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专生情商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大学生情绪智力调查问卷对内蒙古电子学院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专生在情绪思维方面显著强于男大专生;父母亲的偏爱,父亲的惩罚、严厉和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大专生情商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父母嗷养方式对大专生的情商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父母控制模式是父母在教养活动中经常用以控制、管理儿童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儿童自我控制是儿童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我的认识、情绪、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以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控制模式对儿童自我控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一直为发展心理学家所关注,而西方学者已比较系统地探索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对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简介,期望对国内的研究有些启示。一、父母控制模式与儿童自我控制特征(一)父母控制模式的探索本世纪初,许多西方学者已开始致力于对…  相似文献   

3.
张利 《职业时空》2012,(5):155-157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教育条件下,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从少年到青年初期是自我意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了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内容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山东省莱西市262名农村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显著.2.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农村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父母要实施积极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形成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儿童参与既是儿童的一项权利,也是儿童感知生活、磨练技能、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受学业压力的影响,城市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空间和时间被缩小挤占,此时家庭教育中父母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理解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儿童参与行为和权利意识;儿童参与的权利意识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参与行为间起中介作用,而教养方式中情感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罹患强迫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来自父母和家庭的某些特征与青少年的强迫症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父母的人格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这四个与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相关的家庭因素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量表法对281名初一、初三和高一的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年级的上升,青少年的自尊出现了一种下降趋势;(2)父母教养方式的得分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温暖理解、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父母对青少年采取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青少年自尊的发展,相反,父母对青少年采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会不同程度地阻碍青少年自尊的发展,降低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8.
上海家庭教育既表现出典型的现代化趋势,也存在不符合现代家庭教育发展理念的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治理模式向现代民主型模式转变,但部分家长的教养态度依然不够民主;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与孩子的心理需求存在较大偏差。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最希望父母关注他们的内心想法;亲子活动较少,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意向不强,网络聊天对孩子的影响对亲子沟通方式提出了挑战。建议通过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与功能定位;提高家庭教育的文化含量,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满足多样化的家庭教育需求;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等方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了解军校与地方院校大学生责任心认知结构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程度。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责任心认知结构自陈量表,对陕西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军队院校大学生与地方院校大学生责任心认知结构差异较为显著;且父母教养方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面十分显著,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军校与地方院校大学生责任心认知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正处于道德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的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和奠基性的地位,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及家庭氛围、父母个性和文化修养、父母教养态度、行为方式、教育期望及亲子关系等均和未成年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作者调查了江西省城乡829名小学初中生家长,认为有针对性地利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将能有效地促进子女的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自杀风险进行分类,并重点分析性别、人格特质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杀风险的预测作用,能准确地筛查出自杀风险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干预和辅导,防患于未然。研究结果发现,就自杀风险而言,女生比男生自杀风险更大些;人格特质中的稳定和忧虑,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对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组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潜剖面分析模型在自杀风险因子检测、不同风险类型的特征识别等方面适应良好、作用明显;大学生自杀与心理危机风险的检测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应将父母教养方式、个人成长经历、人格特质、生活应激、社会支持、抑郁情绪等多个相关风险因素纳入检测因子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贵州省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为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400名农村初中生施测。结果(1)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的父亲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过度干涉保护的母亲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2)父亲对低年级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方式多于高年级子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职业兴趣倾向的基本情况,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职业兴趣测验,对185名滨州职业学院高职生进行取样调查,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论: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兴趣倾向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内地和香港不少的社工在日常工作中都会意识到,夫妻之间的不和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情绪和行为偏差问题。事实上也是,当父母冲突时,孩子不但会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还会感到困扰和无助。从表面上看,婚姻关系状况和孩子情绪问题,好像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不少社工在评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偏差问题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寻分别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女大学生的父母教育方式,为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提供心理依据。我们从西南大学抽取500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其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女大学生的家庭教养中,城市比农村表现出更多的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过度干涉保护以及母亲的偏爱。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相关的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该研究着重以孩子的视角,来分析父母离婚后孩子的心路历程。从年龄的不同,父母离婚原因的不同,父母离婚后是否再婚以及孩子对于父母的关心程度等等四个方面,探讨父母离婚过程中孩子反应的具体表征及其影响。以及孩子对父母离婚的意义建构与孩子的主动应对方式进行不同的划分和总结。并且全面探讨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过程及应对方法。建议社会工作从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教育等方面开展针对父母离婚孩子的社会服务,促进其身心的调适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进人21世纪的今天,青少年正在遭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的性健康风险,包括性无知、性冒险、不负责任的性行为、意外怀孕堕胎、性暴力侵犯、性病艾滋病肆虐等等。为应对这种挑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尽责。而家庭在青少年的性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以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孩子的性态度、性价值观和性行为。但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很多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对性产生的兴趣,不能承担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责任。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各种书刊、杂志等媒体是他们获取有关性信息的最主要来源,而只有2.8%的人认为父母能在这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探索家庭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研究主要探讨城区父母对性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对性及性教育的态度,为专业工作者帮助父母有效地对青少年孩子进行性教育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家长主义浪潮下,子女发展与父母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及意愿关联日趋紧密。然而,全面发展的教养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种种落差,使陷入困境的父母充满担忧与无助等负面体验。究其原因,教养分工中的日常摩擦、教养能力的不足及教养理念的轴心不稳均影响困境形成。因此,我们还需让研究视角回到现实生活,在为人父母的真实体验中开展家庭教养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快速成长、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但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此时的心理活动逐渐复杂,青少年开始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我和社会充满了困惑,且对于外部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情绪较易起伏,容易冲动。激情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较为普遍。已有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从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等外部环境因素来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地预防控制手段,而较少直接探讨在青少年犯罪中情绪情感调节策略匮乏或选择不当等内部因素带来的影响。本文基于对Gross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从情境选择、情境调节、注意分配、改变认知、反应调节整个过程,初步探讨情绪调节策略选择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时机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与根特教养方式量表,考察了966名初、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时间管理问题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与一般群体相比网:二成瘾高危群体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监控、约束、严厉惩罚、忽视四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监控维度,高危群体显著低于一般群体,而在约束、严厉惩罚、忽视四个维度,高危群体显著低于一般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监控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男女生的网络成瘾,约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男生的网络成瘾,而忽视和物质奖励可以显著预测女生的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