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本文从韩礼德人际功能理论中的情态系统入手,对英语商业广告语言的情态作简要的分析,以探求该类广告是如何运用情态手段达到其劝说目的的,从而对劝说性语篇的分析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政治演讲语篇集中体现人际功能,情态副词是英汉语言中语篇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以系统功能语法的情态理论为依托,对情态副词在英汉政治演讲语篇中的语义分布及人际功能做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更多地使用表概率、表限定于期望值类表强度情态副词,汉语中更多使用表倾向性、表意愿、表超出期望值的强度类情态副词。本研究扩大了英汉语演讲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英语称呼语翻译及其人际功能等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地讲 ,称呼语包括当面招呼用的呼语和介绍他人的称谓。称呼语能体现人们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 ,与语言的人际功能密切相关。根据系统功能语法 ,人际功能体现话语基调 ,使话语有不同的正式性程度 ,从而反映人们之间不同的地位、接触和情感 ,还影响对语气和情态系统的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称呼语正式性程度 ,以及语气和情态对称呼语的影响 ,提出在翻译英语称呼语时要力求在情景语境中实现人际功能等值 ,即在表达角色关系的人际意义上对等 ,为探讨在翻译中实现以语篇为单位的功能等值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三大纯理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的人际功能,其主要是通过情态系统来实现的.情态系统与模糊限制语之间存在一定的接界面.从模糊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模糊限制语与情态之间的关系,旨在寻求其共性;然后以《死刑随想》为例,探析模糊限制语在诗歌语篇中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5.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情态动词的人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态动词是语篇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政治演讲语篇包含丰富的人际意义.各类情态语义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分布情况表明,运用具有认识、道义、动力等不同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有助于演讲者调节与听者关系并说服听者,从而实现演讲语篇所具有的"求取"等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有概念、人际和语篇等三大元功能。所谓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功能。人际语法隐喻又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通过情态隐喻的取向、类型和作用的介绍,阐述了情态隐喻的基本知识和用法,帮助人们根据日常交际的具体对象、具体场合来选择不同的隐喻形式,委婉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指出情态隐喻的作用,明确情态隐喻体现语篇中复杂的语义内涵,从而揭示了情态隐喻在人际语法隐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法对情态范围的扩展及其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功能语法把情态范围由传统的仅限于情态助动词扩展为情态助动词、情态化的各种词性及其相应的结构,认为它们都是情态意义的体现形式。通过研究发现,扩展后的情态把和人际意义有关的重要方面都纳入了人际意义的研究范畴,这种扩展实现了传统语法不曾有的重大突破,对语篇的人际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语篇分析中,系统功能语法认为情态是人际元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情态词出现在各类书面的或口头的语篇中。在以国外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说稿为分析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各类主要情态词在英语毕业典礼演说中使用较多,其中表示可能性的情态词尤为突出;而在情态词的量值体现方面,此类演讲的演说者更倾向于使用中量值和低量值的情态词。  相似文献   

9.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每种功能的实现都有其语法隐喻形式。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法隐喻有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其中,人际语法隐喻又可以分为语气语法隐喻和情态语法隐喻。本文研究的是情态语法隐喻。作者在提出情态隐喻的概念后,讨论了情态隐喻的类型,取向以及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人际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演讲语篇有区别于其他语篇的明显特征,不仅具有独特的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励性,还具有典型的语言分析意义.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为政治语篇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就能够做出很好地分析.本文试从人际功能的语气、情态和评价系统方面详细分析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以探讨这一语篇的语言特点和独有韵味.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术语篇中投射动词时态的语法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语篇中的投射语言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在学术语篇中出现频繁的投射语言是实现学术语篇概念的准确性、判断的严密性、推理的周密性等特点的主要手段。但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投射动词时态运作机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投射语言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借助投射动词时态的语法隐喻来建构,以实现其特定的人际意义与语篇意义。基于目前的一些理论不能恰当、充分地分析与解释投射动词时态的功能作用,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和功能时态理论,探讨了英语学术语篇中投射动词的时态隐喻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表“取得进展”短语中常用的四个副词ahead/along/forward/on所组成的四组短语动词为例 ,阐述了逆向思维在词研究中的应用 :以短语动词中的介词、副词为中心词来认识短语动词 ,可以更清晰、明了地把握其意义的相似性与彼此间的联系 ,使难度极高的短语动词更灵活、更正确地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把时间状语从句按照主、从句行为同时发生,异时发生的分类,分析了连接词的意义,用法和该类复合句中谓语动词时,体的使用和意义,总结出了时间状语从句连接词的丰富性,谓语动词时,体使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灵活,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对从《复合动词资料集》中抽取的400个复合动词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是:自动词+自动词、他动词十他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2/3,自动词+他动词、他动词+自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不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1/3。通过分析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句子结构解释4类结合方式如何结合成复合动词;并通过自动词的下位分类,将复合动词的4类自他结合方式进一步细化为7类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英语动词拟人转义的语用特点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有时以客观事物或抽象名词为主语 ,谓语却用描写人的动作、行为等方面的动词 ,这种现象称为“动词拟人”。拟人是作者将自己作为人的心理感受转移到了非人的物体、事物上 ,动词拟人能使无灵名词所表达的事物具有人的情感、情态或动作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使静止的物体具有动态的人格化效果。由于中英文的思维方法、表达方式和具体语境的不同 ,英语动词拟人转义在翻译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的构块语法理论认为来自生活体验的给予行为,是双及物结构的认知基础。与英语进入双及物构块的动词相似,汉语进入双及物构块的动词大体也可归入三类:具体转移义、隐喻转移义和附加转移义。跨语言的对比说明,对构块的认知描写和解释是句法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日语中有几种比较难的语法现象,特别是在母语中没有其概念,体系上又没有学到的时候,首先必须从理解概念和体系入手,必要的练习和试行错误是不可缺少的。自他动词作为其中之一经常被学者们拿出来进行研究。尽管如此,就连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学习者也经常在与自他动词相关的语法方面频繁出错。本文先将自他动词进行分类区别,然后主要从作为补助动词的存续态与自他动词的关联方面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8.
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由"处所词"充当,按语义特征可分为"起点"、"经过点"和"终点"等.由介词标引的处所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后,但有些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前和动词后时,表义上往往不同.表示"起点"的处所词可以用介词结构置于动词前,表示"终点"的都不能用介词结构王于动词前,而可以由趋向词标引用于动词后.处所宾语语序基本遵循"起点在动词前,终点在动词后"的时空像似性,体现了人类普遍的"终端焦点化"的认知倾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空间隐喻方向性的角度,运用语义特征的方法将汉语及物动词体系分为“单向动词”、“无向动词”与“兼向动词”三大类,并运用变换分析方法对这三类动词进行了区分实践,并特别对“拿”等动词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并认为,“拿”不属于“取得类”动词的典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静态动词与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相容,而与进行体或将来时不相容的特点;提出了表达状态除了用静态动词之外还可用形容词、名词以及一些动词短语、介词短语、静态动词与不定式连用的结构。分别从用法、功能上说明了静态动词表达状态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