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浮动汇率制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使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凸显;目前中国一些跨国公司正使用外汇衍生品管控汇率风险暴露.国内对外汇衍生品能否降低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同时个别外汇衍生品风险事件引起了业界对其使用效果的广泛关注.文章以中国2007-2015年221家非金融类上市跨国公司为样本,运用Jorion两因素模型,研究样本公司股票收益率对汇率波动的敏感程度,以此作为其外汇风险暴露的大小.文章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汇衍生品使用与跨国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每年平均有11.7%的跨国公司面临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外汇衍生品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中国跨国公司的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上金融自由化思潮风涌而起,我国又面临着加入WTO问题,世界银行及IMF等国际组织必然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因而,加强并完善中国的外汇管理立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虽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等法规,但尚有不完善之处.所以应将系统的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3.
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要论述外汇风险的定义,然后按照引起外汇风险可能发生的因素和按照从事与外汇相关的不同业务等两种分类标准对外汇风险进行了分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欧洲五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承担外汇风险保险的机构和业务运作内容。第三部分研究欧洲五国的外汇风险保险对我们的启示,指出遵照国际惯例,努力发展外汇风险保险对于中国发展外贸出口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指出外汇风险对于目前中国保险市场尚是空白,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最后还提出了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加强科学研究和加快培养人才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汇管理立法是对外汇市场转入正轨的正确引导,把市场机制引入外汇领域,强化了间接管理措施,弱化了行政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了外汇市场的主客体的平衡机制和法律监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中国外汇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外汇管理的改革必须与利率市场化程度相适应。中国应该在向宏观间接外汇管理转变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是一国或地区所实施的外汇管制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外汇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初步形成了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我国当前的外汇管理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的缺失与不足,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法律制度,已成为摆在我国立法机关和外汇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外汇做市商制度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汇做市商制度具有活跃外汇交易,提高外汇市场流动性等特殊功能,因此外汇做市商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管理库存外汇风险的能力以及准确的报价能力。此外,外汇做市商制度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银行间外汇市场报价制度、发挥利率对汇率的作用、促进外汇市场发展等三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在引入外汇做市商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
以外汇干预操作中的冲销干预与非冲销干预理论为基础,基于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ADL和ARCH模型分别对我国外汇干预目标特征中的逆风向性、波动性和非对称性三大干预特征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中国1996年1月到2009年8月间外汇干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外汇干预目标的逆风向性和非对称性因素显著,而波动性因素不明显.数据说明我国央行进行外汇干预的针对目标是汇率的变动而不是市场的波动幅度,并且对于升值贬值的干预幅度明显不同.与前人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汇率干预目标对于升值表现了较小程度的外汇干预,而对于贬值所表现的干预力度较大.另外,得出了外汇干预的长期持续性特点的实证结果,从而提出了外汇均衡目标的实现需要长期的货币政策配合调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标志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重大一步,这对于我国更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外汇管理体制变革与利率、汇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释了外汇管理体制变革与利率、汇率市场化互动机制,结论是:外汇管理体制变革影响和制约着利率与汇率市场化程度,而一国利率与汇率市场化程度决定着该国利率和外汇管理体制变革.启示是:利率管理体制变革旨在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变革旨在建立宏观间接外汇管理;利率和外汇管理体制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与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相适应;宏观经济稳定对实现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外币资金协调运行脱节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外币资金协调运行脱节的原因,提出构建本外币资金协调运行机制的建言。  相似文献   

12.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已超出了最优规模.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大部分以美元形式持有,在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产生大量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损失,而且超额储备对经济也有不利影响之处.为了克服这种不利影响和避免损失,有必要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积极管理,使其在保值升值的同时,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倾向、外汇储备持有的机会成本和国际收支的波动性(变动率)始终是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三个重要因素。在实证研究中,一国经济体的开放度、政府承担的外债等也会被看做影响因素。相关的实证研究还表明,一国(经济体)是否实行严格的钉住(固定)汇率制度,或者说是否会通过贬值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对外汇储备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意味着汇率制度本身也是影响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人均GDP、出口的波动、金融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上海、深圳等地企业发售外币股票集资的作法、佛山企业向外商转让股权的经验,及佛山企业发行外币股票的若干优越性。提出了发放外币股票应成为九十年代佛山企业利用外资的新形式:提出了利用香港股票市场机制与作用的可能性,和四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加剧了货币错配的积累,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来降低货币错配风险又加大了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成本,巨额外汇储备虽从形式上有利于固定汇率制度的维持但在实践中效果却不理想。要跳出固定汇率制、货币错配风险积累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循环怪圈,应该从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和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6.
清代后期,各种外国货币在我国许多地区大量流通,占清末全国货币总额的比重超过30%。外币的渗透与侵略活动经常有密切关系,但根本原因是它们适应了我国币制变革的需要,被缺乏货币主权意识的中国人主动接受。外币的流通在我国货币制度的早期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晚清的币制改良运动是受外币流通的刺激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本币升值影响股票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国货币升值对该国股票市场会产生影响,文章运用日本数据资料实证分析日元升值与日经股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也表明,短期内本币升值会导致股票市场的快速膨胀,但从长期来看,升值预期一旦消失,股市将会大幅度下挫,并对宏观经济不利。计量分析也支持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单向影响。因此,我们在正视人民币升值的事实时须重视其对我国股市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加剧了我国货币错配的积累,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来降低货币错配风险,又加大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成本,而巨额外汇储备从形式上有利于固定汇率制度的维持,但在实践中效果却并不理想。要跳出固定汇率制、货币错配风险积累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循环怪圈,应该从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加强外汇储备管理等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用VAR模型来预测外汇储备各币种未来的收益率,利用DCC-GARCH模型结合条件风险价值CVaR动态地描述不同币种结构下外汇储备的风险状况。为了突出极端风险控制,通过建立均值-CVaR模型,研究不同目标收益率要求下的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的动态最优结构。结果表明,在不降低收益率的前提下,动态配置后的外汇储备CVaR风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