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桑嘎古都寺(sras mkhar dgu thog dgon)座落在西藏山南地区洛札县色区(sras),这所寺庙,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噶举派(bkav brgyud)祖师玛尔巴(mar pa,公元1012—1097年)的著名弟子米拉日巴(mi la ras pa,公元1040—1123年),在公元1077年—1084年间创建,此后近八百年间几经修葺扩建,逐步形成一个以九层  相似文献   

2.
西夏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族为主体、以现在的宁夏地区为中心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地方政权。公元1038年(宋仁宗景佑五年)建国,自号“大夏”、“大白上国”、“白上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传十主:元吴—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佑—安全—遵顼—德旺—(日见)。公元1227年(宋理宗宝庆三年)灭亡,历时190年。如果按《宋史·夏国传》所说,从“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拓跋思恭所建的夏州政权算起,历时347年(公元881年—1227年)。  相似文献   

3.
唐代吐蕃的僧相体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 唐代吐蕃的相制与吐蕃政教情势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早期,在赞普都松芒保杰(Vdus srong mang po rje公元676—704年在位)族灭论钦陵(mgar khri vbring btsan brod)大相一族(公元699年)之前,吐蕃实施的是独相制。即由一人单独担任大相(blon chen po, blon che),由其实际负责吐蕃政府的运作,大小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活佛“转世”,最早是由噶举派(白教)的噶玛噶举创始的。噶玛噶举的宗教领袖噶玛巴喜(公元1204—1283年)于1253年在绒域色堆地方见过元世祖忽必烈。1256年,他又在喀喇和林见到了元宪宗蒙哥皇帝。蒙哥赐他金边黑帽一顶,后世称为噶玛黑帽派。噶玛巴喜后来回到西藏,于1283年(元世祖至正二十年)死于楚布寺。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巴喜死后,于1284年“转世”,名昂迥多吉(公元1284—1339年),成为噶玛派(黑帽派)的第三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历,我国有的地方穆斯林又称回回历,阿拉伯语称"希吉来"。这一历法是伊斯兰教产生后,由穆斯林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本·赫塔布执政期间(公元634提—644年)制定的。他以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移麦地那的那一年(公元622年)为回历纪元元年。故我国回族穆斯林又称"至圣迁都元年"。又以该年阿拉伯太阴年岁首(即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历元年元旦。伊历按太阳计算系纯阴历,通常用拉丁文 AnnHegirae 表示,缩写为 A·H,是伊斯兰教进行宗教活动和记载历史事件的历法,这种历法迄今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已沿用了1400多年。  相似文献   

6.
伊利克汗     
伊利克汗是公元十——十二世纪中亚的突厥王朝。在穆斯林时代从统治以南和以北地区的这些民族中出现了第一批征服河中地区的突厥征服者。为这个王朝的一位统治者  相似文献   

7.
石勒(公元273—333年),字世龙,上党武乡羯族人。公元319—35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后赵政权。对石勒其人,史家历来贬黜极甚。《晋书》称勒“出自羌渠,见其丑类”。《魏书》说他在中原的立国是“夷狄不恭,作害中国”。就是在今人的著作里,也有的认为石勒是“戎狄之患”。或以石勒为“十六国时期最著名的暴君”。究竟应该  相似文献   

8.
辽阔的西藏高原,是藏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藏族的先民从遥远的古代起,就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开拓了这片富饶的土地。到公元七世纪初的唐代,藏族社会已完成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首领松赞干布(公元6177—650年),最后统一青藏高原上众多的分散部落,以逻些(今拉萨)为中心,建立了新兴的奴隶制地方政权——吐蕃王朝。  相似文献   

9.
古代突厥文是我国历史上曾活动于蒙古草原的突厥汗国(公元522—744年)和回鹘汗国(公元744—840年)以及高昌回鹘王国(840年以后)使用的一种音素、音节混合型文字。此外,这种文字也曾为古代居住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今柯尔克孜族的祖先)使用过。 古代突厥文还有其它的名称。从外形上来看,它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的如尼文相似,所以有人称它为古代突厥如尼文;从这种文字的发现地来看,因其主要碑文发现于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鄂尔浑文、叶尼塞文、鄂尔浑—叶尼塞文、西伯利亚文;从这种文字的使用时间上看,它用于伊斯兰教传入以前的时  相似文献   

10.
一、译文前言这是陈那(Dinnaga,藏译为phyogs—kyi—glang—po;汉译亦有作“大域龙”者,据传为世亲弟子,约为公元五、六世纪时人,尤善因明。)的一部讲止观(定学)的论述,连同最后的一个祈愿偈才十个颂子,可惜只有颂文而无解释,只在藏文里有法自在(Chos—kyi—dbang—po)在本颂的首尾作了一些仪式上的传示。本颂只用卓尼版丹珠(Sems—tsamku、145a、6—146a 8、代号为C)和德格版(Sems tsam hi126b.1—127b.1,代号为D)作了校对,因文字不长,异同只有一条,而与《传示》  相似文献   

11.
建州女真原居在牡丹江口,约在元中后叶迁到珲春河口元奚关总管府城——奚关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他们在这里因遭到兀狄哈的袭击,转移到朝鲜半岛境内,约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前后,定居在阿木河及其西部。本文主要对建州女真定居阿木河的历史情况进行探讨研究。 史学界对建州女真这段历史的看法一直分歧很大。笔者深入挖掘了《李朝实录》,进行对比研究,综  相似文献   

12.
<正>大鹏金翅,红色合金铜,有部分黑变,高6.7厘米,背后有两个拴系孔桥,西藏佛教文化,公元11—12世纪。金刚手,红色合金铜,全黑变,高4.5厘米,背后有一处孔桥拴系,西藏西部或尼泊尔西部佛教文化,公元12-13世纪。金刚手,红色合金铜,全黑变,高6.4厘米,背后有一处孔桥拴系,西藏西部佛教文化,公元12-13世纪。山羊头驮塔,黄色合金铜,全黑变,高2.6厘米,公元7-12世纪。  相似文献   

13.
(一)回鹘与吐蕃在公元789—792年间对别失八里(北庭)的争夺,是人所悉知的历史事实。这场争夺的结果如何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民族以往的情形。公元740年,回纥攻杀了东突厥的第二可汗,从而称雄于大漠之北。安禄山作乱反唐之际,回纥的强大援军对唐朝平定这场叛乱起了重要作用。自此以后,回纥国势盛极一时,其领土逐渐扩张到天山以东地区。至于吐蕃,它在唐朝全力对付安禄山叛乱的时候,乘机夺占了河西走廊上的东西诸州。  相似文献   

14.
白居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江孜县江孜镇,由著名的江孜法王饶丹·贡桑帕( 1389—1442)在一世班禅大师克珠杰·格勒贝桑布( 1385—1438)的帮助下创建于公元1418—1436年间。整个建筑由围墙、寺院、吉祥多门塔和僧舍组成,是一座塔中藏寺、寺中有塔、寺塔相得益彰的典型藏传佛教寺院。寺、塔内立有无数精美的塑像,满壁都绘满了金碧辉煌的壁画,是一座集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于一体的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艺术博物馆。由于它在宗教上的特珠地  相似文献   

15.
史载藏文字创造源远流长,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是由古藏文演变为今用藏文,是外来梵文的演变。如共确降措《论时蕃时代的藏文翻译》(《西藏研究》1982年2期)说:公元七世纪吐蕃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部(公元617—698)派大臣图米三布扎前往天竺求学,返藏后参照梵文,结合藏语实际情况创造了藏文字。佘万治《藏文渊源刍议》(以下简称《刍议》)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民族语言文字专辑)论述:“殊  相似文献   

16.
金秋10月,驰名中外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雍和宫,举行了近百年来最为隆重的一次弥勒大佛开光庆典。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喇嘛庙,建于康熙33年(公元1694年)。原为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府邸,乾隆就是在这里降生的。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为行宫,改名雍和宫。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为缅怀雍正皇帝的业绩,维护西藏、蒙古  相似文献   

17.
苯教是青藏高原日本土宗教,是藏族文化的起源。甘肃宕昌发现的藏族家藏手抄本古藏文苯教文献,是研究藏族原始宗教和文化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研究公元7—9世纪乃至公元5—6世纪以前藏人的思想、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弥足珍贵的资料。文章对甘肃宕昌发现的早期古藏文苯教文献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历代噶玛巴活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噶玛巴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继承人的称谓。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是塔布噶举传出的四大支系之一,这一支系在西藏最早采用了活佛转世制度,其实力很大,分布较广,在藏传佛教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创始人都松钦巴(1110—1193)于公元1147年在西藏噶玛地方修建了噶玛丹萨()寺,噶玛  相似文献   

19.
<一> 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历史上滇藏茶马互市的交通要塞,在州府所在地中甸县中心镇的北面,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这就是康熙皇帝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一——中甸归化寺。中旬归化寺又称噶丹松赞林,兴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初时有喇嘛330名,到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寺院僧侣增至1226名,以后其寺院的僧侣数额一直保持在1200—1500名之间。解放前,归化寺在中甸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藏家以送子入寺为僧为荣。富裕之户,家家有当喇嘛的男儿。削发为僧者,既出家又当  相似文献   

20.
唐代伊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古代哈密——即伊吾一直是引人注目的一块绿洲。 隋朝时,伊吾是在西突厥汗国的势力统治之下。隋末铁勒诸部的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突厥在这里的统治,为隋朝统一西域奠定了基础。“炀帝嗣位……岁余,以(薛)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君民可汗连兵击伊吾……世雄遂于汉旧伊吾城东筑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得其地以为伊吾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