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革命道德教化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以现代性道德价值理念来分析,革命道德是一种“信念伦理”,革命道德教化作为“非常时期”的道德教化活动,不能实现对启蒙道德教化的超越,与之形成了现代性道德教化的某种断裂。透析革命道德教化的现代性断裂现象,对当代道德教化有着重要启示。“和谐社会”伦理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是当代道德教化的核心理念,是对革命道德教化理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道德调节:和谐社会的伦理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调节作为社会调节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以推动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导向;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重要价值取向,属于"应然"的基本价值判断,本身也是一种伦理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德调节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社会道德赏罚、评价、教育等方式,广泛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为实现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制度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3.
运用政治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发生学的方法,从政治价值理念、制度伦理、政治行为主体的道德自律三个方面来审视,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腐败问题就是政治和行政行为人的政治伦理缺失问题.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从政治价值理念、制度伦理、政治和行政行为主体道德自律三个方面,在社会政治主体、政治和行政行为人的头脑中建构起"善"的政治伦理规范,并以此来导向、规约和内化他们的政治理念和行为,有效遏制腐败思想的产生,杜绝腐败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4.
道德调节作为社会调节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以推动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导向;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重要价值取向,属于“应然”的基本价值判断,本身也是一种伦理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德调节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社会道德赏罚、评价、教育等方式,广泛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为实现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制度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5.
加强道德建设,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社会诸关系和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道德资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伦理支撑意义和积极价值。和谐社会本身所蕴涵的道德性特征为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司法与道德文化具有密切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司法权威蕴含的道德文化属性的支持.司法的权威性程度与司法对强制手段的依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公众的信赖程度等道德文化状态呈正相关关系.司法权力的价值理念、司法制度的道德原则、司法组织的结构体系和司法操作主体的道德素养所组合的伦理结构,构成司法权威道德文化属性的基本内容.司法权威的道德文化属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道德资本的概念一直是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关注的热点概念。进入生产领域的伦理道德是一种能带来价值和利润的非物质要素,先进的伦理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资本,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忽略伦理道德的因素,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对道德资本进行分层研究,厘清道德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机制,不仅有助于拓展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理论视域,丰富和发展生产力理论,而且有助于在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形态不仅是一种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而且也是一种价值文化体系,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价值理念规定和价值目标追求。和谐社会的主导性价值理念主要应是人本价值理念、科学价值理念、道德价值理念和审美价值理念,而其价值目标则主要由富裕、文明、公平、协调、民主、自由和幸福构成。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与内在灵魂,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定性定向、理性规范和精神激励作用,要健康持续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价值理念主导与价值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9.
试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伦理思想,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根基,是构建和协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是诚信道德建设的最高目标和归宿,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加强全员诚信教育,我们应加强诚信伦理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小说代表作《边城》通篇贯穿着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景的和谐、情的和谐、意的和谐、境的和谐四个层面。《边城》所传达的和谐思想已超越历史时空,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具有相通之处。《边城》的和谐思想积极的现实意义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回归意义";人与人和谐相待的"道德感召意义";人与社会和谐相融的"时代政治意义";人的内心和谐本善的"心灵超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