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标志着家庭教育从此有法可依。家庭教育看似是每个家庭的小事,是父母和孩子的私事。但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教育也是一个国家的大事,是关系国家命运和未来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历来都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特别是与社会文化价值息息相关。自以婚姻纽带形成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产生以来,这种格局并没有改变。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差异,家庭教育是前两者的基础,其在发挥教育文化作用,实现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实家庭教育中的状况与问题从根本上说,源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而改变现状,实现良性发展,也必须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建设开始。  相似文献   

3.
优秀家风所包含的家庭观念、社会观念、国家观念,来源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层面的理念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家庭教育传承优秀家风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家庭是妇联的传统工作领域,多年来.各级妇联为提高家长素质,帮助和引导广大家长接受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而使孩子们真正受益,在家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青少年是跨世纪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素质状况将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此条件下,我们必须结合对青少年素质培养有着终生性影响和重要作用的家庭教育现状,面向21世纪实行家庭教育的变革,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对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目前,如何把青少年培养成才,已成为城市家庭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家庭教育是以一个个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而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大多不具备科学的家教知识,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为了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早日成才,做一名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优秀的接班人,就必须对孩子进行积极健康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占据基础地位,同时对孩子也有终身影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现状着笔,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田晓虹 《社会学》2005,(4):57-64
人从呱呱落地起首先生活在家庭中,最初的社会化是在定位家庭中完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塑造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以建立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为开端,通过家庭与孩子的接触,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做人的基本素质。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是任何家庭都无法避免的责任课题。综观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变迁,无不折射出经济社会发展与价值观演变的轨迹,以及它们与家庭教育理念、方式之间的同构性。研究日本家庭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与变迁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同属东亚文化圈和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当代中国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可资镜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友洪  吴爽 《现代交际》2013,(11):207-208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世界各国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美国在宣传和推行社会主流价值观时注重利用通识课程教育等作为载体,这种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到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来,从而探索出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希拉里2015年总统竞选广告词为语料,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希拉里在这篇竞选词中使用"国家是家庭"和"发展是竞赛"的隐喻来表明:家庭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家庭的发展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希拉里通过这则竞选词阐明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从而获得更多民众支持,拉取选票.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项巨大的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它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和个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整体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以强大的合力,齐抓共管,全面、立体式的影响当代青年大学生,做好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主流价值观构建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从主导价值观到主流价值观转变的重要方式。在大学生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引导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实现主导价值观向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具有关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做好对儿童的培养和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民族的繁荣昌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全国妇联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巡回演讲活动正是落实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家庭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3.
(一)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由于父母离婚给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其最终走上偏离社会准则乃至反社会道路的问题。从犯罪统计上看,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要大大低于西方国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保证了家庭结构的稳固。西方道德文化比较注重夫妻之间横的联系,所以那里的婚变情况多,离婚率高,不健全家庭也较多,家庭教育的危机较为严重,从而导致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最初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家庭教育则是父母对子女社会化产生影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具体而言家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文化背景下 ,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未成年的子女或者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其社会化和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影响活动。我国历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 ,在当今社会 ,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 ,研究目前家庭教育的状况 ,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为了解湖北省城乡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 ,湖北省家教会与湖北省妇联成立…  相似文献   

15.
房丽娜 《现代交际》2014,(11):124-125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法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发达国家之一,历来重视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盲目否定中国的家庭教育,一味放大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方式。法国与中国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同。本文通过以真人秀节目为例,分析中法家庭教育观的不同和从中得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增进我国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认知认同,关键在于谨防美国对华"网络自由"渗透战略引起的破坏颠覆活动。美国"网络自由"渗透战略是"互联网总统"奥巴马大力推崇的有着严密的组织运作,其实质是美国冷战思维和政治价值观的网络翻版,是美国国家利益和霸权主义在网络上的延伸。美国"网络自由"渗透战略对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产生重大影响。只有消解美国"网络自由"议题,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网络社会治理体系,才能规避美国"网络自由"渗透风险,提升我国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相似文献   

17.
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忽视决定着一个民族前途的教育问题。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为了解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记者走访了几个家庭。这里刊出几位中国父母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肥胖人群比例也在不断增长,健身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一些家庭特别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尝试不同的方法提高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立足于中美两国,以文化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的思维考察两国家庭健身的文化观念差异及其成因,考察家庭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通过对现代社会中国家庭结构和家庭主体的生活观念发生的明显变化,探讨与美国家庭文化的异同和相融性。健身在美国家庭则更加生活化、习惯化,通过对中美家庭健身文化观念进行差异性研究,可以借鉴美国家庭对健身的做法。在此背景下,倡议中国家庭养成良好的健身观念,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健身文化。  相似文献   

19.
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参考大量儒学经典和历代家训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青少年道德滑坡问题,主要从孝、五伦、修齐治平等三个典型层面概括和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各自特点、发展历程、相互关系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具有始于家庭而扩向社会、始于古代而扩向未来的重要特点,中国的家庭教育具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道德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是大学生认知结构中重要的基础和内容之一,生命价值观的引领和培养也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近几年,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的事件层出不穷,部分学生由于错误扭曲的观念,作出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情,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学生认知层面等因素探讨导致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出现不良现状的原因,更从高校完善教育体系、家庭支持、大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创造良好环境四个方向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