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专家观点无论是运用西方心理学还是中国家文化,都需要追本溯源、正本清源,这样才能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你真的了解"内在小孩"吗?在婚姻与家庭领域,有一个很热的心理学概念"内在小孩"。有些专家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内在的小孩,进行情绪宣泄,修复自尊和自我价值,那么内在的创伤就会被疗愈。  相似文献   

2.
饮酒与性格     
人的性格总是在无意间流露出来,尤其在喝酒的时候,更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个住.喝酒时的神情,酒后的醉态,都可以让我们去仔细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社交场合.少不了饮酒助兴、应酬,你若留心一个人酒后的变化.会觉得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1.多话—一本来话少,喝酒后会变得话很多的人,是显示平常的人际关系太过紧张严肃。平日可能是位很有礼貌,循规蹈矩的人。这种人一般都认真努力,具有耐性,对长辈、L司态度很恭敬,对女人也是一样。2.乱丢东西,乱动——一酒精进入人体后动作会变得极度夸张、不易控制的人,具有强烈的反抗力。对现实…  相似文献   

3.
美松 《职业》2012,(31):38-39
小时候经常听到老人说"吃亏是福",但却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表面吃亏的人并不一定真的吃了亏。有一个故事说,大人有时会拿出几枚硬币来逗试小孩,有5角的,有1元的,让小孩选一枚拿走。聪明的小孩都知道选1元的,愚钝的小孩在被人提示后也知道选1元的,还有更聪明的小孩甚至想办法将几枚都拿走。但有一个孩子却每次都选择5角的,多少人逗过他、教他或者讥笑过他,他都不曾改变。终于有一天,小孩被妈妈怀疑智力有问题时才说出了真相:"我知道1元比5角多,但是如果我拿了1元的,还会有人再不停地拿出硬币来试试我到底有多傻吗?"  相似文献   

4.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甚至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幼儿阶段,通过科学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对于一个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是十分必要的,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孩子生活习惯方面,一定要在和孩子接触的同时,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全面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内心表达等都要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要从小事抓起,随时强调,反复练习巩固,及时提醒幼儿。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贯穿于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欣赏:《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这篇文章,细读品来,更觉此文像一面镜子。人的一生是充满挑战的,人总是在经历中成长,很多道理,我们当时未必明白,但过去之后,可能就会体会得很深刻。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但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数人,因为他们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很多人的成功源于好习惯的养成,有时候习惯也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查·艾霍尔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其实,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如何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需要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人的需要既受道德的规范制约,又深刻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特别是对正处于道德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而言,需要的满足是其道德人格生长的重要基础,需要受挫则会阻碍其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需要心理的状态调节着人的道德行为,非理性的需要心理则是青少年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道德需要驱动着青少年对道德的主动践行,道德需要不足则会阻碍其道德实践。因此,培育青少年的良好德行,一定要注意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尊重并关怀青少年的合理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理性需要、努力激发青少年的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达辉 《职业时空》2008,4(8):16-16
性格是指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本质特征,伴随一个人的终生,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是其事业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完善自己的性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红 《现代交际》2009,(5):64-65
近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认为,“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喜欢画图画的天生兴趣,这种练习可以给他们快乐。”我的美术课堂教育的宗旨是:画者有其乐!面对每个天使般的孩子,教师的任务就是让他们产生快乐,让他们享受快乐,在快乐中画画,在画画中成长,使每个孩子都成长为快乐的天使。  相似文献   

9.
青年心理特点和思想教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青年心理对思想教育成效有着重要影响思想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和工作对象的,当然离不开对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的考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想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受教育者的立场、观点、态度能否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动双方是否处于和谐相容的良好心理环境。如果心理相容,双方沟通顺利,就会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反之,则收效不大甚至产生逆反。因此,青年…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教育都有它特殊的职能,思想教育也是如此,而且它具有更为重要的职能,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指路灯,使他的思想和行为按照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发展需要指导,所以科学专业的指导方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传说性爱是女人最好的美容药.然而并非每个热衷于此的女性都被滋润得如花朵一般.办公室中那些带着黑眼圈上班的美眉甚至可能偷偷对闺蜜说,好讨厌啊,每次性爱后都憔悴不堪.什么样的性爱会让人变丑,什么样的性爱又会使人变美其呢?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阶段是每个人求学生涯中的基础和关键时期,尤其关乎儿童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性格方面的成长与开发,而幼师作为儿童的直接领导者,同时又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其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往往由于其家庭成员构成的特殊性,缺乏父母的关心,容易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更容易给大学生带来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自卑、怯懦甚至极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学习的成就等。因此,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的分析与干预就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始,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启蒙,是白纸的染料。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一生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白纸在被一笔一笔地涂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孩子的低年段的行为的指导,而是在孩子一生中都起奠基性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性格、习惯和品德等。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家庭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始,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启蒙,是白纸的染料。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一生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白纸在被一笔一笔地涂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孩子的低年段的行为的指导,而是在孩子一生中都起奠基性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性格、习惯和品德等。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家庭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父母对子女的奖惩方式及其影响刘金花,张磊1引言奖励和惩罚是青少年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法,父母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有利于子女健康地发展。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桑代克曾指出:"人总是自动发出许多行为,凡是受到强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的爱好、性格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经常遇到的对手也是各不同的。与人打交道时,如果能够明白对方属于何种类型,应付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现在列举10类人供参考:第一类:死板板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所预期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听过去没有。和这种人进行交涉,刚开始多少会感觉不安。遇到这种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回答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也就好…  相似文献   

17.
人是群体动物,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善意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了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外,更多地受制来自于各自不同的心理"起伏"或"动荡"的反应状态。而每个人的心理反应又是千差万别、复杂微妙的。稍有不慎,就会使彼此的心理产生阻隔甚至抵触情绪。由于长期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世界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一个人在思想上犯错误、甚至犯罪时,我们会说这是因为他没有加强自己的思想改造,从而使自己的世界观发生了偏离。因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产生与此世界观相对应的各种思想和行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方方面面都是由其世界观所决定的。可见,世界观问题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人们精神领域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9.
《现代妇女》2010,(7):58-58
经常乘车出行的人会发现:人们上了空公交车后.一般都不会选定第一排座位,喜欢选择车厢的后半截,在靠近车门的位置坐下:很多人愿意找一个看上去“顺眼”的人同坐,衣着整齐、长得好看的人较容易被人接受;有些人坐在别人刚刚坐过、尚有余温的座位会很不自在,有些人甚至会站起来,等座位凉了再坐……这些都是人们日常乘车时经常出现的行为。你知道这些乘车习惯是什么样的性格在起作用吗?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中华文化引人赞叹,中华文化使人深思。中华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从人民群众中发现,又影响人们。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行为中、还有思想中。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高校的政治教育如果能够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能够提升高校政治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本文对传统文化和高校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