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文学翻译是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信息,在思想、感情、生活经历中找到恰当的印证,并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和艺术再创造的手法,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这种再创作要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诠释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尺度把握问题,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或英文写作。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的翻译并非易事,既要再现原作的风格,又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本文即从译文对原作思想﹑语言风格的传达和翻译艺术的运用两方面,对王守仁先生的译作《还乡》片段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张谷若先生是用心做翻译的大师,其凭着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对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的深入研究,使译文堪与原作媲美。张谷若先生的经典译文体现了认真作研究、用心作翻译的译家风范。以张谷若先生翻译的《无名的裘德》为例,通过张谷若先生对原作作者思想的精确把握、对原作风格的全面理解和对原作者写作方法的细致阐释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张谷若先生的翻译特色。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文学译者的创造性.文学翻译是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是译者的语言艺术再创造.文学译者是文学译本的再创作者,文学译本中渗透着译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力量.译者重塑文学语言和重写文学译本的艺术再创造,使文学原作的生命得以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存活.  相似文献   

6.
论文化词语在翻译中的语义连贯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文化词语,特别是集文学和文化于一体的文学文化词语的语义连贯与重构策略,运用语用学的语用前提理论,对比分析小说《浮躁》中部分文化词语与其英译本Turbulence中的相应译文的语义连贯,并就译文的语义连贯和重构策略及其交际效度进行了语意转换维度的讨论。结果表明:文学文化词语的翻译不仅要体现原作的文化民族性和文学性特征,同时还要顺应译文读者的思维与表达习惯,这两者之间“度”的把握均以再现原作意义的译文语义连贯重构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的重要原则就是要把作家的风格翻译出来,因此译文的词语及句式的选择必须贴切,原作的语言特色应尽量保留。本文从用词的准确性,译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信息的传递三个方面评析了鹿金先生的《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的中文译本。通过原文与译本的对比分析对译作中的某些表达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8.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策略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语言结构的差异,从而成为影响翻译策略选择与制定的重要因素。英汉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以目的语读者的思维能力为参照依据,努力将原作中所包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质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任何翻译,其本质都是把一种语言中表达出来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而作为读者接触外国文学的主要媒介的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有一个根本区别——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必须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产生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效果。因此,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及其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表现形式,进一步论证创造性的文学翻译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文学翻译使用的是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特殊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要通过译者生动而合理的想象 ,再现作者凭借创造性想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世界 ,在译作读者和原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文学翻译者作为原作有特定任务的读者 ,必须具备与作者同等的想象能力和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综合性艺术.语言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不一致性、不同民族在文化上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与个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翻译的复杂性和非模式性.在翻译中要注意语言的不对等性和文化差异,最大限度地缩小原作与译文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又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的全过程,从词义和结构的分析到译文的表达和检查,均离不开思维逻辑链对它的规约和校正。在医学英语汉译实践中,只有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并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链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准确地破译原文的信息,使之在译入语中得以等值再现。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 ,是用一种语言文字把另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本文就翻译技巧中的用词和译句来重点分析如何能正确的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4.
散文是一种笔法灵活,把表象与意象之美融于一体,给人以深切情感体验的文学样式。作为散文翻译,不仅要传达原作之意,还要完整地再现原作的情、境,这也是评价译文质量高下的重要标准。以格式塔意象为理论基础,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探讨散文翻译中情境再现的手段与技巧。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语言的特殊形式。原语、译语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等因素,增加了诗歌翻译的难度。虽说好的译文在内容上应尽量忠实于原文,但就诗歌翻译而言,好的译文不仅能符合原作的音韵特点,还能再现原作的意境。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nnet 18的两个中译本为例,分析译文的音韵、意境,浅析英诗汉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的意义在于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因此文学翻译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应注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文学翻译者在熟练驾驭两国文字的同时,必须具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等有深厚的了解,才能掌握好再创造这个灵魂,把文学翻译变成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原作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的把握和再现两个方面,其发挥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从译者的主观感受、语言风格、意识形态、个性和主观审美偏好、文学文化修养等角度,研究了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各种影响来说明译者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于翻译之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指导,选取黄源深《简·爱》译作中的典型例句,从译文的句式特点、源语文化的保留及词汇选取方面着手,分析黄源深先生《简·爱》译本之所以具有较强可接受性的原因,旨在说明文学翻译并非只是采用一种特定的翻译策略,而是混杂着充分翻译与可接受翻译,而译者不仅要关注译入语语言和源语语言的对等,还应当尽力保持原作神韵,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文学风格。所以,文学翻译不仅仅是用一种语言再现作者的思想和语言,它还涉及到文化的输出和输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译者不可能把所有的文化背景都在译文中体现。加注无疑成为一个良好的解释方法。本文就《远大前程》的两个译本的加注情况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研究指出了文本空白促成了文学翻译的再创造,讨论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提出要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可以产生良好的文学翻译效果,使得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