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关竣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文中分析了我国对顿悟脑机制研究的字谜等顿悟问题,分析了顿悟脑机制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范式.认为对此两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议未来研究应立足理论基础,开发出新的顿悟问题和更加合适的实验范式。  相似文献   

2.
回贮娇 《职业》2015,(3):125-126
性别差异是学生差异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性施教”是“因材施教”必不可少的维度之一。作为女子学校的英语教师,从贯彻女性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在英语课堂中如何贯彻“因性施教”,希望唤起广大教师对“因性施教”的重视,并将其广泛应用在课堂教育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01,(10):58-58
1.女性外遇多半在寻找心灵相契的伴侣.而男性外遇除“长期情感外遇型”外.则多为寻求性方面的满足,最近一项实证研究指出:4D%的男性处在外遇时,无任何情感上的投入,只为满足性的要求.玩玩而已,同时,却只有11%的女性说她外遇时没有感情的投入.玩玩男性而已。  相似文献   

4.
舒雨 《伴侣(A版)》2007,(8):62-63
<正>乳腺癌术后还能进行性生活吗舒雨:我是个不幸的女性,第一次婚姻没有多久就破裂了,现在刚再婚半年就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做了手术。请问手术后我还能跟老公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吗?济南晓雨晓雨朋友:乳房是女性重要的性敏感区。因此吸吮或用舌尖舔乳头会引起性冲动。在性兴奋期,乳头突起,乳晕红晕增  相似文献   

5.
有权威调查资料显示,70%的女性存在性唤起方面的困难,这也意味着70%的女性或许难以自然地感受到性的快乐。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女人天生性冷淡,还是男人只顾自己享受,却忘了去体贴女人?是女人羞于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是社会从来就很少有给女人表达感受的机会? 或者一切部不是,重要的是:快乐是你的权利。如果不能感受到快乐,那么我们便要找出不快乐的原因,然后轻松上阵。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成才、性认知与性教育模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对青少年成才的讨论,本文从性的视角重新解读了青少年群体的特质及其社会化过程的特征,文章认为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独特的一类,处于被型塑的人生过渡阶段.青少年成才其实是对其社会化成功的一种期待,性对青少年及其社会化意义重大.因为青少年对性的认知能力,体现了其对一系列理性观念及更广泛社会规范的认知能力。就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性认知而言,既要能认识到性兼具个体性和社会性。同时要认识到性的不同层次内涵。青少年的性的理性认知,依赖既定的社会性教育模式,然而我国的性教育模式尚未成形,但就其建立和发展而言,应借鉴多种他国成功有效的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伴侣(A版)》2008,(9):62-62
正问:一个月前,宝宝降生了。老公兴奋得不得了,而我却正好相反,对任何事,包括性事都没感觉了。我需要性唤起机制吗?答:女性在产后出现明显的性欲低下或者消失,一般在2~3个月后会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8.
可心 《伴侣(A版)》2007,(8):47-47
<正>据调查,美国18~59岁年龄段的女性中,大约有30%长期性欲低下;40岁以下的成年女性中,有27%无法达到性高潮,13%~15%有性交疼痛。这种情况在全世界女性中都非常普遍,大部分人都把造成它的原因归结为工作、孩子和家务方面的繁重负担。  相似文献   

9.
刷新功能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刷新功能与工作记忆任务密切相关,工作记忆以及刷新功能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工作记忆的概念、模型提出与发展、研究范式以及脑机制等方面对工作记忆及刷新功能进行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0.
艾啸新婚不久,妻子在关心丈 夫、孝敬公婆、操持家务等方面几乎无可挑剔,惟在做爱时紧张不安,瑟瑟发抖。几次他想强行与她交合,虽未被拒绝,可还未进行,她竟大汗淋漓。望着可望而不可及的妻子,他难受极了,但又毫无办法,以致现在两个人都害怕夜晚的到来。 其实,新婚女性因房事而紧张、恐惧不安是一种常见现象。除少数是因为成年之前受到过“性伤害”,而形成了性心理障碍所致外,绝大多数都发生于正常女子。因为女性在生理、心理、性观念等方面都与男性有一定的差异。女性不仅性唤起较迟,而且对性生活的羞涩感也比男性重。新婚之夜…  相似文献   

11.
有关青少年生命认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薄弱地位。通过对中小学生的生命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经历不同,在死亡认知上的表现差异显著,经历过人的死亡的青少年有更多表达了对死亡本质的认知,较少表达对死亡的具体形象认知;父母的应对方式不同.导致青少年对于死亡认知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日常生活中对死亡事件是否讨论,会影响到青少年对生命以及死亡的认知。生命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死亡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死亡本质和表达态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有关青少年生命认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薄弱地位。通过对中小学生的生命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经历不同,在死亡认知上的表现差异显著,经历过人的死亡的青少年有更多表达了对死亡本质的认知,较少表达对死亡的具体形象认知;父母的应对方式不同.导致青少年对于死亡认知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日常生活中对死亡事件是否讨论,会影响到青少年对生命以及死亡的认知。生命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死亡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死亡本质和表达态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我们对ED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但提起ED,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男性,仿佛这只是男人的事儿,与女人毫无瓜葛。而实际上,24%的中国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唤起障碍。可以说,女性ED的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性现状调查及其伦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本来没有什么可神秘的,作为人的天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伦理学必须探讨的问题。在我国,性伦理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对待性的问题上,当代大学生限制性生活的规范在过去二、三十年里,从观念到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开放.在性交往和性活动方面,已有了多种抉择与实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由此引发对大学生性伦理危机的思考。大学生需要有关性伦理方面的知识的引导,从伦理学研究的视角,对大学生的性现状及其对策做系统的审视和价值判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健康资讯     
《女性天地》2011,(9):61-61
预防妇科疾病,定期检查是首要条件 以下6类人需定期做妇科检查:1.性生活史在3年以上的女性;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伴侣;3.多孕早产、有过分娩及持续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女性;4私密处有异常表现却从不就医的女性:5.出现白带异常、腰酸乏力、下腹坠痛、外阴瘙痒、月经不调等症状的女性;6.经常或不定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  相似文献   

16.
课程概念作为教育理论核心概念的"课程",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形成一套通识且普遍的定义体系。因此,深入辨析和把握课程概念,成为课程理论及实践的核心议题,对于课程研究和体系建设都具有基础性价值。通过梳理涉及课程概念的诸多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国外课程概念的流变是一个基于对课程所谓的预设性、先验性认知向关注课程的生成性和发展性转变的过程。而国内则从所谓"课业的进程"认知逐渐发展变迁到当下对课程的多元化认知上,尤以"教与学共同体"的界定更符合新时代课程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学中,语言符号与意义、客观现实之间是否存在着理据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从语言的经验本质性视角揭示其理据性。本文从认知体验观角度出发,探讨作为语言符号中国人姓名的理据性。通过对中国姓名的相关历史背景分析,从政治、经济、宗教、社会风俗等四个方面探析中国姓名符号命名特征及其本质,从而说明中国人取名及姓名来源并非是任意性而是理据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刘丽媛 《现代妇女》2010,(6):112-113
对甘肃庆阳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等情况进行调查,为其预防干预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即随机抽样,发放书面问卷。结果:对庆阳市周边农民妇女100名发放调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份。其对宫颈癌预防知识认知率为38.7%;平时注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者占31.6%;自觉定期妇检率为18.2%;有各种妇科症状者占57.2%,其中30岁以上者占73.4%。结论:鉴于农村妇女对宫颈癌常识及预防知识的认知,相当匮乏,有妇科问题者且占半数以上,能定期到医疗机构自觉进行妇科健康检查的比例更低的现状,建议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性卫生常识的宣教、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教和定期普查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一些高校辅导员在理想信念、理论素养、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不是主要方面,但它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有效发挥,从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高校对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辅导员认知存在偏差等方面分析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欠佳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重叠词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形态特殊的语法手段。以认知语言学视角,从象似性和范畴化两个层面出发,对汉语重叠词的形态结构、语法功能、语义和语用四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