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如何突破双重体制和两元发展模式并存胶着状态的历史性抉择关头。怎样推进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深化是举国关注的重大选择,我认为,目前的关键环节是中观经济层次的明晰化。 中观鏖次的紊乱:改革和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 回顾近年来改革历程可以看到,改革使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发生了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2.
欧盟在多年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协调机制。欧盟应急协调机制主要可概括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包括政治动员、政策协同和民众沟通;中观层面的应急反应协调机制可归纳为"五大要素",即应急协调反应中心、通用应急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块化救援队伍体系、标准化应急救援培训体系以及全景应急演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急协调机制:一是进一步提升中央应急管理部门的权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民众沟通和信息发布制度,三是尽快成立国家层面的应急指挥协调中心,四是加快建立标准化、模块化的应急队伍和保障体系,五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灾害援助与应急协作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观经济的构建和自我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中观经济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中观经济自我调控的目标是,中观与宏观相衔接、经济结构优化与加速升级相一致、区域经济的稳定与顺畅运转相统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中观经济自我调控的途径是,建立健全中观自我调控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动力问题;强化中观调控操作的协调性,运用中观调控手段,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4.
中观经济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尊文 《江汉论坛》2001,(11):20-22
中观经济主要是以研究部门经济、地区经济和企业集团经济为出发点,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我国的中观经济学研究虽然起步时间与国外相差不大,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到目前为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本文认为,研究中观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发展中观经济进而推动我国经济腾飞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当前,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事关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还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劳动关系宏观层面调整标准过高,中观层面调整机制过虚和微观层面调整机制过死,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保持政府对劳动关系的适度干预、加快改革和培育社会力量、形成集体协商的有效机制、放松对微观劳动关系的管制、契约自由,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所谓中观调控,是相对于国家宏观调控而言的。它是指中观主体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当前主要是行政手段)调节和控制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一种管理经济的行为。就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而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一方面旧的消费调控机制已经趋于瓦解,另一方面新的消费调控机制又尚未形成。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消费经济运行无秩序的问题,从而给改革的深入带来了困难。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消费调控机制?学术界对此表现出极大关注且聚论纷纭。我们认为,考虑这个问题应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出发,在我国建立一个立体型的消费调控系统。下面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省域经济是一级独立的利益主体。相对于中央宏观经济调控而言 ,省级政府的经济调控处于中观层次 ,监控检查和综合管理服务是其主要任务。根据宏观调控和中观调控的职责分工 ,省级政府应建立以供给管理为基点的调控模式 ,并设立省级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机制 ,推进省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呈现一种畸形结构,在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套车"中,投资与出口增速过快,消费不足增速缓慢。这种畸形结构的生成机理十分复杂,涉及微观、中观、宏观不同层面,需要统筹宏观调控、中观干预和微观引导政策,完善相关机制、体制、制度设计及政策安排,建立投资、出口、消费相互协调、配合、衔接,但主要由消费引领,投资、出口拉动配合的新的经济发展"牵引力"结构。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性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社会转型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具有人权保护、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多维价值和功能。以利益参与、制度创新、文化约束为切入点对社会性规制的功能进行应然分析,归结出我国食品安全社会性规制的保障力、源动力、和谐力。以宏观上鼓励培育、中观上规范管理、微观上监督约束为逻辑进路,建构了制度化保障机制、规范化管理机制、社会化制约机制的我国食品安全社会性规制的实践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包括高等教育结构性的改革和高等教育供给效率的提升;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本质问题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从资源配置的机制、资源配置的状态、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这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现状及问题,最后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角度给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职能实效性不足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政府在财政支持、机制构筑、政策保障等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致使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资金配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不均衡、成果转化不得当等问题。而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问题必须要求政府在宏观上调整农业发展布局,提供保障;在中观上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引入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在微观上,建立系统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举措,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意义。要改革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最终都要落实到所有制上面。所有制的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改革所有制结构,包括所有制的宏观结构和中观、微观结构,公有制本身结构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整体的所有制结构;二是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运行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计划生育水平的逐渐稳定 ,“乡为主”的管理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我国在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之后 ,实行和加强村级计划生育管理势在必行。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是一种基层政府指导下的微观社区层次上的中观管理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其基本模式是村民自治 ,其特征表现在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时效等方面。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应包括组织保障机制、制度和文化约束机制、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决策与参与机制、监督机制等六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调控是改变我国各大经济区域的不平衡发展状况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区域经济是一种有别于宏观经济的中观经济形式,这就决定了区域经济的调控主体不同于宏观经济的调控主体.区域经济调控权的行使和区域经济调控机制的运用相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而言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本文就我国区域经济调控的含义、性质、主体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求为我国理论界对区域经济调控的探讨和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知识分子”界定的讨论入手 ,探析当代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机制 ,认为 :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宏观动力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中观机制主要是教育机制和职业提升制度 ;在自主意识指导下的社会理性选择是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微观动力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控制体系下 ,知识分子社会流动机制的内部作用力不同。  相似文献   

17.
公用事业立法是规范政府监管、公用企业运营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据和保障。近年来我国公用事业政策立法、监管立法和公用企业法制取得长足进展,但法律漏洞、法律冲突和立法滞后等问题仍然制约了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公用事业立法须立足于实践需求、立法现状和制度实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基点出发,以产业政策、政府监管、实现机制、社会利用和法律责任等为主要内容建构公用事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朱舜 《中州学刊》2004,(6):63-65
由于缺失中观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不能科学解释国民经济中的中观经济问题.中观经济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有其显著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因此,构建包含中观经济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机制———包括市场和政府(行政)———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难,即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所要求的社会公共资源积累、公共物品提供产生矛盾。社区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选择,在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作为“中观主体”发挥着独立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良好机制,尤其在我国,社区发展有着更加良好的历史现实条件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小规模分散经营固有的缺陷和劣势逐渐暴露了出来,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由于具有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弊端的优点,向我们提供了一条促进农业未来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可行途径,它在我国推行的重要性和客观必然性已为人们所共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不失时机地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积极地构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机制无疑是决定性因素。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意义来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机制的。 我们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机制包括紧密联系,彼此继启,互为一体的三大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中观发育机制、宏观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