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和日语中都有表示时间的名词、副词等,并通过这些词来表明时间和状态。时间和状态,是表示所发生动作的难以截然分开的两个基本要素。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这两个要素,但表现形式各异。本文试图归纳汉语中表示过去状态的几种常用句式,并将其与日语中的相关表现加以比较,以帮助中国学生掌握更地道的日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新词是现代社会的印记,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其作用不可小觑,本文主要通过搜集大量汉语新词,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对其进行分类,综合,整理,借鉴多家观点,探讨汉语新词的生成规律,并且说明笔者对待汉语新词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外来语是指从外国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也叫借词。当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汉语和日语也都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本文将对中日外来语的吸收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其分为音译和意译两大类。汉语外来语的吸收方式以意译为主,而日语外来语的吸收方式则以音译为主。此外,本文还从文字特性、民族心理特性对导致中日外来语吸收方式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往往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汉语和日语属于亲缘语言,两者又都拥有大量的量词,这些量词有异有同;因此,汉语母语者往往会受到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干扰。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异同,探究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影响,并从对比分析汉日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转变汉语固有的认知模式、创造浸入式语境三方面探讨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迁移的影响下如何学好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借用外来词汇,是文化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韩语新词中存在大量来源于英语的词汇。以2015—2018年韩国国立国语院发布的新词调查报告为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探讨近年韩语新词中英语借词的主要形态特征、语义特征及借用原因。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语言接触的影响,更好地理解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对研究韩语自身特点及把握韩语今后发展的脉络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戈 《职业时空》2013,(10):111-113
近年来,汉语新词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已越来越多地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面对汉语新词的不断出现,译者有责任及时地把它们翻译出来以帮助外国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的最新情况.文章指出了影响新词英译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新词的英译原则和方法,以期对解决汉语新词英译中的问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日语固有词涵盖了日语词汇中的所有词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日语固有词除了单纯词之外,还有很多利用重复、复合以及添加接头词和接尾词构成的复合词,掌握这些日语固有词的构词方法,对于日语学习者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70年代初,查遍中国所有的字典,也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今天,这个新词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名词+る"结构的五段动词大量出现,这种名词动词化现象在外来词、汉字词和日语固有词中都有分布,既有他动词,也有自动词。掌握这种结构的动词,对于提高日语口语水平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日语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汉语、和语、外来语和混种语四种词汇。其中,占到总量近半数的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是“在日本产生的汉语词汇,是原本汉语中没有的词汇,这就是日制汉语词,又称和制汉语。本文中,笔者以福泽谕吉代表作《文明论之概略》一书为中心,对该书中出现的日制汉语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英语本土化研究的四个维度:英语中的中国特色词、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汉语中的英语音译词、原有英语词汇在中国语境下产生的词义变异。通过分析语料的方式探究英语名词本土化现象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英语名词的使用确实受到了中国语言使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影响,借用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传达中国文化和思想价值观,是英语名词发生本土化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新词既反映了社会生活,又丰富了汉语词汇。“点赞”一词从网络到生活的广泛使用引来了众多关注,本文将就“点赞”一词的形成机制、语义特点、语法特征进行一番探讨,以便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初,查遍中国所有的字典,也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今天,这个新词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中国历史上,“环境”和“保护”这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是曲格平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中的重点。初步掌握日语被动句基本结构的学生,常常盲目按汉语的表达习惯用日语被动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灵活运用日语被动句,本文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日语被动句误用的原因,并探讨日语被动句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对称词,即人们在交际中称呼对方时所用的词,他们作为对人距离的表现装置,本身就是一种表现礼貌策略的手段。考察《骆驼祥子》中日对译文本后发现,无论在何种关系下,汉语原文在译作日语后,都有接近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对称词被省略。从具体类型的使用数量和排序来看,两语言对称词在二人称变体、反转自称、定记述B和拟亲属称呼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且「あなた」和「君」这两个词只可在上层阶级互称时使用。最后,无论是上下位者之间对称时,还是同位者之间对称时,汉语中体现积极礼貌策略的爱称型对称词的使用都要高于或远高于日语。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自古盛行,中国的汉字也传到日本并得到广泛使用。因此,日语中有很多和汉语相同的汉字以及发音相近的词。作为称谓语的"先生"便是如此。日本从中国引入书籍之时,这一词语便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虽然双方都在使用,但出自同源的同一个词在两个国家已经产生了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本文从历史入手,对汉语的"先生"和日语的"センセイ"用法以及翻译时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希腊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在频繁的文化交流中拥有悠久历史的希腊语与众多语言相互影响互相借鉴,从古埃及语、拉丁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俄语、斯拉夫语、阿尔巴尼亚与、西班牙语、印地语、汉语、日语等语言借入了许多词素和词汇。现代希腊语中的外来词类型可分为音译词、半音半意词和意译词,其中反借是希腊语外来词借入过程中的一种特别现象。  相似文献   

18.
鲁波 《现代交际》2012,(3):61+60
近年来在现代汉语里一批新词缀逐渐形成,并参与构词,为汉语的词缀系统带来了生机。就目前状况看,汉语的词缀数目增多,构词能力增强,许多新造派生词进入交际领域。现代汉语里本身就有"秀"字,与之有关的词是以"秀"作为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即"秀"作为词根)构成的词,而本文则对与"秀"同形但无意义联系的音译外来词"秀"(show)为词缀的新词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日本的游戏、动画、影视作品大量传入中国,来自日语的新外来语不断增加。这些新外来语被称作"日源新语"。"日源新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以"宅""萌""控"三个词为例,从词性、含义、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其传入中国前后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导入方法,从而了解"日源新语"在中国的实际使用状况。加深日语学习者对"日源新语"和日本文化的了解是本稿的主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与其它语言相比,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拟声拟态词。对于经常使用拟声拟态词的日本人来说,通过一个拟声拟态词就可的形式用法其特点,以及在商品宣传中拟声拟态词的运用以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