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从对女性繁衍后代的无限崇拜的蒙昧时代的群婚制度,走向以男性为主导的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女性经历两重天的社会待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们对于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天性,给予了人类无限的力量。女性作为人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也抱有极大的热忱,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研究亦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研究的一开始,学者们就给予女性主义和妇女解放以明确的肯定和支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2.
无论学术抑或政治领域,性别问题均为当前热点之一.在此论题上,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各有其独特的学理阐释和制度构想.前者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述最为经典系统.对恩格斯有关性别问题的理论,女性主义作了细致的批判性解读,特别是其中的若干主要命题:男女性别分工的自然性、分工和私有制的语义等价、性别对阶级的隶属性等,进而以性(sex)与性别(gen-der)的范畴区分这一重要的理论洞察对性别问题作了深刻的解说.总体而言,无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女性主义,基于其视角抉择而各自存有怎样的理论洞见及其相随的缺失,却都已对人类自身的一半——女性的历史处境和权益给予了自己可能的理论关怀和努力.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相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民族学的一部奠基性论著。由于书名的副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加上恩格斯在第四版序言中称该书以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为基础,所以除了某些资产阶级学者的恶意攻击之外,不少人对《起源》的成书并无正确的认识,以至直到不久前还有人指责恩格斯“过分依赖摩尔根”。其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于1884年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两位革命导师最重要的法学著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婚姻的研究影响很大。一方面 ,学术界套用恩格斯的论述 ,忽略了中国古代婚姻发展序列的特殊性 ,也没能洞悉中国古代的基本婚姻制度为一夫多妻制。另一方面 ,恩格斯的论述为研究中国古代婚姻问题———诸如实际的婚姻生活中一夫一妻远比一夫多妻普遍的根本原因 ,一夫多妻婚制的本质 ,贞节观产生的真正原因等 ,提供了思维的启迪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写成于一八八四年。这部著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了大量历史和现实材料,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关于家庭和国家起源的唯心主义观点。列宁曾经指出,这部著作的许多观点,对于奠定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基础具有决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系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和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手稿写成 ,是一本研究个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专著。为了更好地研读和理解这本著作 ,把握它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方法 ,充分发挥它在新世纪对国家学说、民族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研究的指导作用 ,有必要从学术上对其三个主题进行阐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8.
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恩格斯为执行馬克思的遺言而写的。馬克思生前曾想联系他与恩格斯发現的历史唯物主义結論来闡述摩尔根对史前社会研究的結果。为此,馬克思曾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作了詳細的摘录,并写了評語。但馬克思并沒釆得及实現这一願望。在馬克思逝世后第二年,1884年,恩格斯就来代替他的亡友所未完成的工作。恩格斯在进行这一工作时,是在适当的地方引用了馬克思对《古代社会》一书的評語的。恩格斯认为摩尔根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  相似文献   

9.
<正>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自发表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恩格斯在某种程度上为执行马克思的“遗言”而完成的这部著作,对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而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它对于人类原始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恩格斯在《起源》中,运用大量材料分析了人类起源的过程和原始社会史的发展阶段;揭示了原始公社制度的产生、发展、解体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形成过程,指出了原始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阐明了社会经济形态和婚姻家庭形态之间的关系,并且最终明确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首次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学说,但也留下一些重要问题有待阐发。在摩尔根《古代社会》发表之后,恩格斯依据史前史研究的科学成果,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法律起源问题作了科学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我国翻译出版五十周年(1929—1979)。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这部著作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揭示了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客观规律,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它的实质,阐明了国家将随着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归于消亡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2.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是恩格斯在1884年夏天,根据马克思的遗愿写成的。这是一部世世代代取之不尽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源泉的光辉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本文想结合教学实际,专对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形成的原因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历史科学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仅从两种生产、性别分工、家庭形式演变等多个层面揭示了妇女受压迫被奴役的原因,而且从发展生产力、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化多个角度展示了妇女解放的路径。面对当前妇女解放仍然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以恩格斯提出的妇女解放思想为理论基点,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挥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可能路径等角度出发,积极推动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 ,提出国家、强力与法在一开始就是相互依存的。强力与法作为国家维持社会秩序的两个重要手段 ,彼此之间也是互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对法律起源问题的有关争论,根本分歧在于对法的本质及其特征的不同理解。只有在对法本质及特征进行科学探讨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法起源观。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涉及到原始社会史的基本内容,一直是民族学和历史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探索这个课题的难度颇大,它既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问题,也有史料缺乏的特殊原因。百余年来,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不同学派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分期意见,并希冀为大家所接受。然而,没有一种分期意见享此殊荣,所以迄今仍是众说纷纭、各持一端的状况。得以庆幸的是,与原始社会史有关的各学科,已逐渐采用比较一致的分期法,如考古学界使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石(铜石)并用时代和金属(青铜、铁器)时代,民族学界使用原始群和氏族公社(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或蒙昧时代(低、中、高级阶段)和野  相似文献   

17.
1972年,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在纽约世界出版社出版,美国女民族学家利科克为此撰写了《导引》,从9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详细地介绍了《起源》的基本思想,结合新旧材料讨论了一些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这9方面是:《起源》和《古代社会》的关系,"诸阶段"的概念,进化论的政治含义,原始共产制的性质,原始社会的亲属关系与婚姻,专偶制的产生和妇女的屈服,恩格斯对妇女屈服的论断带来的政治分歧,国家的兴起,民族学的理论方法问题。《起源》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科学价值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中伤,通行的做法是把《起源》归为《古代社会》,把摩尔根设定为代表单线进化论的稻草人,借攻击摩尔根来影射恩格斯。作者对这种跪着造反或"扎稻草人"的态度进行了坚决的驳斥,并以新材料补充与说明两本书,对《起源》的局限作了宽容的解释,强调不能把作为民族学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具体的经验材料混为一谈,为此专门分析和评判了马文·哈里斯标新立异的手法。利科克介绍了恩格斯开创的女性学,归纳了这一方法的要旨,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景,为《导引》增添了一个闪光点。国内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美国版导引》早有传闻,但至今很少人接触到原文,而国外已掀起几番讨论的热潮,尤其引起从事民族史、人类学和田野考古的女学者的热议,最近10年仍未平息,许多著述加以引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融入人类学,涌现出一批关注国家形成过程中性别角色转型的人物。摩尔根的著作在中国影响深远,老一辈学者大多专注于《起源》与《古代社会》的思想联系,中青年学者关注100多年来的新资料给《起源》带来的挑战与注入的活力。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女学者加入性别研究。为了延续国内外的研究传统,译者不揣冒昧将这篇英文导引译出来以飨国内读者,并根据《导引》作者的良苦用心,重拟了标题。  相似文献   

18.
19.
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发表剑现在已一百周年了,人们在“被称之为国家的那个力量”①下已生活了几千年。国家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对国家为什么有服从的义务?在这些问题上剥削阶级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从他们本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提出过“神意说”(theory of the divine right)、“契约说”(social contract)等等的学说。这些学说都是对历史真实的歪曲,没有任何科学依  相似文献   

20.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实践史.齐齐哈尔大学何强副教授编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探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一书,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为切入点,着力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阐述,尤其是在理论著作的通俗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等方面进行了实际探索,具有相当的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是当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