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陈军 《晋阳学刊》2014,(1):130-138
养老金财产权作为一种新型财产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传统财产权不同。在福利国家危机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个体和社会共同承当养老负担的模式,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养老金财产权中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才变得尤为重要。我国当前的养老金制度存在很多的缺点,深层次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中个体和社会两者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对个体利益、社会利益及效率、功利、公平、正义等价值的解析,可以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视角,可以更好地安排国家(政府)和个体在共同承担养老负担模式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国际比较视角看,我国社会养老体系的有效覆盖率低,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不高,且差异较大,个人和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负担较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但职工实际退休年龄较早,最低缴费年限较短,这可能导致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来的收支无法平衡,可持续性较差.因此,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延长缴费年限,适当增加政府投入,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脆弱性,有助于我国及早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养老金支付的可持续性,养老金替代率需要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收入水平不同的人群养老金替代率应该不同。对于高收入人群,应适当降低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对于低收入群体,应提高统筹账户养老保险替代率,这有助于缩小两个群体养老金领取水平的差异。当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变化到一定程度或超过临界阈值时,要实行减缓养老金收支水平波动的调节机制,既兼顾经济增长、代际公平又关注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16-224
由于退休者和在职者需求结构不同,两者所面临的通货膨胀程度存有差异,因而养老金的待遇调整不能依据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进行。在对社会平均工资和人均养老金按不同的通胀因子处理后,测算不同通胀水平对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收支缺口的影响后发现,通胀使得基础养老金的年度收入和年度支出都较无通胀状态下增长更快,而支出的增长快于收入的增长最终会导致收支缺口变大,收不抵支的现象将提前1~2年到来。而通胀下养老金替代率与无通胀下养老金替代率的差异不超过0.01,说明社会平均工资按照通货膨胀率同步调整、养老金按照高于通货膨胀率0.1个百分点调整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方式可以保证养老金的相对购买力。据此提出完善养老金的待遇调整机制和兼顾财政支付能力与养老金待遇充足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养老金制度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其规模和水平都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及经济发展水平,而相对地,养老金制度也是可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在此把养老金支出细分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国家财政对养老金支出补贴两部分,利用计量软件工具,分别分析它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另外,对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军 《理论界》2005,(1):158-159
本文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三支柱模式的方案进行设计,确定了三支柱养老金模式的缴费率和替代率,在此基础上对三支柱养老金模式的经济功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的社会化运作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新 《兰州学刊》2006,(8):179-181
社会养老是养老的最高目标。在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问题是养老的核心问题。实现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社会化是农村养老最终走向社会养老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认为,免除各种农业税,改征社会保险税可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基础,为农村养老社会化创造条件;把养老金投保匹配制度、以土地换低保制度、子女社会养老金制度三项彼此互补的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推进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养老金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和直接目的是达到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性,这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制度的效率,效率主要表现在制度对个人的激励作用上,如果过分强调公平性使养老金制度陷入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影响个人工作的积极性,是对大多数人的一种不公平.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构成的中国养老金制度,在总体上形成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普遍面临经济低速增长、人口结构老化、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摆脱危机.他们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尽管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构建和调整具有不同的历史起点和环境特征,但他国的改革路径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我国养老金制度的调整,可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合意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颖 《学术探索》2010,(3):53-58
退休职工养老保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大小,替代率的合意性决定了养老保障水平的适度性。依据养老保险制度两个层次的保障目标,构建消费支出模型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模型,分别测算养老金替代率合意水平的下限和上限。研究表明:以生活消费支出衡量的替代率水平逐年降低,必须设定替代率的最低标准;替代率水平不能长期低于40%的下限标准,其下滑的势头应予以遏制;贫富差距扩大,低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相对越来越低,养老保险政策应向弱势群体倾斜;在稳定的人口结构条件下,养老金替代率合意水平的上限为57%。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村养老保险给予财政补贴是各国普遍做法。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收入增长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综合影响和提高保障程度的可能性的考察表明,人口老龄化对财政负担的影响将被城市化和财政收入增长所冲销,未来财政压力趋于下降,将养老保险替代率由目前约20%提高到30%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中央财政负担率低于4.5%。从县级财政能力来看,若不考虑转移支付,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县缴费补贴负担较重,平均超过5%,而东部地区的负担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2.
刘升阳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5):43-46,107,108
自2008年以来,欧洲与美国等经济发达的西方经济体相继爆发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增长停滞,发展前景令整个社会堪忧。特别是如美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原经济强国,更是债务危机进而金融危机令世人大跌眼镜。那么这些国家危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所在,是表面上社会看到的国债发行危机、欧元经济体危机、金融问题,还是更深层次有关经济财富增长、制度认识和构建上的问题。欧美金融市场自二战以后的规制建设,经历了由"扶持"到"攫取"的深刻变化,其监管体系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规制变化引起的。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金融规制时应坚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面临"高债务和高赤字"问题,财政状况不断恶化,主权债务问题导致主要国际货币大幅度波动,国际货币体系变得更加不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凸显,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较大,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仍然较高,未来美元汇率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去美元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欧元、日元等货币都难以替代美元,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正在崛起,中国应该抓住机遇,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养老保险正面临资金缺口、支付危机等严重挑战。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统筹层次从而增强调剂能力,全面做实个人账户解决隐性债务,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是应对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During the global housing boom that preceded the 2007–9 financial crisis, household debt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posing a challenge for literature on financializ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heterogeneity of mortgage markets. This paper examines recent institutional shifts in European mortgage markets and specifies three analytically distinct models of debt accumulation: inclusion, extension and intensity. While existing research has emphasized inclusion (access to homeownership), we show that financial intens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in debt. We assess the variation in financial intensity in six European countries (France, Germany, Italy, the Netherlands, Portugal and Spain) using household-level survey data.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clusion and expansion explain only part of the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in mortgage debt to income ratios. Furthermore, household financial behavio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inancial intensity model, and variation in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intensification explains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the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 in debt levels.  相似文献   

16.
黎振强  杨新荣 《云梦学刊》2013,(3):77-82,86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由于世界人口迅速老龄化,相对于现收现付制,基金制具有资本积累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通过构建一个把养老金资产作为转移因子的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并探讨养老基金资产对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见出:长期内我国现有的"部分基金制"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促进了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但是从短期看,部分基金制对二者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债务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更是对现有的国债管理思想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国债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本文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选取国债管理中的关键指标,对我国国债筹资成本控制绩效、金融绩效和宏观经济绩效进行了全面研究,发现我国自2000年以来国债成本控制绩效较好、金融绩效低下但宏观经济绩效表现良好。同时,本文还提出采用全面的绩效管理方法对我国国债实施管理,以便更好地让国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复苏的外部制约性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盟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代表的亚洲经济在1999年出现了复苏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亚洲国家的金融危机已经结束?对这一问题,国际舆论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现在得出“金融危机已经结束”的结论为时尚早,本文所论及的即世纪之交的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和其它敏感地区的经济形势对亚洲国家经济复苏的影响,由于上述地区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亚洲国家经济复苏的道路也将困难重重,甚至有再次陷入危机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或有债务风险是世界各国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时特别关注及重视的问题。我国政府或有债务来源主要是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政府担保以及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等等。我国必须加强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面向全球经济的财政风险预算管理体制,从而减少或有债务风险对财政稳定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世界经济正经历历史性变化,进入了一个"弱势低速增长的长周期"。金融危机在2008年的爆发、欧美国家福利问题、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全球经济进入弱势低增长周期等几大全球性主流问题,其关键诱因均在于全球经济缺少新兴产业的支撑。新兴产业通常具有创新性、成长性、战略性、带动性等主要特征,其孕育与兴起不仅构成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的主动力,更是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历次高速增长期均主要依赖于新兴产业的兴起,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新兴产业的兴起与新旧产业的叠加支撑着欧美国家的高福利。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的弱势低增长的现状,使其回归中高速增长,进入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周期,必须依靠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发挥新兴支柱产业自身的增长拉动、驱动效应,对经济结构的改造以及其与传统产业改造间的双重叠加效应。这也理应构成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全球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