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1年11月下旬,省婚姻家庭研究会一行三人在会长张晓兰同志的带领下,赴宿州市就“先进文化与婚姻家庭道德建设”、新《婚姻法》的实施对婚姻家庭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家庭道德建设中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2.
王小章 《社会学研究》2023,(2):93-114+228
道德社会学将考察对象从道德哲学所思辨的抽象道德律转向由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舆论三个基本层面所构成的经验性道德事实。构成道德事实的三个基本层面也是体现出道德情感性的三个层面。随着社会形态从传统的小共同体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大社会转变,三个层面的道德情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因应这种变化,道德形态也须作出相应调整,包括公德与私德相分立,在日常公德中突出“消极义务”,道德形式向普遍化和正式化转变等。总之,道德须从一种习传、不言而喻的“默认一致”形态向一种“反思性”的自觉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3.
终极关切     
还是在上一世纪初叶,德国社会思想家凯瑟林伯爵(H.Keyserling)在他的环球之旅中到达了中国。他在与各界贤达广泛交流后,一方面称道儒家文化作育出的人是“现实中的人”,具有相当道德水准;但另一方面,对比于新教文化,他也指出:“儒家永远只企望可能的东西。”因而临末,他还是不能不借用尼采的话留下依稀的感喟:“俗,世俗,太世俗了!”  相似文献   

4.
孙逊 《公关世界》2010,(5):84-85
为赚钱抢名人抢到了西门庆头上,还打着“文化”的幌子——要说“文化”,这是典型的文化堕落、道德沦丧。这种怪象,更折射出当今一些深层的社会问题。从暗羡当代贪官奸商到追捧“哄抢”古代的西门庆,当前这股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逆流,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西方国情、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差异较大,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途径上却存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如中西方都主张道德养成要尽早抓起;都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力量;都强调道德实践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都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都强调道德养成要从细微处着手,积善成德。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道德建设的趋向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德育有四个趋势:1.德育内容的多元化趋势。我们继续加强和改进传统德育的“三观”、“三义”、“三德”的同时,创新意识、规则意识、国际精神、人格的塑造、生态的道德、网络的道德等内容,在上海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将日益突现;2.德育渠道的渗透化趋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和文化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青少年德育的渗透性会非常明显。德育必须结合一些具体的学科来实施,也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道德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离不开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人自身道德能力的呼唤和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民道德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应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冯源 《当代青年研究》2011,(9):31-37,19
在现代社会,作为人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婚恋观呈现二元分裂的特征,这种二元分裂体现在:人往往趋向于用义务的道德约束自己,却用愿望的道德评价别人.采用双重标准;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因男女有别而作用域各异:人对于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也有所差别,对婚姻大多比较慎重,采用愿望的道德进行评价.对于恋爱的态度却相对宽容和随意。这种二元分裂的原因在于个人微观的“私心”与社会宏观的“纵容”,后者从历史的维度看包括婚姻传统文化的间接纵容,从现实的维度看包括社会现实环境的直接纵容。基于亚里士多德平等公式的运用与采取统一标准的空想性,应当回归人性,树立对待二元分裂婚恋观的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9.
李会功 《职业时空》2008,4(10):129-129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失范”就是“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了”,这就是失范现象。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社会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人行为丧失是非善恶标准,由不同道德观、价值观相互;中突所造成的道德混乱和无序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杭州胡斌飙车案”、“复旦学子虐猫”到“时尚女孩拒绝帮扶摔伤老人”,形形色色的表象后蕴含着同一实质:当代中国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面对西方思潮与社会转型的冲击,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已发生剧变,部分青年表现出道德自我意识膨胀、道德功利性明显、道德价值混乱等多方面的道德偏失。重构当代青年道德体系.培育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使每个个体走出道德困惑,不仅是青年成人成才的自我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年的道德表现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杭州胡斌飙车案”、“复旦学子虐猫”到“时尚女孩拒绝帮扶摔伤老人”,形形色色的表象后蕴含着同一实质:当代中国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面对西方思潮与社会转型的冲击,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已发生剧变,部分青年表现出道德自我意识膨胀、道德功利性明显、道德价值混乱等多方面的道德偏失。重构当代青年道德体系.培育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使每个个体走出道德困惑,不仅是青年成人成才的自我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2.
说起来,社会风尚就如同钟摆,常常从一端摆至另一端。曾经有过一段时期,我们的社会是唯道德至上,大众全是“雷锋”的“粉丝”,“为人民服务”是流行语。当然,这一时期人民的幸福指数如何,不提也罢。于是迎来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风尚即刻发生180度大转弯,一夜间大众似乎全成“利益”的“粉丝”,“道德”则犹如昔日明星少人问津,难受追捧。但近20年来我们所遭遇的尴尬却是,随着GDP的一路上扬,道德水准却一路滑坡,腐败、社会不公等现象时有所闻。于是,有学者站出来呼吁,眼下“中国需要道德重建与社会建设运动”(见秋风,《南方周末》2007年2月8日“视点”)。其用心可谓良苦,但这样的道德重建运动是否有着足够的合理依据?我以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相关讲话,要保证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不仅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就高职学校思政课堂的特点,从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课中的渗透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应飞 《现代交际》2014,(9):154-154
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占据特殊地位,它不仅囊括了家庭、职业、公共生活等三大社会要素,还给道德品质赋予了全新的涵义。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核心内容的教师道德,应走在社会道德的前面,起到表率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多元社会的影响与干扰下,附加的社会、教育、文化条件给教师道德使命担当设置了重重困难。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社会道德与教师道德的关联性,从当代使命入手,深度解析新时期教师道德的新内涵、新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知识分子因为内部分化、圈子林立、众说相争,其对社会的启蒙作用也就自我瓦解了。在知识分子社会作用日趋局促的当下,正当学术界的人们都感叹身边的文化批评呈现出其“场域”萧条,并为道德被整个社会蔑视感到忧虑的时候,摆脱时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儒家解释传统从原始儒家形成以来至今,都是怀抱着一颗敬畏之心解释历史上的儒家大师们的学与行的。“君子三畏”为儒家提供了理解经典的连贯的基本价值,提供了对于经典的原初态度的基点。这种敬畏之心是儒家能够绵延至今的价值认同和实践导向的基础结构。当前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转型时期,但是文化道德建设远落后于经济建设。个体道德意识薄弱,群体道德滑坡这一表象凸现了人们于道德意识层面所发生的问题。当代社会急需进行伦理道德的重建,尤其需要关注道德敬畏感的重新确立。解构儒家传统道德的积极内涵,从儒家关于道德敬畏的学说之中汲取有益资源,努力承接优秀道德文化传统,指向敬畏道德人格的养成,这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重建来说应该是一种极其有益的探索,也必能发挥出积板作用。  相似文献   

17.
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呈现的一种麻木、冷漠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具有相当的聚合性与持久性。道德冷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和疏远;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道德冷漠的背后睛含着社会和个人的原因,要想重新构建社会道德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拯救冷漠的道德。  相似文献   

18.
郑欣 《现代妇女》2014,(7):345-346
随着我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时期的道德文化经历着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程度的演变。国内经济的发展也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展,道德文化的建设也日益提上议程。只有不断强化国人的道德文化水平,才能为国内的和谐社会的构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谋求更好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面对海量信息。信息时代的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内各地区道德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树立正确的意识来辨析各类信息,旨在探索创建一个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和社会发展的健康向上的道德文化环境,寻找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和改善国内各地区道德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求能够帮助和引导信息时代正确认识道德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信息时代道德文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9.
梁明珠  谢嘉 《职业时空》2008,4(5):70-71
医学道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道德的诸多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有效地加强医学道德教学,使医学生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时,学会对道德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道德分析并及时做出合理的道德决策,成为医学道德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突显了教学效果的实践性,越来越成为医学道德教学中的一个普遍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日益提高,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各种腐败现象滋生发展,同时受到西方“性”自由思潮和所谓人权的影响,社会上“包二奶”、养情人、纳妾、养小蜜等违背社会公德和婚姻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给稳定的家庭带来很大的冲击和破坏,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的因素。对于各种违反婚姻道德的行为,就要求我们加强婚姻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