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关系稳定意指劳动关系在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均衡有序之态.劳动关系可分为整体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和个别劳动关系.对每一层次劳动关系实施不同的法律调控,可以达到本质要求不同和表现形式各异的劳动关系稳定状态.在整体劳动关系方面,以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合理配置双方利益为调控重点.在集体劳动关系方面,以规范集体谈判为调控重点.在个别劳动关系方面,以对劳动关系稳定拥有决定权的主体进行引导和限制为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2.
和谐劳动关系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规范有序、公平合理、合作互利、充满活力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指标体系和定性指标体系两方面进行评价,并从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关系等三个层面确定指标权重、标准值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内容包括许多层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政治关系的和谐.和谐社会中政治关系的和谐主要体现在政治主体的政治利益关系的和谐、政治权利关系的和谐和政治权力关系的和谐以及三种政治关系之间的相互和谐.其中,政治利益关系是政治关系的根本,政治权利关系是政治利益的法理表现,而政治权力关系则是政治利益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实现的手段和途径.任何一种政治关系的和谐都关系到整体政治关系的和谐.只有实现政治关系的内在和谐要求,保持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政治关系的和谐,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国银 《兰州学刊》2007,1(2):23-25
人类的伦理关系大体经历了三种类型:整体性伦理关系、单子式伦理关系和共生性伦理关系.先秦儒家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中道德性论都是以关系为本位,即是在人伦关系和城邦关系的场域中展开论述的.他们通过人伦关系、城邦关系确证和建构了中庸、中道德性的价值合理性.儒家将个人作为一个"依存者"、亚里士多德将个人作为城邦的一部分,这都是一种整体性伦理关系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中苏论战期间毛泽东党际关系原则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苏论战期间毛泽东对党际关系原则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提出发展党际关系要遵循独立自主、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等三个原则.毛泽东之所以强调这些原则,究其原因,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的考量、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探索的启迪、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启示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思中苏论战期间毛泽东关于党际关系原则的思想,必须注重领袖个人关系与党际关系的差异性,正确理解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及其原则,以党际关系原则为指导构建和谐的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代际关系涉及四个维度:代际关系的平衡性、代际交换的程度、代际之间的紧张性、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从这四个维度切入,可以认识农村代际关系的区域差异和历史变迁.从区域差异来看,不同地区的代际关系差异很大;从历史变迁来看,代际关系有一个由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变迁过程.代际交换则存在一个由重交换到较少交换的变迁过程.变迁过程中广泛存在代际紧张,但最终会逐渐消除.此外,代际关系在多数农村地区的较长时段维持失衡状态,这是由于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尚存,即父母可以从失衡的代际关系中获取宗教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秦中华天人关系的五种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人关系是把握人类现实生存的第一性环节,人类早期文明即围绕天人关系多方面展开.先秦时期,中华早期天人关系从物质利用关系、科学认识关系、宗教崇拜关系、审美关系和哲学综合关系五个方面展开,它大致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现实关系的基本形态.当代社会,惟有确立依天立人的中道天人观方可重建天人和谐.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基石之一.然而,已有关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几种学说只是就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外延宽窄之论证,属于形式意义上的界定,并没有真正反映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实质内容,即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力(权利)优化配置关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应当以诉权和审判权为基本范畴,分为权力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权利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权力-权利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9.
冲突规范是指明涉外民事关系准据法的法律规范.它直接构成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法院等主体确定涉外民事关系准据法的行为准则,直接规定了上述有关主体确定涉外民事关系准据法的权利和义务,并非所谓的间接规范.和其他法律规范相同,冲突规范在逻辑结构上也包含法律后果这一逻辑成分.冲突规范的调整对象不是涉外民事关系,而是涉外民事关系准据法确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存在两方面的法律关系,一方面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准行政法律关系或特殊的行政法律关系,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服务关系.针对这种关系,依法维护高校秩序、依法维护大学生权利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为此,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法规与校规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