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华林甫东晋常璩撰著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史志著作和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倍受历代史家重视。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人。常璩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的方志对民族情况常有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亦如此。文章根据《华阳国志》的相关记载,从夷夏观、民族一统观、西南民族地理观等方面分析了作者常璩的民族思想。常璩的民族思想既对儒家传统民族思想有所继承和运用,也对区域民族地理观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华阳国志》反映的"华夷有别"、"用夏变夷"、民族一统等民族思想在以后的方志中多有体现,并一直延续至清代。  相似文献   

3.
从《华阳国志》看巴蜀世风的演变史建群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记载了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巴蜀等地的历史风云变幻与地理状况。本文试图从《华阳国志》等文献资料中,寻绎古代巴蜀世风演变的轨迹,探索影响世风演变的种种原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相似文献   

4.
白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兰是我国古代西部一个古老的部族。在中国历史上,白兰虽没有正式建立过政权,但他在其它民族所建政权的统治下,前后绵延了近一千余年。中国史籍最早记载他的名称是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到五胡十六国时期,白兰为吐谷浑所统治,唐初吐蕃兴起,又为吐蕃所征服,一直到元代,白兰之名仍见于史籍。  相似文献   

5.
《蜀语》是明末清初一部记载四川方言的词典,也是一部研究四川古代方言的专书。一九九一年夏歌之交,作者李实的故乡四川遂宁曾举办《蜀语》国际研讨会,中外学者多人(?)会。足见该书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据光绪三年重修之《遂宁县志》记载,李实生于明万历廿六年(1598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官长洲(今江苏吴县)令。据张鹏翮所撰《李子静先生传》载,李实淡  相似文献   

6.
《华阳国志》末卷“譔曰”一百一十二字,古往今来,无学者能准确释读。本文受刘咸炘先生《华阳国志论》的启迪,发现这是一首“离合诗”,结果为“蜀郡常璩撰”五字。  相似文献   

7.
:《华阳国志》在汉文史志中首次明确记载了纳西族先民的活动。本文通过字义与有关问题的探讨 ,对这一记载中的难解句提出了新的看法 ,认为“刚”之“刚”取自《易·说卦》 ,并进一步辨明“摩沙夷”即今纳西族 ,其分布区域在今盐源西至宁蒗一带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的临江,《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中国历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注为今江西清江县。这是不对的。临江最早记载于《汉书·地理志》,为汉代巴郡所辖县,治所在今四川忠县。《旧唐书·地理志》谓:“临江,汉县,属巴郡……贞观八年改临江为忠州,治于此县。”因此唐代临江仍在今四川忠县。江西清江之临江建于宋。《宋史·地理志》记:“临江军……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做离堆?清刘沅《内江外江考》解释说:“‘离’,离也;‘(山隼)’,堆也。山足支出为陵,与山若不相属,故曰离堆。”(见《槐轩全书》《杂著》)直切地说,离堆,就是突起水中,不与别的山相连接的孤山。四川的离堆,以灌县的一个最为著名。但省内其它地方也还有被称作离堆的山。《广舆记》(卷16)和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2)说,四川有三个离堆,在灌县、苍溪、南部三处;清同治三年修《嘉定府志》(卷48)和清嘉庆18年修《洪雅县志》(卷2)说,四川有七个离堆,在夔州、苍溪、南部、灌县、乐山、雅安、名山等七处。实际上还不止这些,据文献查证,四川共有十一个离堆。现仅就涉猎所及,将四川各个离堆的情况胪列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巴文化与土家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巴人最早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即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的很(音恒)山,附近有石穴,相传为廪君掷剑处,《世本》中“廪君种”的神话传说,是我们研究巴人早期活动的重要史影.《太平寰宇记》说“廪君种不知何代”,今朝也难为详考.在秦并巴以前(即公元前三二九年以前),四川境内有一个较大的奴隶王国,叫做巴国.巴人见于记载较晚,其中可靠者开始于春秋,巴人的活动地域,据《华阳国志》说:“其地,东至鱼腹(奉节),西至(?)道(今宜宾东境),北接汉中(即汉水流域)南极黔涪”.这些地域均今之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全国解放后,由于考古学的发展,又发现了大量的有关巴的遗物和遗迹.  相似文献   

11.
东汉后期至东晋初期,江原常氏为一方大族,并世英挺,代不乏人,又特以散骑常侍常璩及其《华阳国志》知名于世。本文就江原常氏家族人物进行考定,勾勒出常员一支的谱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常璩的家学渊源进行探讨,阐明常宽等家族先贤在治学、思想、著述理念等方面对常璩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有一习惯,当他读到他认为重要的、有意义的、好的文章或著作时,或向其他同志推荐,或印发给有关同志阅读。“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也印发了一些东西给与会同志。逄先知在《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一文中说:毛泽东“亲自挑选唐、宋、明三朝诗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词,连同《华阳国志》,一并印发给与会同志。”张贻玖在《毛泽东读史》一书中说:毛泽东“还将《华阳国志》印发给与会同志,要求大家都了解这些历史。”石玉山《毛泽东怎样读书》则完全引用了张贻玖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离堆辨     
唐代以来,关于李冰凿离堆的所在地有好几种说法,但宋代以后主要是两种意见:一说即今灌县离堆,一说即今乐山乌尤山。笔者认为乐山说较接近于古书的记载;但李冰所凿的离堆不应是乌尤山,而应是凌云山大佛崖。 说李冰所凿的离堆即今灌县离堆,与汉晋南北朝间的记载无一相合;相反,说李冰所凿  相似文献   

14.
唐甄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潜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也是他所有著作中保留到现在最完整的一部,共九十七篇,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该书于一九五五年曾由中华书局加上标点印行,一九六二年再版,但均未作注。为  相似文献   

15.
《华阳国志》成汉史叙事,其编撰体例、叙事立场,均体现以晋朝为正统的观念。除认同正统外,常璩之"晋朝认同"的更深内涵是对两晋门阀统治的认同。基于门阀立场,常璩将西晋蜀中统治的崩溃看作是赵王伦篡位及寒人乱政的结果。其述李雄蜀中统治,曲笔以迎合东晋朝廷,并依东晋士风阐释李雄之"雅谈"。其所述成、汉易代,着力发扬蜀中士人的道义担当与教化责任。以上表明常璩是在两晋门阀整体立场上叙述成汉史,其对门阀的阶层认同要高于政治认同与地域认同。  相似文献   

16.
历代经传笺疏有关《禹贡》"江沱"与江水"东别"的地点、江沱故道及其流布区域的解说极为分歧.文章对这些分歧一一予以解说,并且指出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结论是江沱与江水"东别"的地点是灌县(今四川都江堰市)的"离堆",江沱故道是现在"柏条河"的故道.这一结论,不仅符合《禹贡》旨趣,而且与后代"沱江"的得名及其流布区域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人。少受学于同郡史学家谯周,治《尚书》、《春秋三传》,对《史记》、《汉书》钻研尤深。史称他聪警敏识,文才富艳。仕蜀为东观秘书郎,时宦人黄皓操弄权柄,朝臣多顺旨阿附,寿独持正不屈,由是屡遭排挤。  相似文献   

18.
《华阳国志》作为一部最早系统介绍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著作,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重视。除了对其进行综述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外,更有从史学理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对这部著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笔者发现前辈学者对《华阳国志》中有关旅游资源的文献记载关注不够。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其相关内容,并尝试着以文化旅游的视野去探究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禹妇翁像     
夏禹“娶于涂山”的传说很普遍。重庆市长江南岸的涂山,被称为“禹穴”,也是由来已久的传说之一。 夏禹属于北方氏族,涂山氏属于南方氏族,南北氏族长的通婚,标志着南北的联合和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推论。 重庆市长江南岸的禹庙,也是早已有之。晋朝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卷第一,关于“涂山有禹王祠及涂后祠”的记载,说明南岸夏禹夫妇的祠庙,来源很古。 有趣的是,后人还给夏禹的岳丈修了一个殿。据《蜀中名胜记>弓引《倦游录》的记载:“禹庙神仪侍卫极严肃。  相似文献   

20.
僰为彝说     
关于古代西南夷“焚”的族属问题,目前有氏羌系统说,有百越系统说。本文拟从彝族有关文化现象来探讨“僰”与彝族的关系。 一、僰的分布 史志载,古代僰人分布在键为郡、越巂郡、益州郡。健为者,即以僰道(今宜宾)为中心,《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语说:“(僰道县),故僰侯国也。”《华阳国志·蜀志》:僰道县,……本有僰人,故《秦纪》言僰僮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水经注·江水》:“(僰道)县,本僰人居之。”许慎《说文解字》:“僰,犍为蛮夷。”《华阳国志·南中志》:“朱提郡,治朱提县,川中纵广五六十里,有大泉池,僰名千顷池。”《史记·平淮书》:“汉通西南夷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