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自中国全面开放金融业以来,外国银行通过在中国设立分行、成立法人银行或参股的形式,逐步进入中国的银行业,并获得了中国银行业10%以上的市场份额。韩国的银行业同样也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外资银行的引进,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使中国银行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许多挑战。引进外资银行,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将加速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是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银行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黑龙江省与韩国的金融合作尽管存在着瓶颈,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快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大好机遇中,只要加大力度推进黑龙江省与韩国的金融合作,研究和探索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对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美子 《学术交流》2007,(11):114-117
自中国全面开放金融业以来,外国银行通过在中国设立分行、成立法人银行或参股的形式,逐步进入中国的银行业,并获得了中国银行业10%以上的市场份额.韩国的银行业同样也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外资银行的引进,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使中国银行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许多挑战.引进外资银行,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将加速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是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银行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黑龙江省与韩国的金融合作尽管存在着瓶颈,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快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大好机遇中,只要加大力度推进黑龙江省与韩国的金融合作,研究和探索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对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大都集中在与东盟密切联系的地区,例如东北亚(中国、日本和韩国)和"东盟+3"。通过加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从中国—东盟发展历程看,"中国+东盟"合作模式为区域经济合作带来诸多的契机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广西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丽萍 《创新》2007,1(5):41-4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是我国走向东盟的门户和便捷的出海出边大通道;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点和前沿。北部湾经济合作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打通中国东部沿海和"海上东盟"的联系通道。海上通道是中国对东盟开放与合作的重心。广西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凌玲  林少丽  韦莉 《创新》2009,3(8):33-36
泛珠三角经济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带,而东盟则为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提供崭新的大平台,双方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行互补性合作。通过分析泛珠三角经济区与东盟地区合作的现状、面临的障碍及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东盟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白积洋 《创新》2009,3(11):12-17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如期建成,这是中国和东盟深化合作、建立全面稳定合作关系的重要标志。与欧洲联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由发达国家构成不同,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要走出一条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之路,就要整合产业结构,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企业成为经济合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卢文雯 《创新》2014,(4):60-63
印尼、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四国是中国进行对外经济合作的紧密伙伴,也是中国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传统市场和重要市场。文章阐述了中国企业在东盟四国开展工程承包合作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企业在东盟四国开展工程承包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东盟四国工程承包市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进程加快,农业合作走在最前端,随着双边及多边农业合作协议的签署,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不断深化,但双边农业合作基础仍显单薄,亟需全面升级,以不断完善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制度和人员互通等保障机制。本文以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为研究内容,运用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分析双边农业互联互通合作的动力、合作进程及内容,探讨影响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的主要挑战,认为中国积极谋求区域农业合作,与东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基础设施、投资、贸易、技术及政策互通为合作路径,有利于形成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农业合作平台,促进双边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已迈入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东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东盟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地区,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聚集地。当前,中国与东盟可以逐步实施"一带一路"与东盟共同体蓝图、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各国"工业4.0"的战略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彦  王辉 《学术交流》2004,(12):80-8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举措。但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亚太经济合作格局的复杂性、东盟区域内部合作的矛盾性、中国与东盟在贸易与吸引外资方面存在的竞争性、双方增强互信的艰巨性以及国际政治及经济格局的复杂性对其的影响等等。在充分认识困难的基础上,中国与东盟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区域合作形式的关系;中国要认识到帮助东盟发展的必要性,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其经济的互补性;增进沟通和互信,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协调域内外国家关系,加强中日韩互助合作,最终顺利完成亚洲的区域整合。  相似文献   

11.
周士新 《创新》2012,6(5):122-125,128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近年来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正成为东亚地区整合的重要模式。这不仅体现在中国与东盟以及日本、韩国为预防东亚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努力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进程中,更体现在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促进了双方关系在更多领域的发展,对构建东亚地区整合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对支持东盟在地区合作中发挥领导者作用的立场不仅稳定了双方关系,对构建东亚新秩序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许宁宁  冉旭 《创新》2007,1(1):3-6
自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这得益于双方不断创新。组建自由贸易区、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均是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的重大创新举措。尤其是双方积极合作,把新机制、新举措落在了实处,并使之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惠及中国和东盟各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在今后双方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继续坚持创新,积极增强合作活力。作者建议:双方政府间应继续坚持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企业间合作应以创新为本。坚持开拓创新,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必将带来“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banking crisis and economic growth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Our sample covers 15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n observed during the period 2000–2013. Using a dynamic panel data framework,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contributed to improve economic growth in MENA countries while banking crisis had harmful effects on MENA economies. The quality of institutions did not have a clear impact except for rule and order and democratic institution.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To grow output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banking crisis, MENA countries should reinforce their institutions quality by adopting good practice of governance and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和东盟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和文化正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中国和东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文化产业的推动力作用。文化产业的合作,可以从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争取主动,鼓励商业和文化共同体紧密互动,加强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东盟历来是福建高度重视开发的传统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签订后,福建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东盟已成为福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福建应采取进一步措施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争取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志朋  丁智才 《创新》2009,3(11):18-21
文化交流合作在广西与东盟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广西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当前中国和东盟双方的迫切要求。应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桥头堡,加强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和载体建设。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筹建合作协调机构;适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鼓励扶持力度;利用已有平台,确定交流合作的项目,推出重点;不断拓展和丰富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范围、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王玉主 《创新》2008,2(1):42-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关系取得了巨大进步,双方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跃升到战略合作的层次。尽管如此,双方合作中仍会遇到一些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中国—东盟合作关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