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逻辑是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机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时代化路径创新和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起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内在精髓,借鉴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要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朴素生态文化和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精华,形成了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更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崔文可  解红晖 《现代交际》2023,(6):79-88+123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中海洋与经济、海权以及国运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论述,可以探析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契合之处。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的当代运用和创新发展,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中国、蒙古国两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比如,两国传统文化内涵中都包含了丰富而浓厚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以及崇尚自由、开放、包容等精神思想,充分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当中,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本质要求,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科学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导向,实现了认识论、重点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中国奉行的生命共同体思想正在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
吴苇  刘红梅 《现代交际》2023,(3):36-43+122
在“两个结合”的新视角下,对儒家生态哲学中蕴藏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及“协和万邦”等生态理念进行梳理归纳,可从自然观、民生观与全球观三个方面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儒家生态哲学的融合创新。这样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创”,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完整的理论逻辑。它既延伸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又是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内在要求,其中网络政治共同体、网络经济共同体、网络文化共同体和网络安全共同体四个主要内容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构建全球化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能加强中国的话语权,又能促进世界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这是全人类自由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宋贵青  马婷婷 《现代交际》2023,(4):65-72+123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世界历史的演化过程及人类的发展走向,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其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平等尊重、和平安全、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四个方面内容,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这一论述的提出对创新发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解决全球网络治理问题,以及引领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面临着来自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做出构建对话协商的政治共同体、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合作共赢的经济共同体、交流互鉴的文化共同体、绿色低碳的生态共同体的倡导与应对,争取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的内容,挖掘其时代价值,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基本保障,为提倡低碳生活提供了目标方向,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本研究应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截至2021年12月CNKI数据库收录的216篇与"生命共同体"主题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科学文献分析,从时空结构、演进趋势与热点分布等视角展现学界关于这一论述的研究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学界对这一论述的研究呈现出持续关注、多学科交叉和研究面向广的特征,研究热点聚焦在这一论述的科学内涵、学理渊源、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等维度。接下来需要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视野上对这一论述进行延展和完善,从而拓宽本研究的理论域,为构建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放性立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开放性特征,提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秉持世界眼光进行文化建设探索经验,回应“两个大局”相互交织、深度互动背景下文化建设时代诉求的过程中形成的。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放性立场必须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中心,以推动外来文化“引进来”为辅助。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开放性立场,具备丰富的时代旨趣,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外部环境,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也为世界其他民族秉持全球视野、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样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厘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实质。从唯物史观、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从"生态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现实方案"三方面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刘桐宇  李垣 《现代交际》2023,(8):14-22+1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表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引领。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哲学视域下,这一发展理念以普遍联系的整体论、辩证的实践论、人本性的价值论导向实现了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继承发展,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出发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机理。“两山论”所内蕴的自然观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意蕴,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重要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次提出了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建设美丽中国。代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生态观。这其中涵盖了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汲取了中国古代传统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至今仍然合理和有益的元素,为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意味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增多,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国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姚金慧  刘红梅 《现代交际》2023,(8):102-111+124
本文以儒家仁学为理论视域,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仁学思想中“万物一体”“知行合一”与“执两用中”等思想资源的融合与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内容、价值引领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儒家仁学的创造性转化,从国际治理规则、全球交往模式及人类文明发展理念三个层面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儒家仁学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总体要求,并明晰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项任务。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合理,催人奋进,指明了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和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新理念,续写新时代美丽中国新篇章,开启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多次在以青年为主体的会议讲话中提出重要论断、重要观点和重要思想,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习近平青年观提供了价值遵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说是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青年观的温润滋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扶贫》2016,(18):4-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栾林  徐宇翔 《现代交际》2023,(7):89-98+124
中非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示范意义。中非命运共同体奠基于相似的历史境遇,生成于一致的价值诉求,联结于共同的利益纽带,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需要以“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为前提,多方位落实短、中、长期规划。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加快了世界格局变化,完善了全球治理体系,其影响远远超过彼此的地域范畴,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