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末以四川同志军起义为高潮的湘、鄂、粤、川四省保路运动,直接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从而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湖北人民抵拒铁路借款、保卫川、粤汉铁路主权的斗争,是这个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辛亥革命时期湖北社会政治生  相似文献   

2.
六霍起义、鄂东黄麻起义、商南立夏节起义,并称鄂豫皖边区三大武装起义。由六霍起义武装组建的红三十三师,是鄂豫皖边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起义胜利后创建的皖西革命根据地,是构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整个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六霍起义有着自己的特点,研究其经验,对于认识皖西乃至鄂豫皖根据地的形成,探索和反映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年十二月三日,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地区爆发了一次由同盟会会员策动的大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尽管起义群众仍以旧式会党为基础,可是它已迥然不同于单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会党起义,而是赋予了新的内容与任务,完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次武装斗争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起义性质的辨析关于萍浏醴起义的性质问题,解放后有关辛亥革命的论著一般多把它列为同盟会领  相似文献   

4.
王中天 《山西老年》2011,(11):16-16
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在武昌起义之前,仅孙中山就发动了十多次。在这些起义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下列几次: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     
199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纪念。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发动反清武装斗争。1905年中国革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同盟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虽都失败,但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川、鄂、湘、粤等省发动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发动武装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群众自发斗争席卷全  相似文献   

6.
清末以四川同志军起义为高潮的湘、鄂、粤、川四省保路运动,直接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从而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湖北人民抵拒铁路借款、保卫川、粤汉铁路主权的斗争,是这个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辛亥革命时期湖北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过去对此虽然偶有涉及,但迄无专论。本文目的只在于缕述湖北拒款保路斗争的主要史实,理出一个基本线索,并试图对它的某些特点作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萍浏醴起义是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安源煤矿工人参加武装起义实是中国年轻无产阶级的第一次革命发动。本文详尽论述了萍浏醴武装起义的始末及安源煤矿工人在起义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和贡献,并用大量史实证明,萍浏醴起义不仅揭开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首页,而且展示了中国年轻产业工人的高度革命性、斗争性和无比威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弥足珍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前后,沅水和澧水流域出现了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人才群体--"沅澧流域人才群".这一人才群的出现,对于辛亥革命尤其是武昌起义起到过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对新军的革命化改造、组建革命团体、开展革命的舆论宣传,以及发动和领导武装起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上川南抗捐军(后改编为川康边中国工农红军游击大队)起义,是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川康边地区领导的一次重要武装起义。文章对这次起义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今天,我们探讨这段历史,对于深入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和挖掘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辛亥四川保路运动和武装起义,其规模之浩大,气势之磅礴,动员人民之广泛,在四川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辛亥革命中所仅见的.它不仅冲垮了清王朝在四川的反动统治,而且促进了武昌起义的爆发,是辛亥革命中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1.
大荒坡起义,爆发于一九二八年三月十八日。这次起义是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在豫东南特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也是豫东南地区在大革命失败后首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准备不足,这次起义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它和这个时期全国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一样,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要意义。它表现了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之际,笔者想重新提起辛亥革命史的下限问题。辛亥革命有狭义、广义之别:前者指辛亥年的武昌起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省光复风云;后者则指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革命政党,宣传革命理论,发动武装起义,从而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并为维护这一成果进行不懈斗争的全过程。人们通常所说的辛亥革命时期,当然是指的后者。关于辛亥革命史的下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霍山县的西镇暴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西人民继六安县独山暴动以后举行的又一次伟大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后建立的西镇游击队,是鄂豫皖边区第三支红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史学界对西镇暴动的历史尚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在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为了准确地编写好中国革命史中的鄂豫皖苏区部分,本文拟就西镇暴动这一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正> 所谓边区市场系指国内省级行政区划毗邻地区之间形成的市场,属区域市场的范畴,是国内统一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边区市场主要是湖南西部与黔、川、鄂接壤部所形成的市场,或称湖南西部市场.这一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由该地区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辛亥革命时期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距今已整整一个世纪,此间,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探讨的内容有三,一是起义进程;二是领导人物,主要集中于孙中山和黄兴等;三是烈士,包括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至于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视角等方面。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黄花岗起义研究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史学论著提及1906年萍浏醴起义,多说:“起义群众以安源六千工人为主”;“在这次起义中,安源矿工六千余人成为斗争的主力,他们参加起义虽然还是自发的,并没有阶级的自觉,但却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史揭开了光荣的首页”;这次起义的“另一特点是,史称六千安源工人参加了这次起义,这是目前所见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大规模武装起义的最早记录”;“在萍浏醴起义过程中,安源矿工六千余人成为斗争的主力。……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17.
1864年,伊犁地区爆发的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反清武装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新疆各族人民在陕西、甘肃回民起义推动下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前后七年之久,在中国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四川保路运动,是一八九七年至一九一一年帝国主义者掠夺粤汉、川汉铁路,鄂、湘、粤、川四省人民掀起的三次保路运动高潮中第三次高潮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保路运动高潮是一九○四——一九○五年鄂、湘、粤三省人民掀起的赎  相似文献   

19.
1911年 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 ,是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关键所在。当时湖北新军中的文学社和共进会是这次伟大起义的重要力量。作为文学社的社长、湖北革命军的总指挥蒋翊武 ,在创建革命组织、壮大革命队伍、联合共进会、谋划武装起义 ,以及探求文学社的归宿等方面 ,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26年合肥吴山庙起义是安徽党史上武装斗争第一枪.通过对起义背景、起义过程的梳理、回顾,以及对起义主要发动和领导者的介绍,再现了当年武装起义的真实场景,对研究和了解安徽党史及安徽地方史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