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实践性研究。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文化的关键在一个“研”字上,“研”什么、怎么“研”是必须明确的,才能“研”出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建立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相互衔接、各有侧重的教师教育体系的过程。运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和SPSS多维尺度分析等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所收录的、关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与国家政策相关性较高;研究主体多来自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的整体性有待加强,阶段性研究中的职后教育受到重视,但入职教育的关注度不够;研究内容上,虽然逐渐走出理论研究阶段,但实践研究仍然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它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是当前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深情呼唤,是教师生命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一线教师游离于教育研究队伍之外,专业研究人员远离教育情境,从而导致教育研究主体的二元背离。教师的研究意识淡薄、传统的教师观念和教师的资质不足、教育研究机制不健全等因素致使中小学教师只教而不研;专业研究人员因追求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和高学术品位而忽视真实的教育情境。解决对策:一线教师要提高研究意识和能力,专业研究人员必须走向生活体验,研究主体之间开展有效的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5.
王芳  刘俞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5):118-121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外部力量的知识培训以外,其主要途径是通过自身的实践、研究和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切入教师实际、贴近生活,关注日常教育实践与经验的意义,使教育科研回归生活本身,是最适合教师做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教育的内在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教育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 ,将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最基础的出发点 ,以尊重人、发展人为教育的根本宗旨。主体性教育观应是以教育、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在学校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作方法。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的前提条件,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改变教师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局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重大议题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重点转向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形势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而行动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它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行为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最主要最有效的因素。注重对教育行为的评价 ,既有利于保证教育评价的客观公正 ,也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效果的质量 ,还有助于促进教育主体素质的提升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精化。评价教育行为必须坚持教育行为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有效性、合质量性四个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育生活而言 ,教育信仰是一种前提性条件 ,是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反映在德育教育中 ,德育教师教育信仰缺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德育教师和学生两个相互对应的教育主体进行调查研究显示 :德育教师整体上对德育工作有坚定的信仰 ,但教师队伍还不稳定 ,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总体评价还不理想。应从考核政治理论素养、对品德进行评价、确认任职资格等方面做好德育教师选拔工作 ,加快德育学科化发展以确立德育教师的自尊感和价值感 ,从而加强和培育德育教师的教育信仰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乃是基于对教育事情本身的研究,进而促成现实教育生活的改进。理想的教育研究乃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同时又展现现实教育的内在方向,进而显明现实教育改进的可能性。每一个教育事实不仅具有客观性,同时又蕴含着教育实践者主体自身融入教育现实,把握教育实存之理,进而改进教育现实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教育事实实际上是客观的教育现实与主观的教育期待的统一。我们的教育研究要以问题为中心,不仅要对实存的教育现实进行说明,也要对其间所隐含的教育理想也即教育可能性进行解释,以此来彰显教育研究发现和增强教育世界美好希望的愿景。为此,教育研究不仅要通过各种实证的研究,通过实验的开展和数据的提示,来揭示、说明教育中蕴含的因果关系甚至预测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要通过各种哲学的理论思辨,彰显教育实践的人文旨趣。两者乃是回归、解释以及解决教育问题本身的不同维度。由此,好的教育研究即是直面教育问题本身的研究,思辨的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应该成为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今日教育研究需要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来切实地提升其解释和引领教育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回顾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对教育管理专门研究的时间不长,理论研究不深入,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本文在分析困惑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管理研究理论的本土化,研究范式的综合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问题的多元化是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中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中国院校研究经历了发端、发展与兴盛三个阶段。目前院校研究领域存在解释和解读两种范式,前者注重信息分析的因果解释,后者注重历史事件的情景解读。这两种研究路向的有机统合能为院校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思潮通过对现代性发展观之普遍理性假设的批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新思路。这些新思路对于当今教育发展研究有着重要启迪,集中表现在对发展文本和背景的差异的重视、对教育发展的反思以及进行教育发展研究的思维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之际 ,每一项教育改革与发展都面临着决策科学性的考验 ,越来越需要教育研究的介入 ,文章简述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高教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初步探讨了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也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来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责任是高等教育研究者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不同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十分必要,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稳定工作。在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就业的行业特征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各行业之间关联关系对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就业的影响,进而研究各行业对不同教育程度就业者的直接和间接吸纳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副渔等行业是吸纳高中及以下,特别是小学及以下学历就业者的最主要部门,对高等教育程度就业者的吸纳主要体现在间接吸纳路径;吸纳高等教育就业者的最主要的部门是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面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政策制定部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积极引导不同教育程度就业者,特别是大专院校毕业生的行业选择倾向,使之与国家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相协调,并对教育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基于词频分析法,对近五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单列课题)、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以及教育学核心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和分析,归纳出三类数据源所表征的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科学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是对教育的研究 ,教育研究的个性是由教育的个性决定的 ,教育具有关系的主体性、内容的文化融通性、过程的多样复杂性和结果的完美创造性 ,相应的教育研究也从其个性化的问题和个性化的追求方面凸显出其个性品质 :教育研究问题来源的多样性、问题存在的主观性、研究结果的指导性、研究追求的执着性、研究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研是实现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社会转型以及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都要求教育科研应从经验取向转向科学实验取向,这些变化对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亟须树立科研强校的教育科研观。强校理念下的教育科研实现了从边缘到支撑、从被动到主动、从局部到全面、从跟从到引领的价值转型。科研强校的教育科研观主要表现在教育科研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课题教学的引领、组织管理的变革以及文化环境的营建等方面。科研强校的教育科研观要求立足校本需要做科研、基于真实问题做科研、多方参与做科研、凝神聚力做科研。科研强校已经成为引领北京市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北京市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