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社科纵横》2017,(9):38-42
要全面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必须深刻认识精神扶贫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做好扶志、扶智、传技、易俗、立制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7,(9):27-31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法宝。在精神扶贫的实践中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至关重要。把唯物辩证法用好就要注意处理好贫富、智愚、精神和物质等关系,注重精神扶贫对物质扶贫的反作用,改变忽视精神力量的观念。调查表明,贫困人口并不是仅仅看重物质的东西,而是具有强烈的精神扶贫的要求和愿望,尤其是在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的要求和愿望尤为强烈。对此,一定要因势利导,在精神扶贫中充分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以精神扶贫带动物质扶贫。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7,(9):83-85
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贫困问题的思想根源,聚焦农村群众思想道德滑坡、心态失衡、认识偏颇、拜金主义、违法乱纪、陈规陋习等精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教育、文化上进行帮扶,积极探索"思想扶贫"的有效路径,以"思想扶贫"推进"精准扶贫",最终达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这不仅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尽快实现脱贫的治本之策,也是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6):60-65
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也是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态,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对于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精准扶贫理念为指导,阐释了文化扶贫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梳理了我国文化扶贫工作的实践历程,分析了当前文化扶贫工作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深化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思路及主要路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9):101-104
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出发,让贫困群众暖心、让扶贫干部舒心、让党中央放心,帮助全体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精准扶贫战略的全部意义所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走群众路线的意识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7):50-53
"精准扶贫"不仅成为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提升了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最新成果,本文从扶贫工作机制构建的思路和创新上对我国精准扶贫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7,(9):57-60
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投入,也需要精神方面的帮扶,对贫困群体观念的改变与引导、文化的教育与滋养、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提升是精神扶贫的着力点。精神扶贫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需要长效、有效的机制与模式才能保障其取得预期效果,关怀模式、对话模式和参与模式的构建则是帮扶贫困群体走出贫困心理困境、摆脱落后观念束缚、激发精神动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11.
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政 《学习与探索》2005,(2):194-198
“创业型经济”是建立在创新事业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彼得·德鲁克作为“新经济”提出。德鲁克提出创业型经济基于对70年代中期以来流行于美国的所谓“零成长经济”、“使美国非工业化”及长期的“康德拉蒂耶夫周期性经济停滞”等说法的质疑。80年代以来,创业型经济在美国、欧洲相继出现。由于创业对于经济增长、就业和创新的作用显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业水平偏低而且经济结构不合理,又由于本土创业具有吸引外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创业型经济的主角是个人,关键在环境。政府的作用就是培育良好的创业环境。目前,应该从制定和调整创业政策、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建立融资体系、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活动入手。  相似文献   

12.
易地开发性移民扶贫及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地开发性移民扶贫是一种兼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多重效益的自愿性移民扶贫方式。根据地域类型,我国贫困地区有山地型、高原型、内陆干旱型、农牧业交错型四种,贫困人口多分布于此,且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生态失衡、环境超载并存在自然障碍。贫困人口通过就地扶贫的方式脱贫难度极大,而且效益低下。与此同时,我国局部地区又存在大量可供开垦的荒地和劳动力紧缺的大型农场和林场。因此,易地开发性移民扶贫成为必然选择,它既具有可行性,又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其综合效益进行科学度量。  相似文献   

13.
创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的重要方面。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带动居民就业的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机制,是一个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在公司层面,应强化以机会导向、价值创新等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在创业机会的"幸运实现"方面,应促进资源与能力的有效融合;在战略层面,应寻求企业的创业行为与战略管理行为的一种平衡;在宏观经济层面,应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基于此,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对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机制展开讨论,争取对促进创业活动带动居民就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创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的重要方面。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带动居民就业的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机制,是一个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在公司层面,应强化以机会导向、价值创新等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在创业机会的"幸运实现"方面,应促进资源与能力的有效融合;在战略层面,应寻求企业的创业行为与战略管理行为的一种平衡;在宏观经济层面,应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基于此,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对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机制展开讨论,争取对促进创业活动带动居民就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创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的重要方面。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带动居民就业的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机制,是一个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在公司层面,应强化以机会导向、价值创新等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在创业机会的"幸运实现"方面,应促进资源与能力的有效融合;在战略层面,应寻求企业的创业行为与战略管理行为的一种平衡;在宏观经济层面,应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基于此,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对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机制展开讨论,争取对促进创业活动带动居民就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创业支持对大学的创业意向的影响.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 创业支持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呈显著正相关,创业激情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高校应设立创业咨询服务、创业竞赛等创业支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向,同时将创业作为职业选择进行推广,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创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的重要方面。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带动居民就业的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机制,是一个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在公司层面,应强化以机会导向、价值创新等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在创业机会的"幸运实现"方面,应促进资源与能力的有效融合;在战略层面,应寻求企业的创业行为与战略管理行为的一种平衡;在宏观经济层面,应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基于此,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对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机制展开讨论,争取对促进创业活动带动居民就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20.
《社科纵横》2017,(9):25-26
通过对精神扶贫基本含义和基本原理的分析,提出精神扶贫要从宣传劳动致富理念、典型示范、提升脱贫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