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饴弄孙,自古以来为我国每个家庭中老人幸福晚年的一种象征。尽管帮儿女带养孩子辛苦,但老人们总是乐此不疲。而如今,当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婚嫁年龄,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开始出现(即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自然会导致夫妻双方父母争抢带孙子的权利和孙子的归属权。  相似文献   

2.
文武 《老年人》2006,(3):55-55
李妈妈的晚年生活令人羡慕,儿女个个成材,有房有车有地位,而且对母亲很孝顺。她自己每月还有千多元的退休金,想干啥就能干啥。儿女要为她请个保姆,但李妈妈坚决不肯,嫌家里多出一个外人碍手碍脚,只同意请钟点工每周搞一次卫生。照理,李妈妈无忧无虑,每天都会快快乐乐。然而,她不觉得快乐,反而感到很失落。她原是小学教师,36岁就守寡了。丈夫去世那年,长子11岁,女儿3岁,小儿子2岁。要强的她既忙工作,又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什么都没耽误,惟独耽误了自己。曾经多少人劝她再婚,她都一概拒绝。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孩子受委屈。艰难的生活,养…  相似文献   

3.
《现代妇女》2008,(8):15-15
新闻背景:她有双重身份,网上叫“一枝独秀”,在丈夫的建议和开导下开始换偶,并和丈夫一起开了一个“夫妻交友”网站,写文章描述换偶经历。而现实生活中她却是陕西礼泉县一位女警察.今年30岁,已结婚8年,有个5岁的孩子。2007年10月,“一枝独秀”在凤凰网《性情解码》节目中公开了自己的换偶经历。在讲述中,“一枝独秀”承认她很享受换偶的感觉.但这种另类的生活方式却给她带来了生活上的巨大变故:“一枝独秀”的公开亮相在当地引发巨大震动.她走到哪里都被指指点点,背负舆论上的巨大压力,最后她被公安局辞退.与丈夫一起,带着公婆和孩子,离开礼泉县去了北京.继续换偶的生活并在网上开博。  相似文献   

4.
医生告诉他:如果你配合治疗,或许还能活两年,否则性命难保!然而,他还是放弃了住院治疗,他要在最后的日子里为一双儿女打工挣学费。他叫朱和良,家住湖南双峰县朝阳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朱和良一生坎坷,3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是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38岁那年,亲戚出面撮合,他与表妹李月秀结婚成了家。李月秀也是一个苦命人,8岁时死了母亲,两个弟弟后来也先后死去,留下她和父亲及姐姐相依为命。也许同是苦命人,他们格外珍惜夫妻缘份。当3个孩子相继出生后,他们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养家糊口,生活艰难,朱…  相似文献   

5.
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了。如今回家,物是人非,屋里空荡荡的,不禁倍感悲伤。母亲啊!您可听到了儿女的呼唤,您可知道了儿女的思念!母亲一共生育了11个儿女。她说,那个时代不搞计划生育,尽管儿多母苦,但她对每个孩子都视若自己的生命。1964年,出生不久的满妹云珍发高烧抽筋,父母多  相似文献   

6.
正大姑奶说,黄土都到了脖梗子了,还不知道谈恋爱啥滋味呢,这一课,得补上。大姑奶是我爷爷的堂妹,在我眼里,她是个时髦老太太。大姑奶18岁开始当代课老师,认识大姑爷爷的时候已经38岁,准剩女,不是大姑奶丑得没人娶,而是她有老爹老娘要养,唯一的哥嫂在外地上班。直到那年哥嫂工作调回来,有了支撑门户的,大姑奶才说要嫁人。与大姑奶闪婚的姑爷爷32岁,前妻病逝撇下  相似文献   

7.
<正>不是所有孩子的哭泣都需要冷处理,有些哭泣,其实是伤心、难过和无助,这时你反倒需要伸出臂膀搂搂她、抱抱她。这样的时光并不多,爸爸妈妈要好好珍惜。周末,去大姑姐家取东西,一进门,就看到5岁的楠楠在抹眼泪。"怎么啦?"我换了鞋就要冲楠楠走过去。"没事,甭理她。"给我开门的大姑姐拦住我,"走,到书房去,让她自己待会儿就好了。"  相似文献   

8.
舒展 《老人天地》2010,(9):27-27
我的孙女乳名叫阿琳娜,今年11岁,这孩子是个性格开朗、天生爱笑的小妮儿。她自称是“半个老外”,因为她妈妈是俄罗斯人。她看了电视航天节目之后,突然问我:“爷爷,考你一个问题:什么船永远不下水,也不着地?”我想了半天说:“旱船!”她哈哈一笑说:“宇宙飞船!”她又问我:  相似文献   

9.
她两岁失明,中年丧夫,命运多蹇。然而,她没有被生活的艰难所击倒,纯洁的心灵永远阳光明媚。她聪明好学,心灵手巧,凭着一手娴熟的按摩技术自强自立,并养大了一双儿女,女儿还是清华大学的“双硕士”。她就是长沙市颐而康按摩医院的盲人按摩师吴曼霞。  相似文献   

10.
豫人 《现代妇女》2005,(6):16-19
在湖南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她是一位引人注目的特殊大学生——就年龄说,她已五十有二;就经历说,她当过农民,做过服装店的老板,45岁时,她重返中学校园,念完了初中、高中,通过自己的努力,50岁时她又考上了大学,成为湖南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大学生;就家庭角色说,她是一双硕士生儿女的妈妈,她就是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获得者雷运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有4000万老人,低收入者占了一大半,他们每月五六百元退休金不敢奢望去享受敬老院的服务。因而,有专家断言,中国的养老重头还在家庭。然而,家庭近年出现了“动摇”,儿女们下岗、退休、自顾不暇,难以“反哺”,于是渴求社会养老。老年人在期盼—— 96岁的钱彩云老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没有一分钱退休金,4个儿女中两个去世、两个退休,年龄都在70岁左右无力照料她,如今她竟然住进了居委会办的托老所。靠着儿女从退休金中拿出的400多元,加上政府的救济金和托老所的减免,她生活有保障,起  相似文献   

12.
做好父母     
11岁的女儿是“TFboys”的忠实粉丝,她尤其喜欢组合里的王源。前不久王源过生日,她竟然花了800多元给他买礼物,而这钱是她大半年里不吃早餐、不买书,一点点攒下来的!我逼着她把礼物退了,她爸爸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做。请问我应该怎样做呢?对于11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开始了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青春期(第一个叛逆期在两岁左右)。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平台     
《老年人》2001,(4)
湖南省给百岁老人 发放长寿保健补助费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从今年 3月 1日起,对年满百岁的老人每月发给 200元长寿保健补助费,并由省政府颁发“百岁寿星荣誉证”。长寿保健补助费列入省财政开支,由省老龄办制定发放办法。 (苑 文 ) 113岁老红军向多本 寿诞日登台讲传统 2月 16日,是石门县离休老红军向多本 113岁的寿诞。这天,向老来到楚江镇一完小,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为学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唐汇众 ) 岳阳市老干部大学 发出抵制邪教的倡议 为了抵制邪教,倡导精…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全国妇联教育处一副处长关于“不提倡离异的单亲家庭参评‘五好文明家庭’”的观点被媒体广为传播。在表达这一观点的同时,该副处长还明确表示:“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五好文明家庭的硬指标”,虽然她同时表示,“丧偶之前,夫妻非常和睦,只是因为不可抗力才变成单亲家庭,丧偶之后,一方能独立抚育儿女成才,这样的家庭当然可以  相似文献   

15.
王高岩 《老年人》2014,(10):29-30
正今年71岁的董钦昌,系辽宁旅顺长岭粮库一名退休工人。年轻时,他英俊潇洒,为人热情,在村里人缘极好。上世纪60年代,经人介绍,他与当地一位名叫潘月花的姑娘结为夫妻。婚后,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随着3个儿女的相继出生,一家人的日子倒也过得温馨和睦,幸福美满。董钦昌上班路途远、工作忙,潘月花就一人挑起了照顾丈夫和3个孩子的重担,每日里缝补浆洗,烧茶煮饭,辛辛苦苦操持着一个家。时光荏苒,转眼20多年过去了,董钦昌和潘月花像千千万万普通夫妻一样,相伴走过了一个个风雨春秋。随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  相似文献   

16.
王敏杰 《当代老年》2013,(10):16-17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一名普通的妇女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母爱赞歌。即将公映的电影《韩妈妈与她的儿女们》真实原型就是今年75岁的韩雅琴。她用伟大的慈母情怀,收留帮扶560名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家,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重燃生命之火。  相似文献   

17.
1983年暑假,我们一家到西安旅游。这天,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规模宏大的“碑林”参观,那精湛的古代书法艺术使我们叹为观止,一双年幼的儿女也聚精会神地与我们一起观赏。这时,一个外国友人笑盈盈地走过来,拉着我的一双儿女向我比划着,旁边的翻译对我说:“这位是比利时朋友,他说你的儿女很可爱,想给他们照张照片。你看行吗?”我和先生当即愉快地答应了。于是,比利时友人便将两个孩子领到碑贴旁,拍了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18.
萍聚 《老人世界》2013,(5):15-17
香港导演许鞍华拍摄的电影俐5姐》,曾一举夺得第49届台湾金马奖项中的三项大奖。电影讲述的是一位保姆为一个家族整整工作60年,伺候老少五代人,她中风后,被她曾带过的少爷悉心照顾的故事。电影公映后。感动了万千观众。真实的生活,往往比电影更温暖、更动人。也有这么一位“桃姐”,她叫高玉清,94岁。59年前,她走进一位刘姓雇主家里,此后半个多世纪,她历尽艰辛,照顾了老少三代人,相继带大7个孩子。而当她暮年中风瘫痪后,当年被她带大的儿女,如今反过来悉心尽孝,照顾“保姆妈妈”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9.
美国西森娱乐有限公司总裁阿罗本,在浏览一个以“麦当那”命名的网站时,偶然看到麦当那的九个幸福瞬间:五岁的时候,父母出外做工,我被寄放在外婆家。外婆家没有电视,我随老人每天都早早睡下。有一天,我在睡梦中被人轻轻摇醒,睁眼一看,是妈妈!她下班回来,特地绕到外婆家来瞧我。父母有八个孩子。有时我不得不到邻居家去住。天亮,身边女孩的妈妈过来抱她,并吻她的脸,顺带  相似文献   

20.
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一家食品部,售货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18个孩子对着一位30多岁的女性喊着:“妈妈,我要火腿肠。”“妈妈,我要虾条。”售货员忍不住问道:“你怎么有这么多孩子?”其实那位被称为妈妈的女士,是赤峰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园长、38岁的农家女孙月光。那些“儿女们”都是康复乐园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