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养老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在发现养老设施软硬件供求失衡与发展不配套的问题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创新性地提出养老设施软硬件并行发展新模式及推行对策。  相似文献   

2.
实现“互联网+政务”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针对当前“互联网 +”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存在的思维观念滞后、信息技术水平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不平衡、部 门信息壁垒,共享度不高、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互联网+”助推政府治理能力 提升的对策建议———树立互联网思维,制定智慧施政计划,技术创新与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实 现数据共享与网络安全防范同行,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抓紧有关信息立法的法制 建设。  相似文献   

3.
荀筱筱 《社区》2014,(31):28-29
安徽省天长市天长街道天一社区居委会里工作人员都是清一色的女党员,她们十年如一日,手把手、心贴心地为居民服务,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姐妹班”。天一社区虽地处天长市东部闹市区,可由于历史原因,社区配套设施落后,路破、房危、下水道狭窄,是下岗失业人员、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较为集中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高校新建校区易出现的不良学风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新建校区易出现的学生到课率、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学习氛围、学生文明程度明显不如老校区等学风问题。新校区在历史传统、校园文化的传承方面脱节;新校区软、硬件设施建设不配套或滞后,对学生教育和管理不到位;生源类别和专业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不同是其发生的原因。建议高校建新校区要稳步进行,忌冒进,“质量”和“速度”两手抓;新校区基础设施、文化设施、教工宿舍要同步建设;在新校区开始办学的最初几年施行“一校两制”,大力加强新校区教学和学生管理管理工作;适当安排部分高年级学生搬入新校区,同时加强新老校区学生间的学习和交流,预防和克服高校新建校区易出现的不良学风问题。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师教育实践新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欧全枢一、问题的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等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在办学方向、教育思想、人才质量等方面,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三、三、三”弊端。即“三脱离”:脱离经济、文化明显存在不平衡和80%的人口在农村的...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冰雪旅游是我国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有序Logistic-ISM模型研究方法,采用意向调查数据分析游客冰雪旅游满意度,发现“冰雪旅游项目吸引力”“冰雪运动设施”“冰雪旅游配套设施”“冰雪旅游性价比”及“冰雪旅游环境保护”等因素是影响辽宁冰雪旅游总体评价的主要因素。其中,“冰雪旅游性价比”“冰雪旅游环境保护”两个因素产生的影响较为强烈。“冰雪旅游项目吸引力”为影响满意度的深层根源因素,“冰雪运动设施”“冰雪旅游配套设施”及“冰雪旅游性价比”为中间连接因素,“冰雪旅游环境保护”为表层直接因素。同时,结合冰雪旅游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提升冰雪旅游项目吸引力、完善冰雪旅游服务体系、加强冰雪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区域冰雪旅游满意度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省大学城学生进行调查,构建满意度模型,建立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4个因子,分别是“教学内容”“生活服务”“教学硬件设施”“网络信息”。并且针对这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丰富教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健全大学城配套设施和制度,提高教学硬件设施有效利用率,开发完善大学城优质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等。  相似文献   

8.
王之康 《社区》2014,(3):25-26
老旧小区规划设计落后,配套设施不全,加上管理不到位,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脏、乱、差现象和居民生活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省残疾人的“体医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发现其存在残疾人体育意识不强烈,医疗和体育不能紧密联系,残疾人锻炼设施不完善,残疾人自身康复体育观念薄弱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一是构建完善的配套保障制度,通过社区推广实现康复指导;二是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提升残疾人科学健身意识;三是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系始建于1996年,2000年7月独立建系,2006年5月更名为音乐学院,1999年招收首届本科生。多年来,音乐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在强化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中,以高起点、高速度、新理念、新模式和活力,在东北地区同专业院校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一、设施一流的办学条件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学场所8400平方米,拥有音乐欣赏、多媒体、MIDI音乐、电钢琴等教室,录音工作室和设施一流的专业音乐厅。配套齐全的现代化的教…  相似文献   

11.
刘圆圆 《社区》2002,(20):50-50
走进社区医院,不断地会看到“亲情服务”…“女儿式关怀”等标语,社区医院的服务的确在提升。但在解决一部分大医院的医患矛盾的同时,社区医院又有着自己无法克服的医患矛盾。那就是:社区医院的硬件设施及配套服务跟不上。但是患者为此而过分迷恋大医院,不仅影响了社区医院的发  相似文献   

12.
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改进和发展小城镇需要从基础配套设施着手.以小城镇配套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建制镇数据,从教育、医疗等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比研究各省配套设施水平、差异性以及各指标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各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出不均衡性,且各项指标都显著影响小城镇配套设施水平,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小城镇发展.以期为今后特色小城镇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为小城镇配套设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南宁,一座在水之滨的城市,一座历史上的岭南重镇和今天的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置身其中,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著它日新月升的建设速度和蓬勃的发展势头,优良的城市配套设施,周到的政府职能服务,便捷的交通传输,清新宜人的亚热带都市风情,处处彰显著这个商潮涌动的南国绿都不可抗拒的韧性和魅力。城建为底,好的城市环境和配套服务功能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後劲”所在。江总书记称赞道:“南宁是鸟枪换大炮。”自治区主席李兆掉谦虚地说:“不是大炮是小炮”“南控交趾、东瞰浔梧,西接思田,北卫柳桂,为滇省要枢”,南宁自古…  相似文献   

14.
徐炯权 《社区》2012,(33):14-15
我国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批老旧居民小区,由于“先天不足”,导致环境较差、配套设施欠缺。2009年,民政部启动“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来,许多地方政府投入财力、物力、人力,加大了老旧居民小区的改造,给老年人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刘杨 《社区》2013,(31):14-14
八里庄街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部,面积3.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经过十年间的探索与发展,八里庄街道运用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辅以资金支持、实物资助等方式,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发展社会组织,完善公共服务,10年间共培育发展了71个社会组织并登记备案,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在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形成了功能上“互补不代替”、服务上“掌舵不划桨”、管理上“服务不控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翟峰 《社区》2003,(12):26-27
前不久,我在调查社区工作中发现,四川省广元市城区部分分散的廉租房屋的质量及配套设施不尽如人意,也为市(区)政府集中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分析起来,造成部分城市廉租房质量及配套设施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实行的廉租房制度中的房源大都来自于空置楼盘以及改造后的危旧房等。由于数量上的局限,其最终覆盖面将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廉租房在城区中少而分散,而且分散的廉租房也不便于政府集中管理。二是因为在大规模旧城改造中,低收入居民居住地段潜在的商业价值往往会吸引房地产的“开发”。拆迁后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7.
建立法治国家,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渐进深入。尤其应重视诸如“法律体系欠完备、欠统一”、“缺乏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法律职业非专门化现象严重”、“监督机制不完善、配套协调性差”等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灿灿 《社区》2005,(7):15-15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今后将不再建超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社区,而是转为注重“细节”,强调建设各类配套设施。据北京市开发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与空间布局原则是“规模适度、位置适中、分布均衡”,重点规划区域为东南部地区,并小规模插花式分布在近城区,小区规模宜在8~2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政心东移,传言已成定局 “东扩南进西拓”是福州城市发展战略。随着东部新域板块配套设施的完善,交通网络的日趋成熟,原本分散的几个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愈加紧密,福州城市发展已由“点”到“线”向“面”发展。在城市扩张的漫漫征途中,不知不觉,福州城区“多中心发展”格局已呼之欲出,为福州真正跨江面海、实现滨海城市的转变迈出了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南国》2006,(12):64-64,F0003
广西工商行政管理学校是198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由广西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管的一所全日制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在广西首府南宁市风景优美、院校云集的大学路文化园区,占地面积8公顷,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设备先进.设施配套齐全。学校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中英文秘书、办公自动化、会计模拟、计算机组网与维护、电工电源、数控技术、饭店服务等校内外实训基地,投资300万元建立了百兆宽带校园网和现代交互式视频直播教室。学校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庭院”、南宁市“花园式单位”、“绿化先进单位”、“社会综合治理模范单位”、“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