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在苏联文学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同时也是苏联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词。在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吉洪诺夫作了《现代世界进步文学的报告》,他以“世界进步文学”为核心观念描画了一幅世界文学地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于“进步”的政治性成为世界文学的评价标准。1957年4月,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举行的“关于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从文学内部发掘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世界性”因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世界性”在于“民族普遍性”与“理想超越性”的统一,它立足于各民族共同的传统,同时又超越各民族局限,强调一种对世界性理想存在的表达。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研究为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世界文学理论的构建,应该尝试建构一种新的不同的对“文学”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学在当代是一个欢呼与质疑并存的话题,当今西方中心论视域下的世界文学观念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而跨文明研究视域下的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能够对现有世界文学研究的局限性进行补益。它注重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文明文学间的关系和变异现象,这种研究方法正在研究实践中得到逐步落实,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为跨文明的世界文学研究提供了范式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西哲学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和西方在哲学的本体论上具有各自的模式。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即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两个要素、两个单元;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是“二元并存”,即世界有两个并列的、相反的本原。这两个模式的相同点是都有“二元”存在,它表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世界本体论实质是二元的,而非一元的;两个模式的不同点是,中国强调“二元”的统一,西方注重“二元”的对立。强调统一,表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整体”或“有机”(曲线)的思维方式;注重对立,则反映了西方哲学家“具体”或“机械”(直线)的思维方式。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各异的民族特性,对科学文化的奠定,风俗名教的形成和社会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特征,其实是在与传统文学理论研究有别的另一种知识语境中、用另一种知识话语来理解和解释文学的。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却忽略了文化批评与传统文学理论在知识构成上的这种差异,忽略了文化批评的"问题意识"与理论研究的知识状况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因此,对各种西方文学理论的介绍和阐释,往往因为偏重"方法"或"模式"而忽略了理论生成的知识语境,忽略了理论研究的演变与知识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批评对文学研究的冲击集中体现在它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知识状况的质疑,文学理论知识结构的更新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不必也不会都在文化的领域中研究文学,但却不能不思考文化批评的知识结构对拓展文学理论研究视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莫莱蒂借用中心、半边缘、边缘一类的结构范畴来构建自己的世界文学体系,以树型与波型来阐释世界文学的历史形态和传播形态,在西方学界引起了极大争议。尽管莫莱蒂的世界文学体系和模型招致了种种批评和责难,但他所提出的“世界文学是一个问题”的思想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他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和态度,实质上表明其世界文学观仍具有鲜明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这跟他所宣扬的立场是相悖的。在从事世界文学研究时,应该尽力克服潜藏的“我族”中心主义冲动。可以说,世界文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凝定不变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报告文学理论的建构丁晓原“五四”运动的呐喊,催生出中国一种新文体──报告文学。比之于诗歌、散文、小说等品类,可以显见报告文学是一种缺乏历史的新品。至于滞后干创作的理论,其著述更不能与诗歌诸类相比拟。但是,如果我们注重采集现代有关报告文学理论材料...  相似文献   

7.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背后的知识分子潜在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深入内部研究的语言转向,一次是开拓外部研究的文化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文论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文艺思潮、文学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的结构主义,从英美新批评、女权主义到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生态批评。可以说,中国文论用20多年的时间几乎走过了西方文论近一个世纪的学术历程。但在广泛引进西方文论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几十年前就提出的老问题,至今不仅没能解决,甚至没有多少进展。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即从不同的方面为此做出些许努力,期望能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深入内部研究的语言转向,一次是开拓外部研究的文化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文论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文艺思潮、文学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的结构主义,从英美新批评、女权主义到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生态批评。可以说,中国文论用20多年的时间几乎走过了西方文论近一个世纪的学术历程。但在广泛引进西方文论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几十年前就提出的老问题,至今不仅没能解决,甚至没有多少进展。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即从不同的方面为此做出些许努力,期望能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深入内部研究的语言转向,一次是开拓外部研究的文化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文论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文艺思潮、文学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的结构主义,从英美新批评、女权主义到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生态批评。可以说,中国文论用20多年的时间几乎走过了西方文论近一个世纪的学术历程。但在广泛引进西方文论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几十年前就提出的老问题,至今不仅没能解决,甚至没有多少进展。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即从不同的方面为此做出些许努力,期望能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陈吉猛 《学习与探索》2007,2(6):191-193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深入内部研究的语言转向,一次是开拓外部研究的文化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文论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文艺思潮、文学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的结构主义,从英美新批评、女权主义到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生态批评。可以说,中国文论用20多年的时间几乎走过了西方文论近一个世纪的学术历程。但在广泛引进西方文论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几十年前就提出的老问题,至今不仅没能解决,甚至没有多少进展。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即从不同的方面为此做出些许努力,期望能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章辉 《学习与探索》2007,(6):180-183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深入内部研究的语言转向,一次是开拓外部研究的文化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文论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文艺思潮、文学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的结构主义,从英美新批评、女权主义到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生态批评。可以说,中国文论用20多年的时间几乎走过了西方文论近一个世纪的学术历程。但在广泛引进西方文论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几十年前就提出的老问题,至今不仅没能解决,甚至没有多少进展。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即从不同的方面为此做出些许努力,期望能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与对外开放郭桂兰19世纪50、60年代,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旋涡之时,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重洋务”。到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中国继而出现了模仿西洋活动的“洋务热”.历史实践证明,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实行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即是太平夭国的洋务活动。清...  相似文献   

13.
论美育的现代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美育在历史上均处于可有可无的依附性的地位。在西方,直到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才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并且.这一概念的提出,还并不意味着美育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在中国,美育也始终不曾获得过自己的独立地位,它是依附性的。我国古代.并没有“审美教育”的提法,与之相近的是儒家美学提出的“乐教”与“待教”的概念.它们直接与其“成人”的目的相联系,它强调的是音乐和诗歌能够给人道德上的教益。即使在我国解放后,美育的这种历史命运也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为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以平等而分立的否定主义哲学为基础 ,强调了“生存世界”与“存在世界”的区别 ,对中西方传统的“义利”相克和相混的关系理论提出了批判。文章立足于中国当代市场经济及其问题所构成的现实 ,提出了“义利分立” ,“法规之义与心灵依托之义分立”的观点 ,并对心灵依托之义的当代实现途径做了充分阐释  相似文献   

15.
潘熹 《社科纵横》2008,23(5):111-113
虽然从当下的文学理论高度去审视<文学概论>.它的诸多失误和缺陷是无法掩饰的,但毫无疑问,<文学概论>代表了新中国前30年文学理论建设的最高水平.作为那个时代的经典范式,它在取镜西方加以超越的基础上,通过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演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化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在世界东方和西方的流传播扬迄今已逾千百载。20世纪随着文艺思潮的繁盛、学术思辩的深入以及科研手段的进步,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这个世纪末叶的数年间,从总体来看,它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目前“中国文学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说,已成为不可移易的定论。国外中国文学研究正日益壮大、乃至形成了若干堪与国内研究相媲美的学术实体,也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本文拟就西方、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典型的学术板块,对1995年以来的有关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王武威 《社科纵横》2005,20(4):189-190
中国艺术在它的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中;无论是在内涵与形式、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上,都有异于西方艺术所重视的剖析与摹写实体的忠实,而比较强调艺术家的心灵感觉和生命意兴的表达。整体来说就是所谓重表现、重传神、重写意,从而发展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追求,更讲究一种意境、一种文人情结,于是就有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8.
任传霞 《学术交流》2005,(10):150-154
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来自中国古代文学及文论自身的母体给养,二是西学东渐以来西方文化思想的外来冲击。就后者来讲,进化论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得以合法存在的基本内核。对进化论在中国的接受、理解进行梳理,反思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性、文学革命的关系以及文学进化观在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追求中的历史作用,是当前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必须借助文字为工具才能够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并传之久远,因而当我们研究文学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文字对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当我们在比较中西文学的差异时,自然会联想到彼此使用的文字不同,进而发出疑问:拼音文字对于西方文学,汉字对于中国文学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葛雷·齐彦芬指出:“文字的特点及其使用不仅与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而且直接影响着其文化的结构及其发展。”①西方以“模仿”为核心的再现文学理论体系与拼音文字的关系,中国以“言志”为核心的表现文学理论体系与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的关系,都是极其密切的。可以说,文字是制约和影响文学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方向、文学体裁、文学的创作方法、文学观念乃至文学理论形态等各个方面。文字与文学的发展文学是随着文字的产生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字都是由象形文字进化来的。古埃及  相似文献   

20.
讽刺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讽刺理论以及分析现代小说的讽刺特征,必须正确区分它们所运用过的讽刺与讽刺性的修辞。因此,本文将试图对中国现代讽刺理论兴盛的背景及各个论者的讽刺理论进行总的概括。但由于中国现代讽刺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因而,在理解与接受西方讽刺理论上,多少出现了混乱与误解。尤其是讽刺与幽默的严重混淆,二者在世界观与修辞学上全然不同。首先,为了把握现代讽刺理论的脉络,而确定讽刺理论,按顺序整理为以下三项:1.现代讽刺理论的兴盛背景;2.讽刺与幽默的异同;3.讽刺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