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郜攀 《理论界》2010,(11):45-46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陈独秀晚年的思想给予了重点研究,尤其是对于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重新认识和评估更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充分肯定了他晚年民主思想研究的价值。本文主要是回顾和梳理陈独秀晚年对于大众民主思想的认识、思考和研究,以求发现其对当前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合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陈独秀真理观朱洪陈独秀真理观是陈独秀哲学思想的一部分。由于多种原因,学术界、思想界关于陈独秀政治思想的研究比较集中,而涉及陈独秀哲学思想特别是皙学专题研究则不多见。陈独秀的政治寿命并不长,如果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是他的政治生命的起点,1927...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结晶。本文从青年的本质、青年教育的目标、原则等方面分析了这一思想的内容。同时,揭示了这一思想为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网红文化是伴随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而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青年是网红文化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播者,网红文化形塑着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基于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荐之上的网红文化影响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短缺、价值认同解构、话语权削弱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担当模糊等问题的出现。对此,必须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背景信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红话语形态,赋予网红文化主流价值导向,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表达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杨浩英 《南方论刊》2023,(9):100-101+105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有效融入思政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培养青年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民的赤诚情怀,对于深化新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发展,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曾在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均有深广影响 ,又始终褒贬并存、毁誉交加的特殊历史人物 ,陈独秀无疑极富研究价值 ,其研究热潮自然也早已形成———有关专著不断问世 ,文章更如恒河沙数 ,且不乏突破性成果的取得。然而 ,陈独秀研究中涉及最多的还是其政治思想、建党思想、文化思想等 ,而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却相对较“冷” ,只有一些单篇的文章 ,未见系统研究的专著。前不久 ,青年陈独秀研究专家朱洪先生继《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陈独秀与中国名人》、《陈独秀传》后 ,又推…  相似文献   

7.
列宁非常重视青年教育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青年教育思想。他的重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青年组织在青年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等思想,在新时代,仍对我们做好青年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极其丰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了颇具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人口思想.  相似文献   

9.
略谈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陆文培青年毛泽东在自身成长和探索救国真理过程中,曾广泛地接受过近代历史人物的影响。但是,对青年毛泽东影响最大最深最直接的人物则是陈独秀。而当时毛泽东对陈的推崇和赞誉也最高,这在《湘江评论》的言论中,在30年代同斯诺的谈话中...  相似文献   

10.
郭秀文 《学术研究》2005,1(9):117-122
陈独秀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对于他在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的演变,论者大多从政治、哲学思想的角度予以探讨.本文则尝试从另一角度对这一转变做出概括,即认为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在五四时期经历了一个从专注个人到重在社会的演变过程.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陈独秀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三是与新文化运动的转向有关.  相似文献   

11.
青年思政教育话语更加侧重于对青年进行政治层面的教育和指导,从而真正构建起一套立体化的政治语符号系统。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容建设、话语语境、话语传播以及话语倾向上都存在很多问题,这在根本上阻碍了青年政治修养的提升。文章立足于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政教育的话语困境,深究其背后的成因,并对青年思政教育话语困境的化解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青少年安全教育与社会安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安全教育问题是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其自我防护能力。有效利用青少年安全教育,可以解决社会安全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从青少年开始进行安全教育,更能从长远提升国民素质,减少中后期安全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青年教育工作,他的青年观与青年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论述中.笔者阐述和分析了邓小平的青年现与青年教育思想的内涵,对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青年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根据当代中国青年特点和时代特征总结出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主要分为青年价值观、青年教育观、青年实践观、青年培养观等。基于习近平青年观丰富的理论内涵,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围绕四个维度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操作实施路径,正确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抓.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分期,可以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阶段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挫折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时期和新时代.每个时期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都有其特定的做法,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和总结这些历程和经验,对于推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化时代传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剧烈的冲击与挑战,以网络流行语为窗口,观察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需求与语言喜好特点,是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性的重要路径与前提.分析近年的网络流行语发现,当代青年在调侃、戏谑等娱乐化表象背后实际传达了渴望宣泄情绪、获取娱乐快感、争取话语权、展现个性、寻求群体归属以及寻爱求暖等多面需求,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传播折射出当代青年对简洁性与快捷性、内涵性与可再造性、幽默性与解构性、现实性与通俗性的语言风格的喜爱.契合当代青年的时代特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与转型应注意调整话语格局、关照现实问题、吸收流行话语资源、转换话语表达方式,不断推进教育话语的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7.
《倪焕之》是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收获之一。小说立足于大时代的社会动荡 ,聚焦于五四之后新青年的情感教育问题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倪焕之的希望与失望、昂奋与幻灭 ,是五四之后一代新青年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察了美国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的概况和具体形式,认为美国博物馆的青少年的开始时间早,教育形式不但多样,而且契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在教育理念、形式做法、实际效果等方面都与美国博物馆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向美国博物馆学习。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青年观揭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的一系列原则和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青年工作的理论基础。文章从青年工作战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青年人才培养三个角度概述了邓小平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引导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社区由于它所具有的地理优势、时间优势、交往优势,社区影响和社区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而且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潜移默化的。文章从青少年的特殊性入手,初步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正确人生观、终身学习习惯、正确性知识、挫折承受力和健康心理的教育和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