同老领导而来的戴黑边眼镜的中年人。然而,不多一会儿,他便麻利地准备好了文房四宝。湖南省政协原主席刘正题写的字,用墨饱满,内敛紧凑,显得雍容大气,他写了一张又一张。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森,90多岁了,兴致极高,也一连题写了好几幅字。那个中年人展纸端墨,一边忙乎,一边不停地叫“好”。刘正同志笑着介绍说:“他可真是一位好书童。”这位中年人就是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老干办的处级干部彭志远…  相似文献   

20.
3月5日,在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4周年纪念的特殊日子,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四川省资阳市武警支队20多名官兵在向晓峰副政委的带领下,来到资阳市雁江区江城阁老年休养所,开展学雷锋活动,看望慰问老年人,为老人开展义诊,理发,剪指甲,送去水果,打扫室内外及花园卫生,与老人们同唱歌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