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起来.富人比穷人更需要钱。 穷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钱。而富人未必需要,却时时刻刻惦记着钱。所以,穷人只是偶尔被钱所困,而富人是常常被钱所困。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一个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讲坛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搭建。  相似文献   

3.
<正>有两个人:一个富贵体弱,一个贫穷强壮。两人彼此互相羡慕。富人羡慕穷人健康,穷人羡慕富人的财富。甚至,富人愿拿全部财富去换取穷人的健康,穷人愿拿身体的健康去换取富人的财富。他们这个心愿,被一个神奇的医生知晓了。医生用交换人脑的方法帮他们实现了愿望:富人从此一贫如洗,拥有了健康;穷人从此富甲一方,变得体弱多病。从那之后,两个人过上了他们渴望的生活。变成了穷汉的富人,由于拥有  相似文献   

4.
牺牲弱者(穷人)利益,以偏袒强者(富人),用受害人(弱者)的痛苦和损失,换来社会的繁荣和利益。而这一切都被用一块非常漂亮的面纱遮盖了起来,这个面纱就是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理论。这也是传统侵权行为责任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骆爽 《社区》2002,(8):24-24
城市穷人与城市富人有什么不同?穷人除了对富人的生活羡慕外,对富人的印象不见得好,比如给富人加上这样一些帽子:守财奴、吸血鬼、为富不仁、非法致富。确实,富人在道德上并不具备比穷人更高的优势,有些富人的致富过程是不道德的。但是城市穷人检讨过自己,反省过自己吗?许多城市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不能认识到时间是最宝贵的资产。城市人批判之四上天赐给穷人和富人的时间是相等的,一天都有24小时。富人用时间干什么去了?建立各种客户关系,投资,琢磨金钱哲学等等;穷人用时间干什么?侃大山,搓麻将,怨天尤人去了。改变命运的钥…  相似文献   

6.
有个穷人不慎将自己的腰严重扭伤,他无法动弹,也无钱医治,穷人便痛苦虔诚地向上帝求助.不久,一个天使来到他的面前,这个天使问穷人有何要求。穷人就告诉天使——他的腰被严重扭伤,他希望上帝能够拯救他的痛苦,这个天使问穷人是否为上帝准备了祭祀的羊,  相似文献   

7.
张启楷 《市民》2007,(2):11-11
传说中“富人泡妞,穷人泡网”,还是很有道理。想来是穷人时间多,上网费又便宜,再有某君警语“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  相似文献   

8.
大师的回答     
《北方人》2008,(6)
有人问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纯粹的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而且到任何时候,穷人都会多于富人,城市的领导者在作决策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想到穷人。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分化成了穷人和富人之后,经济学本身也注定要随之分化:穷人有穷人的经济学,富人有富人的经济学。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对今年春运火车票价  相似文献   

10.
陈强  陈韵正 《社区》2008,(17):52-53
美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富裕国家,但我在这里也见过沿街乞讨者、流浪汉和无家可归者,还有一些住在破旧房屋的穷人。一个国家,有富人,自然也会有穷人,关键是政府和社会如何对待穷人。  相似文献   

11.
说话算数     
"现在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茅于轼: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为穷人说话能够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赞同,而为富人做事则有酬劳。为穷人说话同时又为富人做事,则可以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12.
"穷人经济学"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收入高低为标准,现实社会中的人可以分为“穷人”和“富人”。“穷人”和“富人”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规律和经济利益,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学“穷人经济学”和“富人经济学”。“穷人经济学”倡导经济收入和相关资源的分配应该向穷人倾斜。按照“穷人经济学”的理念,解决“三农”问题有三个答案“多予少取”、“农业保护”和“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会做穷人     
学会做穷人周洪国内一著名作家断言: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将决定谁是穷人谁是富人。事实上,这几年贫富分化已见端倪。所以,在进入21世纪的前夕,当务之急是我们要学会做穷人。我们不愿意做穷人。整个20世纪,我们都在同贫穷和制造贫穷的人做殊死斗争。我们父辈用了...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11,(12):50-50
穷人思维指的是穷人对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让人贫穷的思维。所谓正思、正念、正行,最后终成正果,而邪思则会导致恶念、恶行,最终必将酿成恶果是也。相比之下,正思正果自然是富人思维,而邪思、恶果下必定是穷人思维。最流行的说法是人穷即是心穷,在职场中,以下几种穷人思维必须警惕,否则,你将一辈子都难成正果。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个富人和穷人的故事是这样说的: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守在路边。那富人开始理也不理,邻人都说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要饭越是要得  相似文献   

16.
富人和穷人是相对的,没有永远的富人,也没有永久的富人,贫穷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谁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的命运,成为财富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8,(8)
美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富裕国家,但我在这里也见过沿街乞讨者、流浪汉和无家可归者,还有一些住在破旧房屋的穷人。一个国家,有富人,自然也会有穷人,关键是政府和社会如何对待穷人。  相似文献   

18.
邱莉莉 《社区》2008,(22):38-39
2007年8月,我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考察团对北欧四国进行了学术访问。 早就知道,北欧四国是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以高福利、高税收、高收入而著称。因此,在学术交流中,社会保障是不能不提的一个话题。像芬兰、瑞典、挪威、丹麦这四国都有着一个共性,这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把追求社会公平作为基本出发点。本着这一理念,在经济发展起来后,这些国家采用调控税收的办法,将高额税收用于社会保障,通俗地说,就是把富人的钱拿出来一部分补贴穷人,以缩小贫富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贫穷与富有     
富人和穷人一起来到牧师面前诉说自己的苦恼。富人首先说:“尊敬的牧师,我是一个有钱人,我的钱多得几辈子都用不完。也正因为富有,所以我给我的儿子请了最好的老师到家里来教育他,我惟一的希望就是我的儿子能够接管我的事业,将这份庞大的产业继承下去。20多年后的今天,我也快退休了,可是,我却越来越担心我的儿子无法管理好我的产业,因为他害怕面对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产阶级曾被看作是民主化中唯一的最重要的力量。甚至马尔萨斯也认为:“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减少两极(即富人与穷人)、扩大中产阶级规模的政府模式,我们毫无疑问要采纳这个模式。”1966年,美国史学家巴林顿·摩尔(Barrington Moore)简洁地总结了几十年的学术观点:“没有中产阶级就没有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