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丽娜 《老年世界》2008,(24):14-15
两位头发花白、年龄相仿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浴池,从交费到换拖鞋,都是高个子老人一手包办,她还不时提醒另一位老人小心滑倒。浴池老板好奇她们的关系,两位老人相视一笑,高个老人答道:“她是我嫂子。”顾客、搓澡工听了都啧啧赞叹:“瞧这对姑嫂,相处得多融洽啊!”  相似文献   

2.
大雁 《老人世界》2011,(12):24-26
两位老人黄昏恋,儿女们为了财产坚决阻拦。为了儿女,两位老人只能委屈求全过起了“走婚”的生活。即便如此,仍被儿女们像防贼一样防着,房产证、户口本、存折都被儿女们“保管”着。  相似文献   

3.
罗兆栋 《老年人》2000,(2):20-20
妻子和我结婚30多年 ,家务事全由她一手包揽 ,我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现在我们退休了 ,依然是她一人操持家务。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小家。按说 ,两个人的家务活还算简单。可是 ,爱整洁的妻子一天到晚不得空 ,陷在油盐柴米里没个完。节假日 ,儿女们回家看看 ,她更是忙得团团转。人家说我比老伴至少要年轻10岁 ,实际上我比她还大几岁。一见老伴日渐衰老的神态 ,我就自责和不安 ,很想主动干些家务活 ,减轻她的负荷 ,让她也潇洒快活起来。可当我一拿我同老伴 争□/罗兆栋家务起拖把 ,她不是抢夺过去 ,就是横加阻拦 :“你拖…  相似文献   

4.
晓红 《当代老年》2013,(7):18-19
在瑞典留学期间,同班同学邀我去看她的外婆。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去看老人一定不能空手,我征求艾米莉的意见。艾米莉一连串的“NONONO”之后说不要,她告诉我外婆住在老人院,是供给制,生活之需应有尽有。见我诧异,她又解释说在瑞典,老人院是老人最好的选择,也是最享福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巧分图形     
顾一雄 《当代老年》2009,(9):42-42,35
四位老人在一起聊天,有三位老人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姓名(见图)。第四位老人风趣地说:“太巧了!你们三位姓名中三个字的一半,分别拼起来,就是我的姓名。那么,你能猜出第四位老人的姓名吗?  相似文献   

6.
婆婆胜亲娘     
南凉 《老年人》2006,(9):28-28
我的婆婆60多岁,生育了四男二女。为了把几个儿女养大,可以说是什么样的苦都吃过。长年在田间地头劳作,使婆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等到最小的儿媳——我进门后,婆婆就像完成了一桩重大使命一样,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儿女们各自成家了,却很少回家,更谈不上照顾两位老人  相似文献   

7.
20多年村干部的她,为创办一所院倾尽全部家财。在家里,她说自己是个“负债、负丈夫、负儿女”的“三负”女人;在敬老院,老人们却把她看成是给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8.
感谢庄重张玉庭策划/本刊编辑部No.1以手写心我终于娶了她。就在结婚那天,我告诉了她一个秘密:"我永远忘不了一位老人。"我说,多亏了他的帮助,我才有了认识她的机会。"什么机会?"她笑眯眯地问。"我曾拜托过那位老人,当只有我俩上电梯时停止五分钟,好让我好好地看看你。""那老人立刻答应了你,还关了电灯。""你怎么知道?"我吃了一惊。"那人是我爷爷,是我让他关的灯,我想考考你,看你会不会趁黑暗偷偷地吻我。""可我没敢吻。只说了一句:'小姐别怕,有我呢。'""也正因为这句话表明了你的庄重,我才决定走近你。"说着,她吻了吻我的…  相似文献   

9.
“我什么都没有,但我有你们!”一位即将辞世的老人这样对陪伴她的志愿者说。 是“晚缘”让一群青年志愿者和老人们走到了一起.青年们的真诚关爱让老人们的生活重新燃起了欢乐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章法 《老年世界》2009,(2):20-21
2007年岁末,居住在湖南省益阳市的刘大妈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旅程。老人过世后,邻居柳女士忙前忙后,辛勤奔走,为她体面地操办了后事。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刘大妈是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吗?答案是否定的!老人有一对亲生儿女。也许还有人会问:难道是因为刘大妈遽然离世,而她的一双儿女却不及赶回吗?不!几年前,刘大妈就开始饱尝病痛的煎熬,过世前几乎已经病人膏肓,而她的儿女就居住在和老人相距不远的另一座城市里。  相似文献   

11.
她常常说儿女和父母的缘分是30年,从儿女出世到30岁,父母要好好地照顾儿女。这就是她照顾我们的方式。我结婚的时候是去年八月。那天我穿着白色的婚纱,婚宴的时候又换了一件红色的旗袍,旗袍很合身,是丝绒的,上面有鲜艳喜气的花。林桂花说你穿旗袍真好看,看到  相似文献   

12.
高龄津贴的宁夏实践 2009年6月的一天,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94岁的解银新老人一手拿着200元钱,一手紧握着民政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做梦都想不到啊,快入土的人了,政府每个月还给我发200元津贴,这下我月月都能领工资了,以后不用总花儿女的钱了。”解银新老人刚刚拿到的200元津贴,就是宁夏实行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后给80岁以上老人发出的第一笔高龄津贴,与解银新老人一同领到津贴的,还有宁夏其他34000多位高龄老人。  相似文献   

13.
彭国梁 《老年人》2006,(5):20-21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到一位尊敬的老师家去,老师因事要到外面打一转,他让我先喝杯茶,说稍候片刻就会回来。老师走后,他的岳母娘来找我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耶稣和《圣经》上去了。我记得她老人家说话时,眼睛里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光彩。她说,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主,就会化难为易、遇难呈祥的。她曾经跟随丈夫到处漂泊,带着四五个儿女,从湖南到湖北,从四川到青海,吃了不少的苦。但是,每当关键时刻,好像都有神灵暗地里庇护着她和她的一家。说实话,那时候我对宗教没有什么认识,听得有些云里雾里。尽管如此,我还是极有兴致地听着…  相似文献   

14.
恩比爱长     
贾乙 《当代老年》2008,(12):35-35
我认识一位年近80岁、瘫痪在床达30多年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这30多年来,在她身边一直耐心周到照顾她的是她的老伴儿。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一个开朗、乐观、富有幽默感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一点也看不出他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这30多年来,你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是爱情的力量吗?”  相似文献   

15.
吴玲 《老年世界》2007,(5):22-23
俗话说:“小孩信哄.大人信捧。”其实,老人也信“哄”。最近上海市的一位“十佳好媳妇”在服侍老人的实践中得出了“要像哄孩子一样哄老人”的经验。她说。老人吃饭要“哄”,穿衣要“哄”,平时要“哄”,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更要“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老年社会工作者,我从来没有想过第一位需要我做临终关怀的老人竟会是我的奶奶.我一下子乱了方寸,所谓的专业方法和技巧,统统想不起来也不会运用了,我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陪伴着她.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回到老家后,因为没带钥匙,就去了奶奶家.奶奶自己住在老宅,在儿女家总是住不习惯,没住几天就吵着要回来.好在我家离奶奶家不远,妈妈每天可以照顾她.  相似文献   

17.
正爸妈的一句"我很好"往往蕴含着儿女所不知晓的愁肠百转和铁肩独担。"我很好"未必是爸妈真心话"喂,闺女呀……"一位老人拿着手机,边走边接听电话,"我呀,吃得饱、睡得香,你放心吧……你妈?没在呀!她出去跳舞去了……"突然画面一转,老人正在医院照顾老伴儿。"没事,你放心吧!  相似文献   

18.
张陶  杨嘉利 《老年人》2009,(5):18-19
吴兰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9年前,她丈夫和大儿子因病相继离世,留下5万余元的债务。这笔债务就像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老人身上。老人挺起赢弱的身躯,风雨无阻,捡废品还债。9年过去了,当她不再结实的肩膀已承载不起岁月的风霜时,她终于可以昂起头来说:“为老伴和儿子治病欠下的债务,我终于还清了。”  相似文献   

19.
孔昭凤 《老年世界》2010,(20):14-14
“当老人老成孩子”。起初听丈夫说这句话时,感觉特别拗口,也不甚理解。后来,从丈夫与婆婆身上,我才悟透了这句话的含义。 还是在前年年初,小姑子就不时打来电话,投诉婆婆的种种“失常”行为:动辄就虚报病情,以骗儿女常回家看她。有一次,婆婆对小姑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如果四儿一家三口再不回来,就见不到我最后一面了。”  相似文献   

20.
近日,退休教师余阿姨告诉笔者说,她和老同事们谈到“拼家”养老,也就是三五位合得来的独居老人一起生活。她觉得这个设想挺不错,但身边又没有现实例子,于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