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家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旅游管理师范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师德素养、师范素养、育人素养和发展素养四部分。旅游管理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抓手,树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强化师德养成,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夯实从教基石,多元协同培养学生的师范能力,营造育人氛围,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指导及综合育人能力,立足发展视角,多途径锻炼学生职业成长能力。  相似文献   

2.
2016年9月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力图改变重智轻德的现状,倡导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其目标、内容和作用等方面都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与交融,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和手段,而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则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中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培养时代新人是党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确定的战略任务,探析其基于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培育路径,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的要求,不断增强系统思维。系统认识上,要综合我国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思想演进脉络、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人的实践生成意蕴、中国共产党为未来“育新人”的不懈追求的多维视角,系统形成时代新人核心素养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观。实践探索上,要按照时代新人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分科知识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问题聚焦、教育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的融合逻辑、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过程分析,明晰时代新人核心素养“五育融合”培育的建设理路。路径建构上,系统集成激发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的协同育人效能,通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复合教育主体观念;尊重学生主体价值,激发学生内在成长成才动力;因势而新优化环境,强化数据赋能育人作用,建立健全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学课程改革是高质量发展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而课程目标建构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文章认为,大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目标在大学生人格上的集中反映,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核心能力要素的集合。以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导向,具有价值导向的适切性、理论方向的可行性以及目标建构的特殊性,是提升大学课程质量的有效路径。文章以此设计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概念模型,并在对模型“理念、技术、转化”三个关键要素理论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目标建构在实践应用中应把握的问题要素。  相似文献   

5.
《文化资本——论文学经典的建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经典论争中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经典作为文化资本的存在方式和消费限制。阶级是《文化资本》论述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全书经典建构的理论基石,并由此而引发作者对审美趣味的阶级性阐述。《文化资本》指出美国经典论争背后的深层问题是文学研究的危机,文化战争的根源起于大众文化兴起对人文学科的冲击,并提出化解这场危机的方法是打破"文化资本"被少数人垄断的现状,让文学作品的生产和消费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批判、继承、改造、创新的观点来认真发掘、科学评价国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探索大学国学教育与符合现代文明趋向的思想文化价值的自然对接,推进国学教育现代化与大学德育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发挥现代大学国学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民族意识的增强、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德育功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改革的切入点。道德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培养什么人,始终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以德为先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儒学经典作为核心,以文化为脉络,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儒学经典中有一些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是千百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昌盛并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和精神力量,我们在教育中应充分重视,并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突破,将之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国学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高职院校实施国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从而增强职业素养及管理理念的形成。一是通过国学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企业管理理念;二是通过国学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三是通过国学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理想。国学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对培养高职学生的管理艺术、人文情怀和人生境界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素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关注的焦点.以《职业能力与素养》课程为例,深入分析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信息化手段应用四个方面提出问题解决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0.
作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言行明显表现出受《庄子》影响的痕迹,其散文《酒德颂》在用词、人物形象和构思方面也都与《庄子》有密切的联系。刘伶在思想上却没有真正领悟庄子思想的精髓,得其形而不具其实,对《庄子》的继承存在着严重的偏离。刘伶《酒德颂》中的"大人"形象无论在"大"之境界、对待"名"之态度、"有为"与"无为""有己"与"无己"等方面都与《庄子》之"大人"形象迥异。刘伶《酒德颂》中虽也有《庄子·达生》篇"醉者神全"的影子,但刘伶对酒之"德"的认识却与庄子"全于酒"有实质的不同。在《庄子》接受史上,刘伶是个"学庄而背庄"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以及基本理论体系,大多诞生于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这一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记载这些思想的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以及《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兵法》等,被公认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元典。引导大学生以扬弃的态度重读经典,既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又有利于树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坦荡诚信以及保护环境的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核心素养"评价观的意涵在于强调以教师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习,并以学生学习来帮助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是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实运用知识的学习表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可以透过教学加以培养、透过学习而获得,同时透过评价加以推测的。核心素养具有可测量性,可加以评价。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是经过推测而得知的,呈一个连续体的状态,代表核心素养相关构成要素之高低水平。论述核心素养的评价,重在阐述"核心素养"的学习表现本位评价,透过真实情境进行"实作评价"及"真实评价",强调"实作评价"与"真实评价"之重要性。"实作评价"与"真实评价"可以作为核心素养评价之参考,更可作为建构核心素养评价理论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儒家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经典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传承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国学经典的核心思想是儒道佛三家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家经典的教育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使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思想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4.
杨雨 《人生与伴侣》2023,(35):57-59
<正>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初中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核心素养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本文叙述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根据调查结果解读了初中生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尚和思想在《庄子》中是普遍存在的。《庄子》强调"阴阳之和"、"天人之和"、"心之和"、"道之和"以及"德之和"等,它们都与"道"密切相关。其中,"道之和"与"德之和"是《庄子》尚和思想的核心,是对《庄子》道论的补充和阐发。把握尚和思想对于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道论都是极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将红色基因传习与落实立德树人紧密结合,是驱动优质教育以及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由此,尝试分析传习红色基因与落实立德树人在逻辑上的内在耦合关系,并构建理论教学、宣传引领、实践教育的红色基因传习落实到立德树人过程的协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庄子是我国古代一位独具特色的思想家,《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的价值已被后人充分肯定且一直津津乐道。《庄子》中体现的思想十分丰富,其核心是追求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庄子的学说玄妙而又高深,就象他自己所讲的“大而无用”,但经过时间的考验,庄子的学说某些精彩之处仍然熠熠生辉。本文试图就庄子养生思想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引起对这一国学精粹的发扬光大。一、轻死重生的深奥思想人生短促,庄十n人的生命x比珍惜,n&t抱有$mMgi$。庄IX4Ato&#wAghn亡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形成了顺世的保身思想和达观的生死观念。《庄子》中多次出…  相似文献   

18.
法律文化学是法学一重要分支学科,在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中,将法律文化学教育渗透其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建构以提高法律文化素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具有极重要的现实必要性。法学教育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法律文化学教育的过程,教师正是通过此过程来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文化素养的,其可行性路径主要包括运用法律文化比较的教学方法、加强以提高法律文化素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师自身法律文化素养四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弗朗茨·库恩的《红楼梦》德译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变译个案。译本的译后记深入探讨了《红楼梦》的主要情节、艺术特征、哲学思想及核心价值。通过这篇译后记,细致考察库恩在向西方读者译介《红楼梦》的过程中突破西方主流价值对中国文化的偏见、颠覆刻板的中国形象、发掘《红楼梦》的现代价值、构建多元文化视角的种种努力,并探究库恩通过译介《红楼梦》而建构的中国形象,对西方现代"自我形象"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梳理和分析庄子后学所作的《庄子》外杂篇的文本资料,便能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庄子》外杂篇之"德"论。它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其一是"德"和"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德"的本质意蕴;其三是"德"的现实演变。从这三个层面来看,庄子后学所论之"德"即道德,明显不同于儒家意义上的道德,前者强调同一于生命本性,后者强调合一于人伦规范。毫无疑问,明辨庄子后学所论之"德",不但有助于准确理解《庄子》外杂篇的道德哲学思想,而且也有益于深刻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