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践行党的三全育人任务必由之路,体现了一种隐性教育的课程观,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分析论证线性代数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能够实现线性代数教学的多元化、全面化和个性化,并介绍线性代数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提出高校在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契合时,可以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态度、挖掘潜能、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文化自信意识出发,实现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论述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从在思政课程设计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素养、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统文化的渗透、为传统文化渗透提供相应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思想性及资政育人的功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和资源宝库。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教育内容的丰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建立"教学融入、课程融入、实践融入、文化融入"四位一体的融入模式,把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红色资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能够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的实际效果,达到对党和社会制度在政治、思想和情感上的统一认同。  相似文献   

4.
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具有深远意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产生重要的育人价值。但是,在如何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融入方式单一、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高校需要开辟红色文化教育新形式,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增设红色文化课程、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专栏、编写红色教材等路径增进红色文化同思政教育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有效路径。课题组通过发放问卷、座谈访谈,找出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现代媒介仪式与传统媒介仪式融入社区的有效路径教育,唤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培育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堂财会类专业课程是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本科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看似与思政教育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本科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也要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激发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与热情、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法,有效地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融入专业课堂,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的财会类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实现以文育人,缓解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政治性与文化性不平衡的现状,进而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升,是当前思政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首先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进行分析,然后就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就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但许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设置远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多样性。本文探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6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即六大主题理论教学,一次外出实践教学,一次分享体验,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探索高校西班牙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提倡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和时事新闻热点相结合,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道德品质,强化课程的育人导向。旨在引起高校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同时为教师设计课程思政授课方案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探索建设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蒙台梭利教学法》课程思政能对改进教学、优化人才培养等贡献价值。遵循“德性由习惯造就,信仰在环境中生成”的规律,明确本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扩充课程学习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培养职业知识、技能、道德协同发展的人;以“有大先生志向和新时代人才格局”为主线构建“一体五面”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思考蒙台梭利教学特点,开发与教学内容共生的思政元素集合;创设“四体三融一主导”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主张依据目标与情境灵活选用恰切的课程思政育人方法;重在营造富含思政意蕴的课程实施环境。希望借此推动课程思政理念落地,为教育强国助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包含很多具备深刻哲理的寓言神话、诗词曲赋,包含了很多励志的伟人事迹,具备极高的现实价值和艺术内涵。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传统文化能够为高校思政课落实提供丰富的思想,有利于创新并活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广大教育者应重视高校思政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育功能,立足于高校思政课视域下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问题积极设计策略,以促使高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本文围绕"高校思政课视域下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展开讨论,从四个维度对之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要求内容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说明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意义,其次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最后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吴鋆 《职业》2023,(22):28-30
课程思政对高校排球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高职排球选项课以本土化的运动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基于场景化、体验式与项目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掘排球运动蕴含的思政内涵,挖掘高职排球选项课的德育元素,促进思政教育在排球教学中的充分融入,构建融“德育”与“体育”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郭楠 《公关世界》2023,(16):111-1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积累的重要精神财富,其中有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合理调控情绪、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心理承受力。高校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将其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的研究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新时代研究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研究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整合社会共同体意识铸牢资源,在高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研究生应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同时家庭也要营造良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6.
冯旺舟  凡露 《现代交际》2023,(5):106-114+12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产物,与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价值目标有高度契合性。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要做到以理服人、知行合一,实现翻转课堂,实现润物细无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要做到精准式滴灌与内涵式发展,增强融入的高度、深度、力度和广度,激发高校学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迎接机遇和挑战,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动力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现思政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彰显地方特色文化教育优势的重要载体。当前,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还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思政教育还要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形式,在弘扬特色文化中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韦子瑜 《公关世界》2024,(5):102-104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效果。本文从“三全育人”的内涵与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三全育人”机制融入海南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三全育人”机制在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陶杰 《公关世界》2022,(2):82-83
在新课改日渐普及的现阶段,教育领域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注入了新活力,高校思政教育尤为明显.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思政教育已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各个学科,使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也能够感受到思政元素,从而接受熏陶,加强思政素养.本文以高校足球课程教学实际为依据,分析了足球课程中思政教育的价值,并就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足球课程的教法提出了适当建议,以期为同行业相关人员提供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章振霖  李情 《现代交际》2023,(11):91-102+124
“两个结合”视域下,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育人效能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儒道哲学作为东方哲学的明珠,以“君子”与“圣人”为范式,在为人、为学、为道三方面有诸多规劝,其中的精华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彼时的儒道哲学亦可为此时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指向提供参考,比如为人视角下明辨善思、品德高尚、善作善成的个人品质,为学视角下自知、热爱、觉悟的学习态度,有限亦无限的学习内容,“假外”与“内思”的学习方法,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逐步在为己之道的个人成长中剔除“人为”,提升自身站位,提高思想觉悟,达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从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注入青年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