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辩证逻辑随着辩证思维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中的充分发展,正走进人类科学的大厦。辩证逻辑是研究辩证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的,对此,人们的争议不大。而对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问题,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资产阶级学者,否定辩证逻辑是“逻辑”科学,否定辩证逻辑有自己所研究的基本规律。例如,新托马斯主义者鲍亨斯基,就否定辩证逻辑在人类思维中的作用,说辩证逻辑没有一条关于推理的规律。这些资产阶级学者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革命的辩证法,并用形式逻辑的规律来抹煞辩证逻辑。这显然是他们对辩证逻辑的无知。因此,他们否定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2.
孙福昌 《理论界》2005,(8):152-152
正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边学边议,边整边改,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是通过推进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四个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前提,而思想上的先进性首先要用理论上的先进性来保证。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就成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最近一段时间,为了推动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和健康发展,广大理论工作者纷纷围绕先进性教育进行理论思考,写出了一批紧密联系实际,有理论深度,针对性强,富有启发作用的好文章。本刊从大量来稿中选编了7篇,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华南师范学院是1951年10月1日成立的,到现在恰好八个年关。八年来,我们学院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旧到新的深刻的变化。学院成立初期,只有五个系科,四百多师生,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十分缺乏,校舍也十分简陋。中间经过二次迁校,才确定现在的校址。就在当时物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全院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执行党的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1995,(Z1)
抚顺,历史的宠儿。 满族伟大的英雄努尔哈赤在这里崛起,兵指辽沈,问鼎中原,开创了清朝一代的基业。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这里用生命之光,谱写出灿烂的诗章,留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力量。黑土地下,乌金滚滚,曾被誉为祖国的“煤都”,著称于五洲四海。这里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5.
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从来就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客观事物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观念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党的先进性也是如此。时代前进了,世界变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也要发展和深化,否则,就会陷入盲目性,就不能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有学者认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其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要是以一个科学的态度对待政党的建设,即政党建设应遵循政党运行规律。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7.
一这里所要讨论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意义。既然是其意义 ,那就不是生存活动本身 ,因为意义是离开了本身的东西。这好像是一个矛盾 ,一方面是其本身的意义 ,另一方面该意义又不是其本身 ,但这恰恰是作为意义世界中心的人的存在的秘密。换句话说 ,人的生存的意义就是对生存本身的超越 ,既是一种时间性超越 ,又是一种空间性超越。说它是时间性超越 ,是因为人的生存总要指向未来、超越现实、超越生命的有限性 ,至少要超越当下的生存活动 ;说它是一种空间性超越 ,是因为生存活动总要面向世界、创造世界 ,总要超越个体而落脚于…  相似文献   

8.
许昌市力车厂是个五六百人的国营小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紊乱、财政亏空很大。截止1983年5月,工厂贷款110多万元,外债90多万元,人均负债3600多元。无计划建筑、购买汽车和医疗费用超支等,占去了全厂流动资金的一多半。购料无钱,还债无力,人心涣散,纪律松弛。管理人员上班时间下棋、打牌、甚至赌博;工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个别人旷工几十天,无人过问。通知上下班的电铃里积满了老鼠屎,谁也不知道坏了多久。  相似文献   

9.
党的思想路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基础。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的思想路线历经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认识和阐释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丰富和创新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 ,这条思想路线是一脉相承 ,不断发展的 ,同时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陪同中央一位负责同志去井冈山参观访问,阔别多年又回到当年战斗的土地,心情无比激动。我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登黄洋界、去龙源口;访大小五井,瞻仰毛主席故居和革命圣地;凭吊革命先烈。慢步当年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挑粮上山的小路,吟诵着《重上井冈山》的光辉诗篇,在八角楼下重温《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不朽文献。…… 五百里井冈,山峦迭翠,红旗更加鲜艳。抚摸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胸中激荡着不寻常的感情。我——一个井冈山下的苦长工,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启示下,投身革命,参加  相似文献   

11.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再到江泽民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的每一次概括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提炼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使党的思想路线有了新的鲜明特征 ,是党的思想路线在新世纪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社会化生产,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化的生产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我国三十一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历史原因,由于在经济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错误,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一致,对这一方针的执行也不够得力,因此,国民经济的被动局面并没有完全扭转过来,一些“左”的口号、“左”的做法,仍然继续出现。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分配到城里,在找对象这个问题上,母亲确是为我担心了一阵的。我兄弟姐妹都在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母亲常说:“城里人眼头高,肯定瞧不起农村人。” 说多了,心中固有的自卑感也泛起来,我跟着有些不安。蜜月里,我将母亲和我的担忧说与妻听,妻微微一笑:“你文革遗风还挺严重嘛。既然选择了你,也就不唯成分论了,等着看招好了。”  相似文献   

14.
干什么事情都需要科学的态度。学术研究既然是一种科学,对于作为主体的研究者来说,科学的态度无疑是更为必要的。没有对研究对象的真正科学的态度,真正的科学研究是很难想象的。不仅在前辈学者中,治学谨严、一丝不苟,被人们传为美谈者,大有人在,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风范;就是在同辈或晚辈的学者中间,坚持这种良好学风的也颇不乏人。这都使我受  相似文献   

15.
《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列传》中有一个小插曲,讲的是关于赵括的故事。赵括是赵国著名的大将赵奢的儿子。他年輕的时候,就把兵书讀得烂熟,即使他父亲和他談论用兵的道理,也难不倒他。赵括就职为自己很了不起。后来,当秦国派兵攻赵的时候,赵王决定以赵括为大将代替廉頗与秦国作战。相国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說:“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藺相如对赵括的这个批評是很中肯的,可惜赵王没有听从他的劝告。  相似文献   

16.
这个讨论会,时间很短,但开得很好,同志们提交的论文有64篇之多,是在江苏省历次经济学专题学术讨论会中,比较踊跃的一次。更可贵的是同志们在有些学术问题上提出了不同观点,彼此展开了有益的研讨,思想比较敞开,讨论有一定深度。这方面的成果已集中反映在各个小组的综合汇报中。我讲讲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统一。  相似文献   

17.
物质的“反映的特性”,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七十多年来,列宁这一科学假说的真理性,不断地得到控制论、信息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成果的验证,也逐渐从哲学理论上获得阐明。近几年来,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关注和探索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列宁的这个观点“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伸”。另一种见解,是将“反映的特性”,不加证明地修改为或等同于“反应的特性”。对于第一种意见,笔者另文商榷。这里,仅就第二种见解谈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马良 《南方论刊》2013,(4):102-103
词的概念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归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程度不断提高,概念义的内容则会发生变化。词义内容虽然与社会生活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有些约定俗成的意义内容则延续了下来,并不会因为人们认识的提高而摒弃,所以,有时词的概念义发展与词义本身是有矛盾性的。  相似文献   

19.
青龙镇的盛衰与上海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龙镇是上海西部青浦县境内的一个古镇,早已荒废。现在当地人所说的“老青浦县”就是它的遗址。青龙镇约早于上海三百年,出现在唐代中期,至两宋之间盛极一时,此后逐渐衰落,终废于明末。青龙镇之兴盛,主要是倚连江通海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南北商品交流、内外海上贸易所促成的;青龙镇之衰落,则因海口东移,松江湮塞,而逐渐丧失贸易港口之利。自然条件的变迁,却为继之而起的上海港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开黄浦通海,使巨舰可直达上海城下,青龙镇遂为上海所取代。青龙镇的衰落过程,正是上海港的兴起过程。因此,研究古代上海历史,不能不探讨一下青龙镇的盛衰史,以作为进入上海的一个起步点。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两重性:客观的历史与历史的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本身是客观的,也应该是客观的。但历史又有其非客观性,这种历史的非客观性来自于认知主体和载体的倾向性。因为,现实的历史认知所需求的客观性不是仅仅简单地重现历史。因此,现实的历史认知是现实感的表现,目的是取得和补充现实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有其两重性,既有客观的历史,又有历史的客观。历史的两重性有一个契合点,即实际上的历史过程在为人们所认知时,认知者的意识主动与客观的历史所揉掺,并由此产生历史的客观,使之在认知者与被认知对象间形成了一种交融契合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