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二战期间的反法西斯盟国关系中,美法矛盾尖锐深刻,引人注目.美法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美国对夺取战后世界霸权的战略追求,削弱孤立英国、防止英国与己争霸的考虑,控制法国殖民地、属地的意图,对法国政治现实和未来走向的判断失误,信息不全、情报不确导致决策的盲目性以及罗斯福和戴高乐之间不和谐的个人关系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军事、经济和政治三方面来研究。军事上承担了在多个战场抗击法西斯军队的重任,美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经济上,向盟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美国是反法西斯阵营的大后方和"兵工厂";政治上,参与创建反法西斯同盟,维护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美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创建者和盟国团结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3.
1944年8月,在万众欢腾声中,戴高乐凯旋巴黎.法兰西这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伟大民族,在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浩劫之后,终于获得了复兴和再生.确实,戴高乐使法国重新站了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为使法国获致统一和复兴,他面临着三大障碍: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国内的投降主义势力以及来自盟国内部特别是美国的干预和制肘.事实的不幸恰恰在于:美国统治者为确保对战后法国的控制所设置的种种阻力,是戴高乐所经历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4.
1944年8月,在万众欢腾声中,戴高乐凯旋巴黎。法兰西这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伟大民族,在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浩劫之后,终于获得了复兴和再生。确实,戴高乐使法国重新站了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为使法国获致统一和复兴,他面临着三大障碍: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国内的投降主义势力以及来自盟国内部特别是美国的干预和制肘。事实的不幸恰恰在于:美国统治者为确保对战后法国的控制所设置的种种阻力,是戴高乐所经历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戴高乐对第三世界国家政策调整的内容、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认为,戴高乐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顺应历史潮流,完成“非殖民化”过程;不顾美国反对,与新中国建交;力图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关系,这对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和成望,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格局,恢复和扩大法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二战中法国的迅速败降使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自由法国”屡遭美国的蔑视与排挤,战时的几次重大国际会议都没有法国代表的身影。欧洲战事结束后,法国得以跻身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行列并实现对德国的占领,表明法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法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仅是戴高乐争取的结果,也是战后各大国在欧洲的战略思想所决定的,并由于法国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状况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这是两个盟国之间的一场明争暗斗的历史,戴高乐对美国强权的一系列挑战曾使华盛顿头疼了整整八年。美国历届总统曾千方百计地试图搞垮这位将军。法国记者樊尚·若韦尔根据美国新近“解密的”档案,写了一部题为《美国与戴高乐的争斗:1961至1969年秘史》的新书(瑟伊出版社)。现将该书精彩片段摘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人们对文明的认同,必然会发展出一种诉求统一的政治理念。在欧洲建设的过程中。为保证与美国和苏联相抗衡,戴高乐认为欧洲国家进行政治联合至关重要。相反,1963至1967年期间,戴高乐将军多次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在戴高乐眼里,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是想安插在欧洲共同体内的一个“钉子?”,一匹“特洛伊木马”,他不能允许美国利用英国乘机插足欧洲。直到戴高乐政界生涯结束后,英国才于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这是各国国家利益、国内外因素、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家领导人的一些主观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法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五大强国之一,五强中的每一个国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国际的经济、军事战略和政治情势产生影响。法国和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合在一起构成了帝国主义阵营的核心。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法国接近于西德和英国。此外,在国际舞台上,法国也有一条独具“风格”、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利用科  相似文献   

10.
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期间,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奉行了对美独立外交政策:联合欧洲各国对抗美国,以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经济上发起对美元的挑战;单独与东方世界接触,以扩大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调整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政策,是戴高乐重新执掌法国政权十年期间重大的外交举措。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顺应时代潮流,推行“非殖民化”,承认法属非洲各殖民地独立;他不顾美国的反对,毅然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展开一系列大胆而灵活的外交行动,加强法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交往。这些政策的调整,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扩大了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对于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格局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德国在调停中日战争失败后必须加以抉择时,认为中国的利用价值下降,而日本的政治军事同盟作用上升,从而择日而弃华;同时中国也在美国的援助下坚定地加入反法西斯阵营一边,对德宣战。  相似文献   

13.
在戴高乐的一生中,民族抱负是他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石。文章从戴高乐强烈希望法国荣耀、强盛的“民族抱负”观入手,着重阐述了戴高乐及第五共和国的总统们为法国争取大国地位,推行独立外交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夏尔·戴高乐(1890—1970年)是当代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在欧洲和法国进入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即两次世界大战引起欧洲政治地图两次重划,法国政权频繁更迭及其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的严峻局面下,造就出来的一位传奇式历史人物。他为了法兰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为了为法兰西寻找到通向尊严、自由和强盛的道路,曾两次上台执政,又两次自动辞职。纵观戴高乐一生的政治生涯,可以发现他始终坚持了“对于外交活动总是比对国内事务更加关心。他研究法国历史,基本上是研究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本文就戴高乐的外交理论、制定政策依据及成就进行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民参政会与抗日战争赵慧峰50年前的9月2日,中国代表于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在日本投降书上签上了历史性的一笔,从而为中国战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侵略斗争的巨大胜利。在这场空...  相似文献   

16.
两次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的戴高乐将军(1890—1970)不仅在法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戴高乐与其同时代的其它国务活动家相比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思想家。作为一名军人,戴高乐堪称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武将,经历非凡,战功卓著。1912年戴高乐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中三次受伤,三次受到嘉奖。二十和三  相似文献   

17.
二战刚刚结束,科耶夫就向戴高乐提交了一份《法国国是纲要》,指出法国不能再固守民族国家的旧梦,必须以拉丁-天主教文明为依托,联合欧洲的其它拉丁国家,建立"新拉丁帝国",才有可能保全法国的政治存在和独特的拉丁文明,从而带领拉丁世界走出一条不同于美苏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8.
戴高乐的平衡外交战略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高乐不但是法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世界外交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战略家。在戴高乐的所有政绩当中,他的外交战略思想可以说是最精彩、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事实上,戴高乐外交战略思想的最显著特征主要是体现了其"平衡"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还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将“自由”放存如此显赫地位置上。帕特里克·亨利宣称“不自由,毋宁死”。美国国歌将美国称为“自由者之地”。从亚伯拉罕·林肯到马丁·路德·金,历代改革家们都敦促美国实践其自由之理想。当一群来自法国的美国仰慕者想要讨好美国时,他们送来了自由女神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二战后法国的非洲政策为切口,探讨了戴高乐与战后法兰西殖民帝国的非殖民化问题,认为戴高乐是非殖民化运动的倡导者。作者指出:戴高乐的非殖民化政策具有被迫性和局限性;是在民族独立、非殖民化成为世界潮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实行的;任何一个殖民主义者,都不会自觉自愿地放弃殖民统治,即使像戴高乐这样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不例外;但他能顺应世界历史的潮流,顺应民心,不愧为是一位战略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