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问子 《老年人》2008,(10):38-39
《尚书》原称《书经》,也可称作《书》,属于“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是第一部用文字记载的中国上古史,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尚书》对于上古史的记载,分为虞、夏、商、周四书,共58篇,各有篇名,记载了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682年的历史。但整个《尚书》的历史记载,除了最后一篇《秦誓》以外,都没有年月记载。虽然如此,它还是从公元前21世纪的尧开始,依时代先后,把这一部中国的上古史留给了后人。  相似文献   

2.
《中外书摘》2009,(7):95-95
读《毛主席语录》 1965年,我人读赤峰市蒙古族小学,一年一班。 刚入学,学过“人、口、手”,觉得学字真是容易,一撇一捺就是个“人”字,太简单。我犯愁字学完了,这六年怎么度过呢?到一年级下学期,上蒙古文课。这所蒙古族小学又称七小,主要收蒙古学童,学两种文字。刚学一些字母.“阿、额、衣”,“文革”开始,人口手与阿额衣都无踪影,学《毛主席语录》。  相似文献   

3.
佚名 《公关世界》2010,(7):56-57
研读战国历史,你不得不赞叹上苍是如此眷顾秦国。在将近200年割据争雄的残酷争斗中,这个国家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领导人,秦献公、秦孝公、惠文王,秦国从疲弱一步步走向强大。当张仪“连横”之后告退离开秦国时,  相似文献   

4.
铭,原是古代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后人或者叙述功德的文字,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文体——“座右铭”。据载,我国的“座右铭”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时编订的《昭明文选》中的“座右铭”一文中。  相似文献   

5.
13年前,老《炎黄世界》杂志1996年第4期刊登了周传荣同志所写《鄂伦春猎人和他的“大秀才”女儿信》一文,文中介绍了一位鄂伦舂著名猎手刘本占和他六个女儿的感人故事。这“六朵金花”在艰苦的环境中,个个奋发向上,学习用功,工作努力,一个接一个地考上大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白起之死     
曾祥伍 《职业》2014,(19):41-41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将”,被封武安君,担任秦国国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他曾大破楚军,迫使楚国迁都,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击败强大的赵军,歼敌45万,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他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武官一直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旷世奇才,最终却被秦王赐死,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李芃  刘艳芳 《职业时空》2008,4(1):104-104
一、象形文字特点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指用简单的文字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它是纯粹利用图形来作为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它所代表的对象和事物在形状上很相象,故被称为象形文字。例如“月”字就像是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字的龟字就像是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相似文献   

8.
王南方 《老年人》2008,(9):18-19
雷抒雁,著名诗人,作家,《诗刊》杂志原副主编、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曾先后出版《云雀》、《春神》、《绿色的交响乐》等十二部诗集,以及《悬肠草》、《写意人生》等六部散文集。作品文字优美,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获得了人民文学奖等多项大奖,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表。  相似文献   

9.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名人与砚铭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既是实用的文具,同时也是精美的工艺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今不少名人都喜欢在砚台上楼刻各种各样的铭文,这更使得方寸之地棉上添花,平添了无穷情趣。这些铭文以记事者为多,文字有长有短。长者如欧阳修在一块南唐激砚上所作的铭文,洋洋近二百言,不仅详细地记载了这方砚台的由来及其收藏经过,还记述了南唐造官现的历史。短者如苏辙的《铜雀砚铭》云;“客有游河朗登铜省台,得其遗瓦以为砚,甚坚而泽,归以遗余。为之铭云。”更短者如清代纪购的一方砚铭,仅仅八字而已:“迁上所得,琢雕为朴。”还有的结…  相似文献   

11.
张勇 《当代老年》2014,(8):36-37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 战国初期我国总人口才1000多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翻了一倍。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战争连连,死亡巨大,可人口不减反增,就是当时各诸侯国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诗酒杂谈     
浪波 《老人世界》2014,(1):40-41
诗酒结缘,形成中国特有的诗酒文化,说起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见诸文字记载,《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咏酒赞酒,如“君子有酒,嘉宾式宴以乐”(《小雅·南有嘉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小雅·楚茨》),  相似文献   

13.
朴素 《中外书摘》2010,(3):95-95
我真正喜欢上散文,是在读了鲁迅先生的《野草》、周作人先生的《苦茶随笔》后。在这之前,我也看过一些所谓的散文,或闲赋或游记,或唱歌或感怀,或写人或绘物,文字成一套路,犹如八股之文也,只需填词而已。不能说其中没有一篇好文章,但整体实在糟糕。而我喜爱的这两家,其文字皆能特立独行,把某种风格发挥到极至,形成不可思议的美,令人心魂摇曳,他们才是散文的精魂所在。抛开这两家而谈沦现代散文,简直就是盲人摸象,未得根本。  相似文献   

14.
一、从王国维先生到周汝昌先生 国庆前后,清华大学有两件事让全球网络快慰:在清华大学明理楼的“中国法学创新理论”讲坛上,武汉大学李龙教授“人本法律观”的演讲.叙述网民所说的两条“武大狼”被处理过程(武大反腐倡廉详见“成都商报”2009-10-15)。另一件快慰之事:战国竹筒入藏清华大学,读周汝昌先生赞歌:  相似文献   

15.
《炎黄世界》2009,(5):1-1
《炎黄世界》1994年1月份创刊时,两位文学世纪老人都题了词。巴金老人题词是:“讲真话!”,一针见血,十分尖锐;冰心老人题词是:“心之桥”,语短心长,寄意甚深。而这两句话六个字却实实在在地勾画出了《炎黄世界》的编刊指导思想,一直鼓励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走过这风风雨雨的十多年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东、南、西、北是方位词。这四个字又有一些特定的词义。论述其掌故,颇为有趣。东,现代称主人叫“东家”。某某人请客吃饭,则称“我来做东”或“我来会东”。这种说法追本溯源,来自“东道主”一词。“东道主”最早出现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说的是春秋期间的郑国被晋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所包围,情况危急。  相似文献   

17.
读了《老年人》2002年第六期刊登的《我改〈湘江秋钓〉》和《也改〈湘江秋钓〉》两文,感觉改得可以,但仍有不够妥当之处,现拟对“也改”再作一些修改。“也改”起句改“江畔”为“蓑笠”,认为“蓑笠”一词有古朴的韵味,我认为写诗要切合实际。现在已是21世纪,不是柳宗元那个时代了。柳宗元《江雪》一诗写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联,其中的“蓑笠翁”形象很鲜明,“蓑笠”一词用得好。而现在又有谁穿“蓑”戴“笠”去钓鱼的呢?就是在农村也极为少见。所以,可将“蓑笠”改为“草帽”,而把“相将”改为“轻装”。因为钓鱼有时…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1989年第5期载刘助仁《研究灾害社会学》一文,其第三、四部分论及灾害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及方法。作者认为,目前,灾害社会学尚属于初创阶段,其学科本身还未能形成一个非常严密的研究领域,各国灾害社会学家们研究的兴趣也不集中,加之缺乏经验研究的长期历史,所以,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属于概念性或推  相似文献   

19.
忘却也潇洒     
过目不忘,一览成诵的好记性,没有人不佩服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故事讲的也是“闻事能记本末”,“一见并记名姓”的佳话。让人叹为观止的,如某某能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的几百位;某某能把一部《红楼梦》倒背如流,真是比进《吉尼斯大全》的水平还高出许多。试想,能有这样的记忆力,该有分么潇洒!那么,世间的事情是否件件都须不忘,而且记得越结实起好呢?也不尽然。尤其在人际交往中,忘却有时竟是一种不期然而然的“善行”,也不失为一种潇洒。战国时的信陵身,曾击杀大将晋鄙,救邯郸,破秦兵,在赵国,使赵王感激涕零。然而,信陵…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记者受《中华儿女》杂志社派遣,曾采访闻名华夏、享誉全国且巍巍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悠久历史上第一位冠以“希望将军”称号的赵渭忠先生,以《境界-楷模一中国首位“希望将军”赵渭忠访谈录》(12000余言)之题问世。之后,收入自己的第五部散丈集《见证年华》,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