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践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调美学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从教育方针的层次上,形成了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思想。他把美育又称作美感教育,使之激发、陶冶和完美人的高尚感情,达到美与善的和谐的统一。他认为人具备高尚的思想情操,即健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能够有探求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所以主张科学与美术并重,认为两者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推进的,同为新教育之要纲。蔡元培积极倡导美育,不仅是为共和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而且也体现他对社会进步的关注。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和“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就是针对时弊的、有积极意义的进步主张。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对人的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提出“因性而教”的教育原则,实现“用之于其所适”的自我价值;特别重视环境教育的社会性内涵对人的影响,提高人的主体能动性;《淮南子》提出“积极有为的人生观”,把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整合起来:自动地适应环境与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存在。最终构建一个“天、地、人”多层次统一发展的“和谐”之人。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培养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把关育和体育、智育、德育并列纳入教育方针之中,还主张“美育从胎教开始”。未来社会需要精神健全、个性丰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性人才,这样的人,不一定是艺术创造者,但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用崇高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境界来对待生活,对待未来,能从最平凡的东西发现美,创造关,对生活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以美的感觉面对人生的苦难。美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不闪烁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以及对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能力,是我国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学科教育学的观点,各科教育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美育特点,存在着不同的美育内容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因而,化学教师应根据化学教育的任务来探讨美育的特点,挖掘美育的内容,探索美育的途径,正确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美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地位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5.
美育论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一种渗透理性的感情形象教育,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有助于发挥人的内在本质,走向人格的完美;它应与德、智、体诸育同时受到重视,协调发展,通过“施教于美”,达到“以美启真”、“立美造人”的目的;形象思维是现代高科技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认真汲取全社会的审美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开发智力是造就一代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社会,美育对提高生产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继承和发扬我国美育的优秀传统,就必须注重美育的非功利性、思维的整体性、艺术教育的典型性。以美育人,势在必行,它必将是全社会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真、善、美是辩证的统一。审美教育可以培养提高人的素质,其形象性、情感性、愉悦 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可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中抽象、呆板的说教。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用 美育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与美育联系紧密,具有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两者融合蕴含着丰富的逻辑理路:遵循着以劳育美、以美促劳、劳美结合的关联逻辑;拥有从“单向育人”到“协同育人”的协同逻辑;具备为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两者的融合旨在为实现立德树人与以美育人的终极目标,但在走向融通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境:价值异化方面,呈现出各执一端的线性思维;内涵和场域被窄化、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评价功能缺失与评价维度不全面等。为解决两者在融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在实践层面,应积极构建实施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体系,推进校园劳动美育文化建设;努力搭建联动格局:发挥家庭的协同作用,增强学校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奋力实现师资队伍、基础条件和系统评价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都爱美,这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育就是培养学生理解美、爱美、创造美的教育,也是审美和美感的教育。正如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样:“你有含有大量的美有因素,体育是实的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小学体育课中,教师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的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原阳.并获得丰富的、多种多样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请领.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美育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一种教育思想,应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①。那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能不能进行美育呢?美学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②。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把美的多种表现形态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们对于生物界的花、鸟、鱼…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末,“教育美”是继“素质教育”、“主体教育”之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出现的又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教育美”有着不同的视域,“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主体教育”是针对“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则是针对“教育异化”而言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是“教育美”的早期表现形式,“教育美”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和超越。从本原上讲,“教育美”是教育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本质上讲,“教育美”是美学精神在教育中的敞亮与澄明;从方法上讲,“教育美”是师生间立美和审美的统一。“教育美”是对中国教育美好明天的描绘,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1.
略论语文美育龚秀乐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既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又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改造世界,并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马恩选集>一卷223页)。加强学校的美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语文美育...  相似文献   

12.
美是对事物的肯定的判断,是人类价值追求的导向,是人们求真向善的产物。审美教育是教给人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以美化性,以美启善,从而陶冶人的品德和心性。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审美教育的价值,把美育放在重要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13.
美育这个词,英文为“aestheticeducation”,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其内容在于运用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手段给受教育者以情感的熏陶,其根本目的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受教育者的美的心灵,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应该是审美化的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审美型的人才.美育不是一I习课程、一种教育方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应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在高校美育中,其具体途径主要有四种:-,对大学生进行美学知识教育,主要是依靠开设美学课程.二…  相似文献   

14.
生命视野中全面发展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四育”是身心和谐发展、真善美人格完美统一的要求,为生命发展所设计,但现实中的教育却偏离生命,疏远甚至遮蔽生命。因此,必须把全面发展的教育置于生命的视野中进行反思和重构,寻找教育的生命“家园”,走向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5.
叶浅予先生讲“从事美术教育的人,应当了解人类在美学上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扩大眼界,理解美育的社会意义。那种认为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只学好某个画种,忽视传播审美思想教育的重任,是不正确的。”叶先生的这段话非常明确地指出美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美术课代替不了美育教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  相似文献   

16.
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即身心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身心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活动,是人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实现其社会属性的重要媒介,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劳动教育以特有的方式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曾经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开展审美教育对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美育在中国理工科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才培养的未来趋势,是推进美育促德育和立德树人的关键抓手。“大美育观”为当代理工科大学的美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通过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和痛点的全面分析,分别从有机整体性、人才发展和观念更新等层面探讨了“大美育观”的多维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将观念、渠道、措施和机制等四个角度作为着力点,深度探讨了“大美育观”在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的实现路径和实施策略,对这一美育新理念的推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美是和谐”,这是个古老而又日新的命题。古代先哲的睿智光芒与“和谐美”理论的当今共识,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思路。审美教育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三大功能:个体塑造、文化构建、社会整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施以下美育内容:以美育人,以美融“文”,以美致和。  相似文献   

20.
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在中国仅有70年的历史;美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自确立名词概念,迄今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美育心理学思想是源远流长的。美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为主要教育手段,感染人,发展人的美感、鉴赏美、创造美与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美育必须以文学艺术为主要手段,文学也必须通过美育体现其功能及社会价值。文艺美育心理学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把文艺与美育融合起来,发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以美育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