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震东  邵倩 《社区》2010,(20):36-36
从去年起,韩国各地出现特殊的一群人——“都市狗仔”。他们往往怀揣相机,猫在街角或者地铁座椅上.静静地等待猎物:在禁烟区抽烟的白领,随意乱倒垃圾的行人,抑或是卖过期食品给儿童的小贩。  相似文献   

2.
去韩国时有一件事让我吃惊。那就是与狭小的日本相比,韩国更“小”。在日本经常听韩国的留学生说“日本小”,所以就产生了韩国比日本大的无视常识的想法。乘新村号从釜山到首尔(汉城),横贯南北,也只有5个小时。这本来我是知道的,但实际体验一下,就更觉得韩国比日本还要“狭小”  相似文献   

3.
如果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今天北京修建地铁的速度,肯定有人说我夸张过度,可要拿今天修建地铁的速度来和大约40年前地铁一号线的修建速度来比较,那就毫不夸张了。那时地铁1号线从开工到竣工通车,不知修建了多少年,眼见孩子长成大人,中年变成老头,真是事业催人老啊!  相似文献   

4.
张前 《社区》2011,(24):57-57
在韩国旅游期间,随处可见的楼顶“花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结束了一天的观光,我们入住济州岛太阳海滨酒店。进入房间后,我感觉有点闷。同行的韩国朋友了解情况后,遂对我说:“走,跟我到楼顶透透气!”  相似文献   

5.
小敷 《社区》2009,(17):52-52
看韩剧的时候,除了惊叹他们的整容技术外.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韩剧中.屡屡可见家庭主妇欢天喜地地招呼“今天晚餐我们吃猪排骨哦”。节日时买几斤排骨送给丈母娘还是件相当体面的事.吃顿排骨有那么隆重吗?去了韩国后才明白,在韩国,一顿猪排骨.真的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刚刚刘飞跟你说什么了?是不是又在背后骂我?” 下班后,和上司刘飞讨论完一个工作项目的进展后,于泉刚走进地铁,同事汪晓凡的电话就来了。于泉最近发现,只要和刘飞单独面谈过,肯定就会接到汪晓凡的电话。而且第一句肯定是这句话,然后就是一堆重复了N次的牢骚,诸如,“刘飞总是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给我,然后找借口骂我。还跟部门的同事说我的坏话……” 在部门内学历称得上“第一人”的汪晓凡,虽然年龄不大,但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被同事们称为“汪老师”。  相似文献   

7.
在韩国,90%的国民认为,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浸透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韩国《东亚日报》的会长告诉我:“在韩国不尽孝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初听此话,我多少有些半信半疑,但经过一段在韩国的亲身体验后,的确感受到了“孝道”在韩国的历史沉淀。韩国的年俗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集中的表现。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韩国人拜年非常严格:长者…  相似文献   

8.
漫画     
王叶顺 《老友》2014,(5):56-56
推算体重 刚才在地铁上,我身边的一个老大爷盯着我看了半天.突然对我说:“小伙子,看你的面相,你的体重应该有80公斤!”  相似文献   

9.
唐厚梅 《社区》2005,(20):60-61
如果评比亚洲哪个国家对老人最孝顺,我会投韩国一票。我在旅韩期间,对韩国人的孝道文化感受颇深。韩国作为我国的近邻,是受孔孟儒家孝道学说影响最深的亚洲国家。在韩国,90%的国民认为,行孝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也是做人的美德。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韩国,不尽孝就被人瞧不起,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初听此话,我多少有些半信半疑,但经过在韩国的一段亲身体验,的确感受到了“孝道”在韩国的历史沉淀…  相似文献   

10.
妖精的愿望     
前年秋天.学校把四年一班班主任的“宝座”交给了我。在我上任后不久。就有一些学生家长找到我.他们有让我对学生“高看一眼”的,有向我讨要班干部当的,也有要求调桌的……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居然接待了十多位学生家长.而且他们都是带着礼物来拜访我的。这可把我愁坏了.如果不收下吧,怕家长对自己不放心;收下吧.就会违背职业道德.影响教师的良好形象.还让人担心会“污染”了孩子的心灵。思来想去,我决定演一出“苦肉计”。来刹刹家长的送礼风.以不辱没“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韩国大企业的反思:一个“经济学实验”的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韩国组建大企业集团开始,韩国经济的发展便与大企业集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可以说没有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就没有韩国经济的“汉江奇迹”。但从去年以来,韩国接连发生大企业集团倒闭和陷入困境的事件...  相似文献   

12.
方木鱼 《社区》2014,(26):34-34
英国人热爱读书看报,尤其爱读小说的民族特性是世界闻名的。在英国学习期间,我就亲眼目睹了形形色色的英国“书虫”。地铁、公车、路旁的长椅以及纪念馆的台阶和阳光下的咖啡馆里,到处可见阅读者们安静怡然的身影。不过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英国,即使身为乞丐也不忘读书。  相似文献   

13.
《今日南国》2013,(2):56-57
“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朴槿惠是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但她被称为“冰公主”,她曾这样冷峻地说到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现在,她有了为国效力的可能性。在2012年12月19日举行的韩国第侣届总统选举中,朴槿惠以微弱优势战胜主要竞选对手文在寅,  相似文献   

14.
我珍藏著一支红、蓝、黑三色圆珠笔。虽然它非常普通,却能使我经常想起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那是4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神田的一间居酒屋里打工,每天都要和许多日本客人打交道。有一天,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看到我胸前林的名字一便主动与我搭话。“你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中国人。”“中国的什么地方来的?”“哈尔滨。”老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眼神,似乎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我也去过哈尔滨。”老人显得很激动。“不过,那是50年前的事了。”老人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无限回忆Z中。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老…  相似文献   

15.
孙晓鸥 《北京纪事》2009,(10):90-91
如果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今天北京修建地铁的速度,肯定有人说我夸张过度,可要和大约40年前地铁一号线的修建速度来比较,那就亳不夸张了。一号线地铁从开工到竣工通车,不知修建了多少年,眼见孩子长成大人,中年变成老头,真是时间催人老啊!  相似文献   

16.
兄弟     
刘刚 《社区》2008,(14):27-27
11月16日,地铁里的我收到弟弟发给我的短信:“我当爸爸了。”22岁的他,虽然稍显稚嫩,但仍然掩饰不住当爹的兴奋。从拥挤的地铁中挤出了大望路,我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过去。大人小孩也都健康,老爸老妈笑得合不拢嘴,家里是免不了一阵子欢畅了。我恭喜弟弟,也替我辛劳了半辈子的老爸老妈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7.
每次,老公躺在床上懒懒地喊:“来.我的‘水性杨花’宝贝儿。”我都会雀跃着奔到他的怀里。你可别误会了.“水性杨花”在这里可不是老公对我的歧视,它包含了他对我绵绵不绝的爱意和赞赏:一说我的天性像水一样柔顺、灵动、透亮;二是在夫妻生活中,我适应性、可塑性强,见弯就绕,遇缝能流,可凝固成冰,可潺潺成河.能顺流而下,亦可逆流而上.最搞笑的是,我的“水性杨花”还是老公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我同北京大学的因缘——《北京大学学报》开办“韩国汉学研究”专栏感言金俊烨《北京大学学报》本着促进中韩两国学术交流之宗旨,特辟“韩国汉学研究”专栏,主编龙协涛教授特致函约请我为首期专栏撰文。别的约稿信,我似乎可以找些理由婉言谢绝,但这封约稿信我是无法推...  相似文献   

19.
抽象并不等于枯燥无味.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并发现数学的美,学生就会喜欢它,对它有感情,有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去学数学,就会变教师“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就会将学数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20.
阮红松 《社区》2011,(11):18-18
翻开当今的一些热门报刊.经常看到一个栏目叫“悦读”.瞧着有些不顺眼。以为又是“网络造词”惹的祸。阅读了文章,就明白了,放在这类栏目里的东西,的确让人眼睛好受,脑子轻松,阅读的确成了“悦读”了。后来。我又把这个栏目移到自己主持的文学刊物.很负责的老校对以为我出现笔误.将“悦”改成“阅”,我笑着对他说,再这么落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