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儿”也叫“少年”,是一种民族民间歌曲,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回族、土族、东乡、保安和汉族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花儿”音乐,曲调高吭、豪放、悠扬婉转、跌宕起伏,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花儿”音乐都有标题,称为“令儿”,它一般以流行地区(如《河川令》、《马营令》)、民族(如《土族令》、《保安令》、《撒拉令》),或以衬词(如《尕马令》、《咿呀咿令》)命名。  相似文献   

2.
宋代全国性综合编敕纂修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宋代全国性综合编敕计有《建隆编敕》至《重修淳敕令格式》19部,加上内容重复的三部条法事类,宋代实际行用过的编敕则有22部,这些编敕至迟在宋仁宗天圣编敕时已在编敕所进行,并形成一套制度,体例上从依照《刑统》的体例编修到按敕、令、格、式的分类编修。南宋孝宗时出现“条法事类”。附加项目的增多也表明了其体例的变化,其取材基本上是一定时期的“宣敕”,前一编敕可行用者,徽宗时的御笔、手诏,南宋时的指挥亦成了编敕取材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人体生命活动必须依靠摄取食物来维持。人类为了生活与健康,必须寻找食物,并进一步认识食物。据《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里所指的“毒”就是包括食物、药物和毒物的天然品,“七十”则是泛指许多品种。  相似文献   

4.
沈括《守令图》与荣县《守令图》关系探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曾经编绘了一套高水平的全国地图《 守令图》,宋末即已失传,而1964年四川荣县发现的北宋宣和《守令图》碑刻,其底图来源 迄今不详。本文探讨了两者的关系,认为沈括《守令图》的传绘本就是宣和《守令图》的最 早底图,只要将宣和《守令图》作一定处理,一幅失传800年的精品地图可望重现人间!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长征》诗中原“浪拍”改成“水拍”曾被传为佳话 ,但也有不同意见。其涉及修辞的避重 ,应避除重叠叠音词、专用词组和特殊重字修辞外无意之重。《长征》诗“浪”改“水”,为遵诗律 ,诗中所重之“水”、“千”、“山”、“军”四字 ,或为固定词组无法改 ,或为重词轻律不必改。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辞源》释“月令”“春令”“夏令”“冬令”所引例句皆出于《礼记·月令》。在《礼记·月令》中 ,这是一组意义相关的词语 ,其中的“令”都是“政令”之义。《汉语大词典》和《辞源》将“冬令”之“令”释为“政令” ,这与《礼记·月令》语境文义相吻合 ;而将“春令”“夏令”“秋令”之“令”释为“节令” ,这与“令”所处文本语境意义相悖。这两部辞书对这一组意义相关词语的解释未能充分顾及其含义上的相关性 ,因而释义前后抵牾 ,缺乏准确性。本文考察了《礼记·月令》的文本语境 ,并结合儒学“礼法自然”的思想观念 ,对上列词语中的“令”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7.
澄清两个问题:第一,郑钦此人,当作“郑敬”。宋人赵次公为杜诗作注时。由于避宋讳——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名敬,遂改“敬”为“钦”。后人不知就里,也就一路以“郑钦”相称。第二,说吏隐之典,“出《汝南先贤传》郑钦事”,完全是子虚鸟有之事。换言之,“吏隐”的用典,和郑钦毫不相干。究其致误的原因,盖误读《汝南先贤传》所致。  相似文献   

8.
中篇小说《沙家浜》作为对同名样板戏的改写,借解构“经典”之名,以时尚的“包装”来寻求卖点。其写作出发点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平民主义写作立场。它通过对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戏谑化解构,给消费时代的大众读者提供了一套后现代商业文化色彩的文学快餐,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写作精神困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楷书《噩梦》,原文共24 629字,残去129字,是现存不多的王夫之手写文献之一。从用字角度看,《噩梦》遵从崇祯三年颁布的国讳,避了“照”“常”“洛”“由”“校”等字,避了“朝”“聘”等王氏家讳,不避清代国讳“玄”字。这真实地反映了王夫之避讳的具体情况,也反映了王夫之坚守明代遗民身份的书写状态。  相似文献   

10.
“生亦避名”之制,起于周,成于秦,西汉沿袭不改。《黄帝书》避汉高祖刘邦讳,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讳,当抄于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这也是《黄帝书》产生年代的下限。  相似文献   

11.
劳远欢 《市民》2006,(5):32-32
《七剑》一开始就用视觉效果强烈的红底黑字展示片中至关重要的禁武令:“皇上有谕,实施天下禁武令,凡庶民习武者,斩立决”。  相似文献   

12.
苏轼((寄刘孝叔》一诗云:“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哪得谱。”王文诰注云:“忽令独奏《凤将雏》”乃谓“误占久虚之等”也。 按:王说误。“误占久虚之等”,出《东坡集》卷十六《谢制科启》,乃嘉祐六  相似文献   

13.
“我真想哭”,这是范钧宏师生前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他生前对我讯过何止千句万句,但在如今他辞世恰恰10周年之际,唯有这一句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说这话是在他原先的家里,北京东城北新胡同三间极其矮小的南房中。他在此已住了近40年,《猎虎记》、《白毛女》、《杨门女将》、《满江红》、《强项令》等杰作就杲有这里写出来的。范师有4位千金,经常是合家人陲之後,他才能独白在昏黄的灯光下熬夜。有时实在累了,他就到胡同*甚至是大街上散一散步,让夜风吹一吹他发服了的头脑。然而也奇,经夜风吹拂,他也总是能够回忆起三四十年代白已…  相似文献   

14.
《采薇》第五章:“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毛传:“腓,辟也。”郑玄笺:“腓,当作芘。言戎车者,将率之所依乘,戍役之所芘倚也。”“芘”敦煌写本s2514卷、s2049卷并作“庇”,音义并同。 “小人所腓”,郑玄笺句意甚确。但他认为“腓”字有错,则非是,“腓、辟”本有蔽义。古“辟、僻”通用,“僻、蔽”叠韵,义并相通。惟其偏僻,乃能隐蔽,故“僻”有隐蔽之义。《汉书·萧何传》:“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师古曰:“辟读曰僻。僻,隐也。”“小人所腓”,即小人藉以隐蔽,谓征途以避风雨,战场以避矢石。 经文“腓”字通“匪”。《说文》:“匪,隐也。”与“辟、僻”义正相同。 孔氏正义引王肃曰:辟,“所以避患也”。陈启源谓传“辟”为“避不敢乘”。都解“辟”为回避,失之。朱熹引程子曰:“腓,随动也。如足之腓,足动则随而动也。”望文生义,其失更甚。  相似文献   

15.
剑钧 《中华魂》2013,(6):39-40
儿时,喜欢历史故事,看不懂文言文,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套由林汉达先生编撰,少儿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那套丛书还没能出全就“文革”了。但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套书中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那精美的封面设计和通俗易懂文字至今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8,(5):4-5
蓝天野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弟,家里的大人大多不看书,最早的文学方面的熏陶来自他的祖父和父亲,“祖父念过书,他每天晚上给我讲,讲的多是《西游记》,还有一些公案,但是讲得多了,就不知道再讲什么了。”于是,蓝天野上小学后不久,有一次书店拉了一车书去学校卖,蓝天野的祖父就吩咐孙子买几套书回去,“他看完给我讲,当时买了《水浒》,还有一些民间的说部,都是说书人传下来的书,有《三侠五义》、《小五义》等。”除了祖父,蓝天野的父亲也识字,“我印象中他很聪明,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古代的祈雨─—兼释有关的几个古文字国光红一、祈雨的女巫和蛇《周礼·春官》有“司巫”职,“掌群巫之政令”,其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春官》又有“女巫”和“男巫”,“女巫”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旱则舞雩”,“男巫”则另有所操,《春...  相似文献   

18.
“绝望的抗战”与悲剧创造──《呐喊》《彷徨》创作的心理动因探微吴延德两本薄薄的《呐喊》、《彷徨》,几乎是鲁迅一生所创作的全部小说史,然而这却是一部令人颤栗的悲剧史。这不仅仅是“须听将令”的悲怆的“呐喊”,更是情感积贮的奔涌;也不只是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9.
断句错误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点古籍,“‘点’不断,理还乱”的情形时有所遇,即使是明清笔记,语不艰深,也会有断句错误的现象。不明典章,不查史志,是致误的一个原因。清·王士祯《香祖笔记》,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标点本,其卷八有一段话是这样被标点的:“《五代史》:伪梁朱温时司天监上言,日辰内戊请改为武,盖温父名诚戊,字类成,故司天监以此谄之。”(第162页)标点者以为五代后梁朱温“父名诚戊,字类成”,司天监为了避讳,请改干支中的“戊”为“武”。粗粗一读,似乎很通,然而细细一辨就成问题了:如果温父果真“字类成”,与所避之“戊”不涉,这里是大可不必写进去的。只要写“父名诚戊”就能说明避“戊”改“武”的原由了。而且因避“诚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以来,陈国军执导的40集电视剧《松花江上》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及各地方电视台轮番播出,收视率一路飙升.被誉为“2010年最有血性电视剧”。“是继《闯关东》之后又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