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藏族哲理格言诗集中,有许多关于治国安邦的格言警句,其中尤以《国王修身论护域饰》一书,更为集中地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论述了从政原则。这些关于治国之道的至理名言,无不闪烁着藏族人民智慧之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智慧之光净化着人们的灵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鼓舞着人们的勇气,激励着人们的斗志,涤荡着社会的污浊与腐败。格言阐扬哲理,臧否人物,一面热情地歌颂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  相似文献   

2.
一 藏族是一个勤劳、勇敢且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积极投身于与自然及社会斗争的巨大洪流中,不断求得自我完善、自我进化。同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星汉璀灿的文化遗产。为丰富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尤其是宗教的原因,历史上的藏族教育主要表现为寺院教育。这样,文化(这里主要指文字)大权基本上被僧侣界所垄断,造成了藏族学者文人都是佛教高僧大德的状况。而他们对藏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往往被限制在“十明”即大小五  相似文献   

3.
翻阅手头仅有的几种藏族格言诗集,其中有不少格言是历代藏族诗歌作者用以启迪人们如何治学的优秀作品,忠恳论证了严谨治学是增长知识、培养道德情操、发展智慧才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殷切勉励人们学问躬行。“读其诗,贵知其人”,藏族格言诗作者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及索南扎巴等,在其著称于世的格言诗歌中,以其广博的智慧,写下了不少有关治学之道的格言诗作,成为藏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他们通过藏族  相似文献   

4.
藏族格言诗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是语言的艺术珍品。它之所以如此地脍炙人口,就是因为格言诗以丰富的知识阐发着深刻的哲理思想。那一首首格言佳作中蕴藏着深邃的哲理,漾溢着生活的激情,散发着凝炼的文采,飞溅着诗意的火花。那强烈的感情,表现了对人生、对生活、对人民、对国家民族的热情赞美,令人振奋,又催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藏族是个热爱故事的民族。藏族古代故事中有一些是源于本土的,也有大量的是从周边民族故事的吸收、改造而成的,来源各异的大量故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汇成故事的海洋。在古代藏族的故事中,寓言故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而在古代藏族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寓言是一种借助于一段具体浅显的故事(一般含有动、植物角色)来寄托某种哲理的故事体裁,一般具有道德劝喻的意义。藏族很早就有了寓言故事,但大量的典型的“寓言”故事,是随着佛教一同传入大量“喻法”故事后涌现的。在“喻法”故事中,作者的用心所在是宣传教义,因此这种“喻法”的主旨多少会桎梏整理民间寓言故事中作家们的才思,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言必及法,反多拘牵。寓言故事若不能跳出这种樊篱,便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对寓言故事长期的收  相似文献   

6.
《萨迦格言》是藏族文学名著之一,是藏族最早的一本哲理格言诗集,成书于十三世纪上半叶,至今已有七百余年。此书不仅在藏族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先后译成八思巴文、蒙古文、汉文和英文、印度文、法文、日文、捷克文、匈牙利文等多种文本,在国内和图外学术界引起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萨迦格言》的正文,是用七言四句的整齐诗歌形式写成,共有457首,计1828句12796字,在藏文著述中是一本小书。但是内容十分广泛,论述的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全书分为九章:第一  相似文献   

7.
藏族格言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以格言诗的形式出现,它既是不朽的藏族文学作品,又是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社会学著作.藏族格言文化从萌芽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最早可追溯到吐蕃松赞干布时期.雄奇苍茫的青藏高原是藏族格言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丰富多彩的藏族人文地理环境是藏族格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青海民族学院李钟霖、星全成、李敏3位教授合著的《藏族格言文化鉴赏》(以下简称《格鉴》),描述了藏族格言文化千余年的发展史,堪称解读藏族格言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藏族格言诗,是集文学、政治学和哲学为一体的旷世之作,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花异葩,它出自于学识渊博,娴熟僧俗掌故的藏族学者之手,他们以其艰辛的创作和辉煌的成就,以其诗歌的美的特质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摄人魂魄,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虔诚的读者。 藏族格言诗既是文学著作,因而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政治学、哲学和宗教学的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到了哲学、政治、宗教、教育、施政、审美等学科领域,提倡为政以德,纳贤授能;勤奋学习,崇尚道德、反对懒怠,反对贪婪,反对分裂;主张观察思考,善辨智愚;洁身自好,团结和睦;表扬谦虚,批评自满;赞颂临危不惧,贬斥临阵脱逃;倡导乐善好施,揶揄横征暴敛等等,故将《萨迦格言》称之为反映藏族农奴制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不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9.
有人把藏族文学称为“僧侣文学”,虽说有些偏颇,但由此可见藏族文学同宗教的密切关系。解读藏族古典文学,可以为我们展开一幅藏族先民们的生活画面,让我们体会到原始宗教──苯教对藏族人的生活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唐代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通过民间的方式,将汉地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递到了藏区民间,也将藏族的苯教文化和其它宗教习俗传播到了汉地民间。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有益地推动了学者、僧侣层面和官方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某种程度上保持了学者、僧侣层面和官方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藏族僧侣的学位——“格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格西”是藏族僧侣的学位的总名称,即“格威喜联”的简称,意为善知识,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博士或硕士的意义。“格西”这个名称的起源很古,据《噶琼寺赤德松赞盟书誓文碑》中记载,在吐蕃时期就有赞普的子孙从僧侣中选任“善知识”学习和翻译佛教经典。15世纪初,黄教兴起后,创始人宗喀巴调整和改革了寺院组织,制定了一整套僧人学习的规章制度,“格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记录孔子一生言行即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等方面思想言论的问答题古代著作;《萨迦格言》是藏民族著名学者萨迦班智达·贡喝坚赞阐发自己的政治主张、教育思想、伦理道德等的哲理格言诗集。这两部书,在我国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不仅对本民族影响深远,而且也影响着国内外汉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在各民族之间起着文化精神联系的作用。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格言》是认识世界的眼睛”,是不无道理的。对比研究这两部书,孔子和萨班的许多思想和见解竟惊人的相近相同,本文仅就…  相似文献   

13.
藏族格言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王尧对现代中国藏学史研究时期的划分,基于译本考察将藏族格言诗汉译史划分为萌芽时期、新生时期、沉寂时期、全面时期和深入时期五个阶段,全面考察不同阶段其汉译特征。藏族格言诗汉译历程与现代中国藏学研究发展历程一致,其汉译特征与藏族典籍汉译普遍特征也高度一致。藏族格言诗汉译活动既是长期以来藏汉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更是民族政策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牢铸进程的具体镜像。  相似文献   

14.
再论藏族格言诗中的治学思想星全成众所周知,在藏族历史上,大凡学富五车、博通三藏的学者无一不是身披袈裟、持斋守戒的高僧大德。作为高僧,他们终日寄身古刹,虔心礼佛,苦读经论,修身养性;而作为学者,却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治学,合英茹实,勤于笔耕,硕果累累,无...  相似文献   

15.
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 ,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专题 ,但是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所开展的深入、系统的实地调查尚不多见 ,一些研究也仍然停留在现象描述的层次。本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一妻多夫”婚姻方面的研究成果 ,特别介绍了美国学者戈德斯坦结合藏族土地继承制度和劳役制度来分析婚姻形式的研究 ;同时 ,联系藏族的婚姻禁忌、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分析了藏族“一妻多夫”婚姻的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嘉绒藏族土司的祖源问题上,嘉绒土司、苯教学者、藏传佛教僧侣以及中原史家这四方从各自的角度分别进行了解答,因而相应地产生了四种不同的历史文本,即:“琼乌卵生说”、“琼部东迁说”、“四(六)氏族说”和“皇帝册封说”.通过对这四类历史文本的解读,不仅可以厘清嘉绒土司与临近藏区和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而且从中也能反映出嘉绒地区所具有的多种文化元素互相碰撞、融合、共存的历史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五卷书》是印度统治论的一种,成书于6世纪前,它既是故事集又是格言集。《五卷书》对藏族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萨班借用《五卷书》里的故事,撰写了藏族格言之先河——《萨迦格言》。其后,西藏各大教派的文学人士仿效萨班创作了很多格言集。这些格言集中,也含有《五卷书》的故事基因。不止于此,在19世纪问世的《普贤上师言教》一书,亦援引了《五卷书》里的故事。可以说《五卷书》对藏族文学的影响不仅限于格言,对于其他创作亦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8.
《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流传广泛。《萨迦格言》最先被翻译成蒙古文,由此开启了向其他民族传播的译介之路。以译者为中心,考察《萨迦格言》蒙译本的流布情况、译介特征及影响,可以透视出《萨迦格言》蒙译之于其域外传播和蒙古族文学样式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西藏学”在我国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在研究西藏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西藏佛教与人口。”许多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藏族进入封建社会后,人口呈剧烈减少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农奴制度,同时喇嘛教的发展壮大也是重要原因;也有人不承认藏族人口的剧烈减少,认为喇嘛教没有起破坏作用,而是起了控制人口的作用。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对此我不能苟同,也动笔略抒己见,以求教于专家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丹珍草 《西藏研究》2023,(5):43-52+160
当代藏语文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展示中国文学“大文学观”的重要内容。藏语文学承接1400余年的藏族书面文学传统,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学特性。新时期以来,当代藏语文学出现的一批优秀藏语文作家,他们能同时用藏汉、藏、英等多种语言文字创作,且有意识地采用现代藏文进行创作,使藏族原有的格言诗、寓言小说、说唱文学等传统文体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受到藏、汉、英等多语言阅读世界的关注与研究。藏语文学自身携带的古老的诗性智慧,从慈悲利众到诗意浪漫,作品充满情感力量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哲学思考,将藏语文学创作的“地域研究”和“族群个性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需要不断拓展藏语文学的边界,以建构多民族共同体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