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上海农村地方工业的演变及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近代上海在村传统衣家手工业,在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市场以及与机器大工业竞争中的兴衰和新兴在村地方工业的兴起。作者认为农村地方工业显示了中国农村摆脱贫困,摆脱传统小生产,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方向。它既是前近代农村家庭手工业的逻辑延伸,同时又是当代农村乡镇企业的先声。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9,(4):45-53
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要素禀赋结构的错位会导致生产要素配置的错位,降低生产要素的投入效率,这是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并直接影响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培育。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方法,选取2006—2016年中国工业行业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数据,重点探讨创新技术进步偏向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创新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呈现下降的趋势,创新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上升的趋势,创新人员近年来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程度逐步增强。在创新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上,中国各个工业行业创新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别,并存在部分行业创新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情况。因此,结合工业行业自身要素禀赋结构选择相适宜的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行业创新驱动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蚕丝事业历史悠久,中国早期蚕丝技术领先于世界,并向世界各地传播。但到了近代,西方缫丝工业已向工厂化迈进,中国转向西方引进设备技术。缫丝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形成最早的行业,其家数、资本总额和雇工人数在甲午以前均占有最大的比重。生丝是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的一大支柱,并渐以厂丝为主,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以前,中国生丝出口虽有缓慢发展而在国际市场上已遭日丝剧烈竞争,所占比重日趋下游。这也是由于行业自身生产经营和市场结构的落后性所致。以后就更难于立足,其迅速败落的情况十分突出,终于走向半破产和全面破产的道路。这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民族工业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从经济史角度对中国近代缫丝工业的发生、发展与破产作了较全面的探索,文中论述的缫丝工业系桑蚕丝,未涉及柞蚕丝。作者已经编写一本《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专著,其中有所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机器面粉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至三十年代,其发展仅次于近代机器棉纺织业。当近代机器面粉工业在十九世纪末出现之前,先有一个机器磨坊阶段,这本来是从手工业作坊向机器工业的过渡形态,但这一阶段而后却经久不衰,还有所发展;机器面粉工业自诞生后就一直集中在水陆交通较便利的大中城市,尤其是在上海和哈尔滨这两大基地,它始终无法排挤广大中小城镇的土磨坊。以致形成了大机器工业、机器磨坊  相似文献   

5.
刘慧宏 《阅江学刊》2016,(4):63-69,147
通过双寡头企业的竞争与收益分析得到企业的支付函数,对非水平行业中企业的创新选择进行博弈分析。由博弈均衡分析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Aghion的逐步创新与自动追赶假设下,只有在市场竞争激烈或缺乏竞争的极端条件下,领先者才会不创新;在市场竞争程度适中的条件下,领先者将随机选择是否创新。非水平行业中,企业创新受创新成本、学习效应、产出能力和串谋程度的影响,竞争抑制非水平行业中企业的创新,即存在明显的熊彼特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度竞争不仅会危及企业自身生存,还会造成市场混乱,影响经济发展。为了共同的利益,竞争对手往往会以某种可能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联合起来,制止过度竞争,形成有秩序的适度竞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民族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抑或中外资企业之间都曾有过程度不同、范围不一、期限不等、从竞争走向联合的事例。近代中国中外企业由竞争走向联合主要出现在两个行业,即轮运业和火柴业,但它们之间的情况又有不同,轮运业是单个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合,火柴业则是民族企业群体与外资企业的竞合,这恰好代表了两种竞合的类型。本文拟对这两种类型的竞合作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印度对华棉纱输出及其工厂棉纺织业的早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厂棉纺织业是印度近代民族资本的摇篮。当工业革命的浪潮自宗主国传来时,在印度出现的第一批新式工厂工业中,棉纺织厂占居了引人注目的地位。在随后的年代里,该行业不仅以其发展迅速、规模庞大,并且以其资本中民族资本对外国资本占压倒优势而著称。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说是近代印度民族工业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磊 《日本学刊》2005,(6):128-138
中日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两种不同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支撑这些市场经济体系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主导产品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前者构成了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而后者则是中日经济关系的技术基础。依据产品建构理论分析中日经济关系演变的趋势,尽管在一些产业中两国间的竞争会变得比较明显,但是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决定了今后较长时期内两国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产业竞争与合作形态的变化有可能降低中日经济关系对中日关系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国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等等都出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创新系统可以看作是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 ,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实际上就是这种制度安排是否有利于系统内部知识的流动 ,是否具有学习效率。出于这样的理解 ,本文从技术劳动市场的制度安排、风险投资的制度安排和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制度安排三个角度比较了美日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流动及其学习效率。文章认为美国的创新系统更有利于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日本的国家创新系统更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 ;前者更有利于自主创新 ,后者更有利于模仿创新 ,或在一定技术轨道上的创新 ;前者有利于创新企业的诞生 ,后者则存在着不利于新企业诞生的制度安排。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建构 ,要汲取两者之长。具体地说 ,就是针对不同的创新目标 ,构建二元化的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以及形成时期的构成,是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浙江籍资本家兴起的时间,以及兴起时的构成作些探讨。浙江籍资本家兴起的时间资产阶级形成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表现形式不同,资本在不同部门分配不同,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特殊利益和要求的工场手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工业资本家、金融业资本家等不同的资本家集团。为此,探讨浙江籍资本家兴起时间,也需要从不同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生产力发展内在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洋务运动的客观历史作用及其性质。文章运用历史比较学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论述了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生产力诸要素发展的内在联系,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的兴起,成了中国作坊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折点,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内部代表新旧生产关系的不同阶级的分化、形成的转折点,成了把科学技术从经学迷信中解放出来的转折点。作者通过较翔实的史料,在对洋务派三个层次和洋务运动三个阶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在批判洋务派腐朽性一面的时候,如实地把洋务运动看成一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在经济范围内的变革,肯定其在中国近代生产力解放过程中带有启蒙性的客观作用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为对象,对中国国有工业部门1993-1997年的绩效变动及其与非国有工业部门在行业分组层次上绩效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国有工业部门绩效的下降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进入以及竞争因素有关,但是来自于非国有工业部门的竞争并不能解释国有与非国有工业部门之间的绩效差异。这表明将国有工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的绩效下降趋势简单归结为竞争能力低下是有失偏颇的。进而指出,国有工业部门在按市场信号对劳动和资本要素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非市场性约束或者制度性限制是造成国有工业部门绩效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余粮率和粮食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但是现有文献对这个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论证了封闭经济条件下余粮率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约束作用,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粮食贸易会通过影响余粮率来影响城市化水平。基于亚洲发展中国家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了检验,发现国际贸易总体上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但是谷物贸易和非谷物贸易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不同,前者与它正相关,而后者与它负相关。另外,谷物净进口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化,原因在于谷物净进口放松了国内余粮率对于城市化水平的约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可以采取支持粮食生产或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进口粮食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放松余粮率的约束来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近代长江沿江城市周边农村的非农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长江沿江城市周边农村的非农产业一般来说可以分成农家成员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农家成员的其它兼业以及农村的地方工业三种形态。其中家庭手工业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它兼业是指农家成员在本家庭的农业生产以及家庭手工业生产之外的其它各种外出兼业等等;而乡村地方工业则是农村非农产业中较完备的发展形态。沿江城市周边农村非农产业的分布以及发展态势,大致上与沿江城市本身的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其发展原因,从农家经济本身而言主要在于非农产业大多具有较高收入的牵动以及农业耕地的天然限制和人口压力产生的内在推动;从外在条件看又同其毗邻沿江城市的地理区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之异同--三论影视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智 《学习与探索》2002,1(1):125-130
叙事是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的共同特征 ,前者崇奉“虚构叙事” ,后者笃信“实录叙事” ,通过叙事各自都融合了自己的主体意识 ,进行了艺术的加工 ,实现了相同的宗旨。其最大区别在于传达媒体的不同 ,前者运用艺术的形式 ,以影像或声影手法来表现过去 ,再现历史 ;而后者依赖书写文字的方式 ,以具体确凿可靠的史实叙述往事 ,反映历史。影视史学的出现 ,促进了书写史学的重新定位 ,两者在竞争、并存与兼容中相得益彰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对后发优势的研究并不深入和系统.甚至对于后发优势的内容都没有清晰的界定,似乎欠发达国天然具有优势.理论上的模糊,导致实践中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后发优势的实现,固然需要利用好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乃至于管理经验,但是更重要的是提升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改革以来行业收入相对排名变化的剧烈程度.通过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的对比,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劳动力市场改革以及90年代中期左右的企业改革先后引发了中国行业平均工资排序的剧烈变化.一些具有垄断特征的行业的平均工资,或始终维持较高水平,或在改革中不断跃升.然而,在进入2000年之后,行业收入差距的模式就陷于僵化,总体而言,垄断行业高工资这一基本格局始终没有改变.这也意味着,如果缺少有力可行的反垄断政策,未来控制行业收入差距的前景就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周学熙资本集团的历史地位问题一直是史学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之一。有人认为,周学熙资本集团是官僚买办资本集团,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有人认为,周学熙资本集团是民族资本集团,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还有人认为周氏资本集团开始是一个官僚买办资本集团,  相似文献   

20.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南北朝隋唐达到了鼎盛时期,其后即走向衰落.到了近代,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西学"的传入,也带来了中国佛学的振兴.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学在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思想文化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近代,思想家都对佛学推崇备至,他们一方面是为解除无法自由发挥个性的心灵空虚,另一方面则是为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精神武器,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学术现象.作为近代思想家的一份子,谭嗣同与梁启超也同样推崇佛学,他们对佛学的研究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二者在所处时代及身份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他们对佛学的研究却有同有异,这不仅能够透视出中国近代思想家研讨佛学的特点,也能发现近代思想家佛学研究对中国佛学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