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细胞﹄对立统一在辩证法中地位的再探讨吴远对立统一在辩证法中的地位问题,是一个被学术界探讨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老问题,但探讨时间之长,不等于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从近几年来学术界对于对立统一与辩证法诸规律、范畴相互关系的论述看,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列宁说:“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列宁选集》第2卷,第714页)。毛泽东同志不仅在其哲学专著《矛盾论》中,紧紧抓住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着力加以发挥,而且一以贯之,在其他许多著作中,运用对立统一这个根本观点,对辩证法的一系列范畴作了极其深刻的发挥。例如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中,他对整体与部分(或全局与局部)这对范畴的辩证关系及其战略意义的论述,就充满着活生生的革命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通行辩证法体系中“三个规律”说的一个重大缺失,是把不同逻辑层次的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放到同一个逻辑层次上进行研究和叙述。实际上,对立统一是对包括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在内的诸范畴的进一步抽象。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有如“水果”与“苹果”的关系,以往对于辩证法研究和叙述的诸多偏弊,是由于研究和叙述方法上注重分析、忽视综合,只走具体—抽象的道路,而忽略抽象—具体的方法造成的,要使辩证法的研究和叙述符合辩证法,必须采用抽象—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一直把对立统一理解成一个独立自在的根本规律,我们认为这一看法值得商榷。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对立统一是一种抽象的本质关系几年来,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辩证法及中国古代哲学的过程中,碰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中,人们不能找出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具体范畴的独立自在的对立统一的例证来。例如,《老子》是以谈论矛盾著称的,但在它那里,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诸如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正与奇、善与妖、祸与福等等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老题新作,本无多少“新解”,旨在正本清源.至于在这个问题上正本清源有多大必要性和意义,应由论述本身来说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问题多少年来,人们把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问题,同辩证法规律的分化问题弄在一起,从诸规律之间的差别出发来争论哪一条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结果导致了把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看作是不同于对立统一的另外两条规律而排斥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之外,使得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成为一个形而上学也可以接受的命题,磨灭了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和它的革命性质.这同马克思主义提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本来意义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事物的矛盾法则,亦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承认不承认这个法则,是区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关键所在。承认对立统一与否认对立统一这两种见解的对立、斗争,在人类认识史中,是从来就有的,它贯穿于人类认识的全部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的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变革。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由于缺乏客观前提,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哲学家提供彻底的、唯一正确的对立统一的理论。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日益发达,马克思主义以前关于对立统一的理论,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发展史表明,人类关于对立统一的认识也在大体上逐渐走向正确和深刻,尽管这条道路是异常曲折复杂的。因此,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以前人类认识史上关于这个问题所经过的曲折复杂的道路,将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更严格地遵循这个伟大理论办事,随时警惕自己,不蹈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复辙。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的理论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大时期:一是素朴的、自发的辩证法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就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辩证法;二是资本主义早期,在这个时期里,形而上学占着统治的地位;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每一个时期中只有一个单纯的方面、一种见解存在。事实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承认对立统一的见解与否认对立统一的见解这两条路线的斗争,贯穿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  相似文献   

7.
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密切相关。对立统一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真实内容,质量互变则是对立统一展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因此,必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同时,也不能忽视质量互变规律自身所固有的特点。一、对立面同一与质、量、度质、量、度是构成质量互变规律的三个最基本的范畴。用对立面同一的观点观察这些范畴,就可以发现不仅是质与量的对立面同一形成了事物的度,并且质与量各自又都是对立面同一的。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一九一五年指出:“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好象在一个基层的‘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0页)。研究和揭示认识主体与实践主体、认识主体所固有的辩证法,对于认识和揭示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辩证法,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哲学界一直把对立统一的规律看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而把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统统看作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这种对唯物辩证法实质的概括是欠妥当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不是对立统一规律而是新陈代谢规律.什么是实质?实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是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的本质特征.所谓辩证法的实质,指的就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特点或特征之  相似文献   

10.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核心的原理,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明确提出和阐述的。列宁立足于新的时代和辩证法科学体系的高度,从辩证法的理论结构上,使对立统一学说与否定之否定学说完全分化开来,明确地确立了对立统一在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这是列宁最富于独创性的哲学贡献之一,它经受了时代、实践的检验。在当代社会实践和科技革命中,这一学说一方面获得了巨大活力和重大发展,另一方面也遇到了一系列争论问题。列宁的这一学说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本文试图从列宁的对立统一学说的形成过程,来说明列宁论述的这一学说,是对整个辩证法史的科学总结和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列宁并没有把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划分开来,而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对立统一即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在把对立统一规定为辩证法的特征、本质的同时,也就把否定之否定作为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在把对立统一看作事物发展的泉源的同时,也就把否定之否定当成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泉源,在把对立统一规律确定为辩证法的核心的同时,也就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辩证法的核心.果真如此吗?如果认真阅读了《哲学笔记》,对列宁的有关摘录、批注和论述作全面而不是片面、深入而不是肤浅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这种“新探”是站不住脚的.通观列宁的著作,可以看出,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对对立面的统一和否定之否定的使用,无论从概念的使用还是从使用的场合都是有明确区分的.关于否定观,列宁显然是赞成黑格尔同意斯宾诺莎的观点的,即任何规定都是否定.列宁摘引了黑格尔的一句话:“‘否定的东西同样也是肯定的’——否定是规定的东西,具有规定的内容,内部的矛盾是旧的内容为新的更高级的内容所代替”(第91页).关于对立统一,列宁从黑格尔的逻辑范畴推引过程中特别注意到了黑格尔的对立统一思想:“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在讲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时,更是明确使用对立统一概念.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列宁所列的十六  相似文献   

12.
<正> 认识自由与政治自由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正确地认识这两种自由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不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认识规律、运用规律改造自然与社会、造福人类,这就是认识自由的实质。认识自由是没有穷尽的,人们将一代接一代的认识下去。认识自由就其本性而言并不渗透阶级的属性。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道德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级本规律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作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形式之一的道德运动,同样也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表现为道德运动的辩证法。如同自然运动的辩证法亦即自然辩证法,认识运动的辩证法亦即认识辩证法,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亦即历史辩证法一样,道德运动的辩证法亦即道德辩证法。从道德运动是历史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意义上讲,道德辩证法从属于历史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我们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理解道德范畴,用质量互变规律来理解道德规范,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理…  相似文献   

14.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由于后学各取所需并片面解释、发挥,遮蔽其思想本意,致使本就充满矛盾的康德美学愈加难以阐析:主观与客观、形式与表现、存在与思维、审美与伦理等矛盾丛生。康德以后,美学的学术潮流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从一个方向走向相反的方向,或为主观,或为客观;或为本质,或为现象;或为生命本身,或为精神理性。尽管康德本人认为只有鉴赏力本身的幻象才能产生辩证法,也即审美的"二律背反"才是辩证法,但实质上他的矛盾体本身就具有对立统一的特质,从其中能很好地体现美本身的多样性,从一个多维的侧面能证明美的东西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辩证的。文章从审美与伦理的对立关系中阐释其辩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怎样评价历史上的矛盾学说关于矛盾的学说,在我国辩证法史上,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理论思维也达到了世界古典哲学中相当高的水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十分珍贵的哲学遗产。批判地总结我国认识史上围绕对立统一法则展开的辩证法和反辩证法思想斗争的经验教训,是当前哲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一分为三的认识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为三是辩证法规律的一种形象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是现时代的辩证法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发展的结果,三分所要体现的是规律的动态展现过程,事物的整体动态的发展观,是对事物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的克服.一分为三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理等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走向的是一种共存,文明的发展是一种共存;对于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而对于事理的分析是要回到事理本身的,一分为三的规律普遍地体现在它的现象的逻辑、理性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之中.  相似文献   

17.
辩证法是人所特有的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方法.辩证法的发展范畴,始自"人本质的发展",展开于"人性的升华",并经存在与意识、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这个核心范畴和一系列主干范畴,到发展为结.是生成、改造、否定过程的总结.发展这个范畴是辩证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作为人生目的贯穿于辩证法的各个范畴,从辩证法的概念运动来看,发展是辩证法的总体范畴.  相似文献   

18.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种表现形式,不是两类不同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作为必然性存在和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的辩证运动或辩证的思维,是被思维自觉认识和运用的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弄清辩证法诸规律、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决辩证法核心问题的前提.无论是把辩证法的核心说成是对立统一规律,还是否定之否定,实际上都涉及到两者的相互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在讲辩证法时,只是突出地讲对立统一规律,而没有把它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联系起来.为了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来面目,并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必须研究对立统一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在联系,给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论经济建设辩证法范畴萧秀清,周志伟在邓小平著作中,有一系列关于经济建设辩证法范畴的论述。这些上述,从不同侧面进一步揭示了经济建设的规律。因此,欲按经济规律办事,就应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经济建设辩证法范畴。速度与效益,发展与稳定、全局与局部、可能性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