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固有特征;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显性化问题是源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向基金制的转轨。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源于隐性债务,但在量上并不等于隐性债务,只有在制度转轨过程中显性化出来的那部分隐性债务才是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部分基金制,因而只是部分旧制度下的隐性债务会显性化。隐性债务的显性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作者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模拟测算,得出中国未来各期的政府清偿隐性债务的估测量值,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艾蔚  朱萌 《人口学刊》2017,(6):90-102
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变的改革潮流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已有养老保险制度冲击的意愿体现。基金积累制的精算平衡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收不抵支的问题,却未能缓解宏观层面的长寿风险和微观层面的制度替代率下降,若考虑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影响,这一变革潮流的合理性就更需斟酌了。本文选用包含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世代交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在余命延长条件下分析基金积累制、名义账户制、现收现付制等养老保险制度类型对理性个体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单个劳动力素质和整体劳动力供给质量结构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基金积累制和名义账户制可提高技术工人占比,优化劳动力供给质量结构;收入关联的现收现付制不仅有助于提高技术工人占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的人力资本存量,也就是单个劳动力素质和整体劳动力供给质量结构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稳态经济增速取决于技术工人占比及其人力资本存量,这显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收入关联的现收现付制优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非技术工人的单位养老金缴费更多,它不是精算公平的。研究结论从劳动力供给质量提升、经济增长的视角为养老保险制度结构调整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梁君林  黄吉良 《西北人口》2004,(4):13-15,19
从人口学角度看,养老保险基金的两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分别表现为时期平衡和队列平衡。退休者的生活消费均来源于在职职工创造的财富,因此,不仅现收现付制,而且基金制养老保险也体现了代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迁移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模式选择的主要人口因素。我们要综合考虑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来选择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保障私有化认识存在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世纪80年代,智利对养老金制度实行了个人缴费、个人所有、完全积累、私人机构运营的改革,掀起了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改革浪潮,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保障私有化的讨论。文章认为,在改革过程中,对私有化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为:(1)认为现收现付制度已经破产;(2)认为基金积累制下的缴费率要低于现收现付制;(3)认为基金积累比现收现付更能提高国民储蓄、促进经济增长;(4)认为基金积累比现收现付收益高、风险低;(5)认为基金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度更公平。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养老保险制度是其经济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的完善,将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俄罗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历了由延续苏联时期的现收现付制转变成符合俄罗斯国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俄罗斯"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有利有弊,但这种养老保险体系的形成和运行本身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值得肯定。借鉴俄罗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可以给正在改革中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松  王怡 《人口学刊》2004,(3):40-44
如何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是依托社会保障体系化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关键所在。作为最基本的养老金筹资方式,现收现付制与个人帐户制的特征与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但并不能简单地由此分出两者谁优谁劣,不是由现收现付制完全转为个人帐户制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未来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的上佳选择是建立多支柱、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前提下,现收现付制与个人帐户制相互协调,共同存在较之相互替代更有助于缓解不可避免的养老金支付困难。  相似文献   

7.
李明镇 《人口研究》2001,25(3):40-46
中国养老保险过去实行的是现收现付模式,为了防止老龄化危机和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要改现收现付的模式为部分积累模式.在新旧制度转换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其中,隐性债务解决的需要最为迫切.目前我国是用社会统筹基金来解决隐性债务,此举不但难以奏效,而且引起了一系列难题,使得新制度难以为继.本文从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减少支出两方面入手,对解决隐性债务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能否应对老龄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部分积累制,从而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引入了个人账户制度。然而,现行制度下的个人账户能否真正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值得探讨。文章以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考察对象,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浙江省的资料,借助保险精算理论,讨论在一定的待遇系数下,投资回报率与个人账户基金可支付年限的关系;在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之下,个人账户基金可支付年限与待遇系数的关系;在不同待遇系数下,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能否达到目标替代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转变,两性的养老金性别利益也开始发生变化。从现收现付制到基金制存在一个从"性别中立"到"性别歧视"的变化。于是制度设计中应尽可能将这种不平等减小到最低限度,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整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大化,对女性提供合理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从海南的实践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曾毅本文首先剖析现收现支、条块分割的现行退休制度的七大弊端,然后阐述海南省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以及海口市建立个体经营者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本文最后坦陈在调研访谈中了解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老龄化相当严重的典范福利国家,德国在过去20多年间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宗旨是优先确保公共养老金的长期可持续发放,同时兼顾维护社会公平的诉求。本文拟回顾德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之路,并从可持续性和公平性两个角度去分析改革的成效,进而探究德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其实践中亟待反思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丽  哈斯其其格 《西北人口》2007,28(3):126-128,F0003
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以及改革都充分考虑了女性利益,以女性利益为基点,实现了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互补与互动,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社会保障制度是镶嵌于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考虑即定的文化背景的约束。中国的改革不仅应该考虑儒家的家庭文化约束,而且应当发扬中国人的家庭观,使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得以和谐并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缺口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中,个人账户采取基金积累制并体现了经济效率的原则。制度对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了承诺,因此,政府在个人账户中的责任及个人账户在精算上是否平衡,成为该制度平衡运行的关键。本文通过引入精算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个人账户的缺口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对行业间与性别间的差距做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我国下一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目前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 ,我们应巩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成果 ,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完善政策 ,加快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汪然 《西北人口》2016,(2):75-81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作为一种全球性趋势正在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负担和成本,尤其是老龄化带来养老金的收支不平衡以及养老金模式的不可持续,给养老保险体系带来巨大挑战。而深层次的养老金危机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国家的财政收支、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以往的研究一般把养老金收支不平衡作为衡量养老金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仅仅注重财务、而忽视其安全、公平和信任等因素的分析不利于我们把握养老金改革的重点,也不利于我们对于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反思。本文从养老金的财务、安全、公平和信任四个角度去分析我国的养老金危机,并进一步提出了对未来养老金改革应该要注意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pension reform on hours worked by three active generations, education of the young, the retirement decision of older workers, and aggregate growth in a four-period OLG model. The model explains important facts well for many OECD countries. Our simulation results prefer an intelligent pay-as-you-go system above a fully funded private system. Positive effects on employment and growth are the strongest when the pay-as-you-go system includes a tight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labor income and the pension, and when it attaches a high weight to labor income earned as an older worker to compute the pension assessment base.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局部推进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将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互动发展。在分析影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各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局部推进战略的制度模式。该模式建立了自动对农民工分层分类的机制,充分考虑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未来改革,在保证政府承担有限责任的基础上保护了农民工的权益并平衡了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及创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下 ,我国政府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然而 ,由于新供给制度的路径受初始制度安排的影响 ,制度变迁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如何退出这种非绩效的闭锁状态 ,是建立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长远来看 ,通过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制度、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交易制度、重视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建立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等措施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另外 ,还要完善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机制 ,加强政府支农力度 ,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