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其实质是"自然主义",是"无为"政治"."自然"的原理是先在的,其功用通过相对性具体性表现出来,既独立于经验又具有经验的普遍性和必然性."道法自然"指向万物"法自然",皆以"自然"为本,因此,"人法自然"内在于"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之中."无为"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其对立面是"人为".老子反对"人为",符合"自然无为"的逻辑,亦是"道法自然"在人类社会的落实.不是人为的强制、干预和设计,而是以"自然"为法的"无为",才是从哲学本体高度上决定人类行动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
老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然,自然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最高法则.这种自然美学价值观立论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社会价值观基础上,它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以"道"为核心价值的宇宙美学观;二、以"无私"为核心价值的自然社会美学观;三、以"无为"为核心价值的自然精神美学观.  相似文献   

3.
张高兰 《阴山学刊》2002,15(2):71-72
"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与<庄子>中虽都讲"自然无为",但却在大体一致之中表现出了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把握道家"自然无为"这一思想,也更能体会<老子>、<庄子>的思想特色,以及从<老子>到<庄子>的思想演变.  相似文献   

4.
道性思维方式强调在道体视域下观照天地万物之"玄同","天人合道"的整体思维、"直觉体道"的诗性思维、"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正言若反"的逆向思维是其具体体现.客观地说,老子的道性思维方式是从历史经验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很强的实践性色彩,并非一种纯概念的理论体系.但老子仍将其视为道论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哲学之"学",而非道术之"术".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无为"思想贯穿于整个道德经之中,是老子哲学的精髓,老子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提出并论述他的"无为"政治主张;认为作为统治者就应当以无为的方式来治理国家,从而达到"无不为"的结果。"无为"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经>虽然涉及法律方面的内容不多,但是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法律思想."道法自然"是老子法律思想核心."道"即法自然.而无为而治则最符合自然之道.老子的思想是由"道"展开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老子开创了道家思想的先河,其后道家学者如庄子、列子、关伊等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无为、虚静等思想.从中国古代社会到当今老子思想不断传承发展到现代,其对社会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现在中国在发展中提倡和谐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先秦时期老子的"法自然"思想中所蕴涵的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提倡无为.反对人为的自然伦理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借鉴.根据老子的这一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主要采取确立生态主义理念,走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环境利益协调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运展式思维方式在《老子》中颇具原创性。运展式思维方式主要是指审美主体个体在审美实践中为发掘生存智慧,以揭示事物发生发展规律为主题取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流审美价值,以多向性、变通性、批判性、辩证性为主要思维策略,以探索和领悟高远人生奥妙为审美情趣的思维模式。《老子》美学的生存智慧,为中国古典美学形成"中国式的"、"独创性的"格局奠定了理论思维基调。  相似文献   

9.
"民生"是老子政治哲学关注和讨论的核心."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民生观的基石;"圣人人格"、"圣人治国"是老子民生观的展开;"小国寡民"的大道世界是老子民生观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思维:以"和"为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音乐既有以"悟"为代表的审美直觉思维方式,又有以"和"为代表的审美辩证思维方式,正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交相辉映、融会贯通,使中国传统音乐思维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在中国传统音乐学范畴中,"和"无疑是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它不仅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甚至还构成了一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神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与哈耶克之自然秩序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学界皆有人认为,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之自然秩序思想源于中国老子,哈耶克的自然秩序思想较亚当·斯密更接近于老子,老子思想孕育了现代经济学的精神。“无为”、“道”与“一般性规则”、“无知”等一般被认为是老子与哈耶克思想相通的方面,但通过比较研究可知,老子和哈耶克的自然秩序思想差异很大,可以说是貌似而神不同。其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旨趣殊异,各自代表或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老子"无为"思想的主旨在于"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为方法和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为"与"有为"具有高度相关性和辩证统一性,体现为领导过程中的"无为而治".历史上传统文化之间的融通与现实中社会实践的融通,是老子"无为"思想经久不衰、放射光彩的写照.从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的角度践行"无为而治"思想,要求当代领导者必须树立亲民为民思想、遵循与时俱进路线、坚持柔弱制胜原则、崇尚不言之教信条.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要人们尊重客观规律 ,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有所作为。老子无为辩证思想中的有益养分 ,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思想方略、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学情境和教育措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老子哲学中强调"道法自然"、"自然无为"、以"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当今世界水资源缺乏等多种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失衡事件已引起普遍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如节约能源、退耕还林等保护生态环境以达到生态和谐的补救措施,无一不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无为"与"无不为"的矛盾与统一。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种姿态或策略,把无为等同于君王用以"愚民"的"南面之术"并不确当;老子不是自然主义者,把无为与"无所作为"作同类共观也不适切.老子的无为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它展现为一种承负着为生命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寻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哲学使命,这种哲学思维崇尚精神的自适和朴真、注重事物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追求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恒久性,并分别遵循三种路径成就精神和社会的"无不为",即精神的超越和向本真复归以及社会的安宁和发展:以"知足"来解开欲望的束缚;以"病病"来摆脱价值观念的桎梏;以"善利万物而不争"来引领"人之道"向"天之道"的归趋.  相似文献   

16.
老子哲学思维的灵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哲学思维的特色是:由天道推及人道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玄览”、“静观”的直觉思维方式,“正言若反”的逆向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析“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道的思想体系的主轴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即守静致虚、柔弱不争、少私寡欲、为而不恃。其本质即道法自然。行“无为”则“无不为”,若行“有为”,则“为者败之”。“无为”的思维模式对解决“天理”与“人欲”矛盾的启迪意义在于提供一个终极性意义的导引。  相似文献   

18.
董京泉 《云梦学刊》2012,33(2):16-24
老子的道本体论、和谐思想、自然无为和依道治国的思想以及老子首创的作为哲学范畴的道和自然、无为等范畴值得作出系统的考证和阐释,以澄清在这些思想和范畴上的模糊认识。老子无为而治和依道治国的思想特别值得重视,老子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老子由此提出的依道治国方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对老子无为而治的理念和依道治国的方略,应当批判地汲取其思想精华,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性问题加以诠释,使其成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与老子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石在天道观上,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但把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维模式发展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在天人关系上,继承了老子的合理思想,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反对统治者的任意妄为,同时也对老子消极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在辨证思维领域,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并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辩证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赵元 《天府新论》2004,(Z2):11-12
《老子》人生哲学中的自然无为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自然,是生命的初始状态,是心灵的纯朴本性,是心性因性而行的运行方式;无为,是没有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的心态;自然无为,是纯真、自由、平淡的心灵写照,它在人生哲学养心之道中要求回归生命本真,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标,因而有利于净化和美化人类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品质及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