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蔡娟 《人才瞭望》2016,(22):64-65
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与灵动性也愈加凸显.而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有两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薪酬管理与岗位管理.目前,一些企业所推行的新型岗位管理,其实质就是通过一些现代化的人力资源手段进行相应的岗位设置与岗位分析,从而建立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基于此,笔者就针对企业薪酬管理对岗位管理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国勇  闫淑敏 《人才开发》2007,(10):39-40,48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快速,随着企业的发展薪酬制度与公司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将结合某公司的案例,探讨中小企业基于岗位评价的薪酬体系设计。一、目前的薪酬体系现状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中外合资的股份制公司,主营液体石油化工产品的仓储中转业务。目前员工  相似文献   

3.
岗位评价,即岗位价值分析,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明确相应的工作岗位的价值,也即薪酬。以岗定薪,即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能力和业绩,通过竞聘上岗等形式确定其岗位,并给予其相应岗位的薪酬,同岗同薪,岗变薪变。  相似文献   

4.
宋新谱 《人才瞭望》2005,(11):25-25
岗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构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其中,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岗位管理。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本管理”,即企业管理以员工为中心。而“人本管理”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员工以工作为中心”。也就是说,“人本管理”要落实到员工的工作岗位,通过岗位研究和管理,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真正体现对员工的尊重,从而获得较高的企业绩效,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研究是对岗位进行岗位设置与变更、岗位描述、岗位定员、岗位测评、岗位人员配置、岗位考核、岗位培训、岗位待遇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开展岗位研究工作不仅是深化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提高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高伦 《人才瞭望》2007,(10):59-61
一、平衡五通道与现行薪酬体系 (一)平衡五通道的定义及优势 平衡五通道薪酬体系将员工的各种薪酬项目整合成相对独立的五个部分,即岗位薪、能力薪、市场薪、绩效薪、福利薪。每一部分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依据,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五个薪酬提升通道。五个通道之间的比重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达成平衡,故称之为平衡五通道薪酬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是我们确定薪酬必须首先遵循的一个原则。企业能否在薪酬管理中公平地对待员工,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忠诚度,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公平性问题,薪酬体系的设计必须客观合理。笔者运用要素记点法对国网山东10个典型岗位进行岗位评价,以期使得薪酬结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8.
官华平 《人才瞭望》2008,(10):68-69
一、高校薪酬制度选择 (一)岗位工资制度 岗位工资有多种形式,包括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对岗不对人。岗位工资制按照一定程序,严格划分岗位,按岗位确定工资;调度的弹性不大,但凡出现员工因认为岗位工资是他们理所当然得到的,认为他们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情况,岗位工资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张宇峰 《人才瞭望》2015,(2):127-128
岗位价值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系统方法,对岗位职责划分,薪酬绩效考核以及对企业高层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文章从市级供电企业实际对岗位价值进行了评估。分为四个阶段,从准备阶段成立评估小组、制定计划,到实际调查阶段的人员访谈、信息收集,再通过分析阶段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科学系统分析整理,最后在完成阶段编写出岗位说明书并对供电企业岗位价值进行了评分。通过开展供电企业价值评估充分规范了本公司人力资  相似文献   

10.
薪酬问题历来是企业管理中最敏感的问题。为了保证公司具有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必须对关键岗位的员工提供较高的薪酬,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员工会对高收入岗位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薪酬差距既要拉开又不损员工士气的关键是拉开差距的理由必须充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许多外资企业不同岗位薪酬差别很大,但员工的士气依然很高,说明“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人力资源部门须从薪酬的基础、薪酬的设计和薪酬提升三个层面着手来安排薪酬体系,使薪酬体系设计体现公平的原则,从而符合公司发展的整体需要。薪酬基础和标准设定员工获…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4,(9):53-53
对于一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手而言,总觉得人力资源很重要,管理职能也很多,可对于如何凸显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其实,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虽多,但岗位(Position)管理、绩效(Performance)管理和薪酬(Pay)管理这“3P”,却占据了中心地位,成为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董春艳 《人才瞭望》2005,(12):58-59
一、某石油销售分公司的现行薪酬体系。某石油销售分公司将全部岗位划分为六个联系:管理职系、行政事务职系、财会职系、技术职系、销售职系及加油员职承。针对这六个职系,该公司对其薪酬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即对不同类别的虽工采取不同的薪酬结构形式。相应的薪酬体系划分为三部分,即岗位技能工资制、提成工资制及吨油含量工资制。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薪酬激励的3P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机制是一系列激励的原理、制度和方式的总称。目前,高校的薪酬激励普遍采用3P模式,即岗位(POSITION)、绩效(PERFORMANCE)、工资(PAYMENT)。3P模式是将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报酬有效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4.
年终奖发放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终奖究其本质,是种劳动报酬。但是,在不同的企业里,虽然所有的企业都认可年终奖是薪酬的一部分,但年终奖按照其发放的方式,具体属于薪酬的哪一部分,争议很大。具体争议在下图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第一,如图中标志1所示,把年终奖完全按照岗位的重要性来发放。按此发放方式,可以把年终奖界定为岗位工资的部分。此发放方式的前提要求是企业必须有岗位说明书,同时,企业还必须对岗位进行评价,只有在评价后才可能科学分析其岗位的重要性及权重。其优点是在绩效考核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利用年终奖激励员工,同时按此发放模式,还可以凸显关键岗位,可以更好地保留住关键员工。  相似文献   

15.
基于要素计点法的岗位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岗位评价是建立在企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设定一系列评价指标,对各岗位的责任、能力要求、努力程度与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系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A公司是一个从事研制、生产和销售预拌商品混凝土(简称商砼)的建筑企业,其员工的薪酬体系主要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组成,不同岗位的员工享受不同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坚持做到将生产绩效考核与薪酬直接联系起来,即将公司每月生产的商砼方量与绩效工资挂钩,按一定比例提成,这一规定有一定的合理性,从目前情况看,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薪酬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以教师为导向的基于职位-能力-绩效的高校整体薪酬回报体系 整体薪酬回报(Total Rewards)是薪酬管理领域的新观念,它是以教师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制,是对传统的以组织或雇主为导向的薪酬激励观念的重大变革。整体薪酬回报一改传统薪酬体制中教师对自己的薪酬基本没有发言权的局面,吸纳教师参与到薪酬设计中来,鼓励教师为自己量体裁衣,设计出适合自己的个人薪酬一揽子方案。整体薪酬回报强调定制性和多样化,即针对教师的岗位性质和个性需求,设计不同的薪酬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陆强 《人才瞭望》2004,(8):49-49
企业中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可用于薪酬待遇的人力成本也是一样。企业考虑的是,把有限的成本用在最需要激励的人身上,和那些”边际产出”最大的人身上。从“美世”为国内企业薪酬改革的咨询经验来看,许多国内企业由于历史羁留的原因,低端岗位的薪酬往往超过市场值很多:而高端岗位,如重要的管理岗位、高端技术岗位等薪酬却落后于市场值许多。  相似文献   

19.
任政文 《人才瞭望》2006,(12):31-32
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于2003年成功上市。公司现有员工900余人,主要从事高能电池材料开发和生产。属于技术和投资高度密集的行业。其员工知识含量较高。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现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公司利润往往不能与员工个人收益同步发展的状况越来越凸现。为了能够适应生产和业务的扩张,同时更好地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公司根据本企业薪酬在行业的水平和内部自身的状况以及对现有薪酬模式的分析,决定实行以激励为主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加大绩效奖金在整个薪酬结构中的比例。通过设计合适的绩效奖金方案,把员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与企业、个人的劳动成果紧密挂钩,使员工工资收入既能反映员工能力和不同岗位的差别,又能反映工作绩效的差别。从而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增强公司吸引人才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薪酬制度稳定人才队伍——以国有铁路企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分配制度,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证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方面。铁路企业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如何改变延续多年、根深蒂固的大锅饭分配方式,通过改进薪酬制度对人才进行更好的激励,以促进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是一个急需要破解的课题。本文将对国有铁路企业以往执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对国有铁路企业人才队伍的主体——管理人员的薪酬分配制度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