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义上看,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都属于价格统计的范畴。比较分析发现,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测度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原始数据类型、指标生成过程、编制方法和原则等方面相同或非常相近,为二者关系的协调和整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ICP与CPI整合的总体思路,从基本、扩展和系统三个层面研究二者整合的方法,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比较项目(ICP)是一项全球性多边统计活动,旨在通过收集一篮子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数据,测算出各参与经济体的购买力平价,以此作为货币转换因子和空间价格平减指数进行国际经济比较。基于对中国2011年和2017年CPI调查和ICP调查采集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的分析研究,以回应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技术咨询组第三次会议有的专家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提出的两项质疑,并结合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在中国的具体实施情况,详细阐述中国参加国际比较项目面临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规格品对于中国的代表性问题、中国支出法GDP基本分类的完整性问题、中国在亚太区域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问题、ICP调查与CPI调查之间的差异问题以及中国建筑品价格与建筑投入价格的差异问题等,以期为进一步优化ICP调查框架提供理论参考,使ICP比较结果更能反映中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和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调查实践、数据审核、汇总测算方法和比较结果等方面,对我国参加国际比较项目(ICP)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评估.研究发现,影响我国ICP数据质量和比较结果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内执行过程的因素,也有区域和全球数据审核标准的因素,还有比较方法设计的问题.2017年全球ICP在调查周期、组织方式、数据来源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对我国未来开展ICP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应进一步优化我国ICP治理结构,提高我国统计基础能力,增强ICP调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进CPI编制方法,加强国际沟通交流,使ICP比较结果更能反映我国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向书坚  李凯 《统计研究》2018,35(9):16-28
2014年世界银行公布的2011年轮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测算结果与发展中国家真实经济规模存在偏差,引发了发展中国家购买力平价是否被系统性低估的疑问。为此,基于ICP中中国部分的测算结果,立足于国际比较项目支出法测算的角度,对中国PPP偏差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从理论上看,ICP要求参与国提供GDP支出项数据与规格品价格数据在大国内部受到 了市场分割的影响,识别这种分割程度即空间关联性是ICP数据调查的前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①在ICP的第七轮与第八轮调查期内,中国内部市场分割导致了价格水平存在时空两个方面的差异,影响了中国PPP计算的准确性;②市场分割导致的中国各地区的价差在短期内呈现随机性,只有长期才有可能出现趋同性。但2017年轮ICP调查周期由6年缩短为3年,使得这种趋同性难以出现在ICP活动的调查期内;③虽然ICP2017年轮采用滚动基期计算PPP,仍无法涵盖中国分割市场各自支出项目在空间上的不同作用力,这会使得支出法角度测算PPP时依然不能完全消除它的偏差,需要根据不同规格品的归属赋予不同权重才能较好地提高PPP测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1968年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世界银行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进行一项名为“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研究。购买力比价方法,也称国际比较项目方法,由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主持,通过设计专门的调查方案收集资料,确定各国货币购买力的比价,用  相似文献   

6.
李力 《中国统计》2001,(11):40-40
早在60年代,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确定了一项名为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简称ICP)的统计活动,即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作为货币转换系数,评价和比较各国GDP规模及其消费结构。ICP的意义不仅于此,由于它是可以使用的国际价格,必然在世界贸易中发挥其重要作用。购买力平价(PPP)是不同货币在购买同一商品或服务时的转换率。即把一定数量的货币,用购买力平价的转换率转化为不同的现金时,它们将在各个不同的国家买到同一篮子商品和服务。换句话说,购买力平价是消除了不同…  相似文献   

7.
孙振 《中国统计》2005,(9):9-1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购买力平价(PPP)转换因子在概念上有其相似之处。CPI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在一国内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PPP是两种(或多种)货币在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商品时的价格之比。基于CPI和PPP在概念上具有相似性,并且在价格数据收集的要求上有相互联系的地方,如果能将CPI和PPP的调查工作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增加各国统计局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热情,同时对提高CPI和PPP调查工作的质量大有好处。CPI和PPP概览为了更好的探究对CPI和PPP进行整合的可…  相似文献   

8.
我国参加国际比较项目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满足国际社会分析研究和行政决策的需要,弥补汇率法在GDP国际比较中作为货币转换系数的缺陷和不足,在全球范围开展以测算购买力平价(PPP)为目的的国际比较项目(ICP),越来越受到国际  相似文献   

9.
ICP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进行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利用传统汇率法测算的比较结果越来越不能真实反映各国之间GDP的实际差距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实际情况,因此联合国从1968年开始推出国际比较项目的研究。 ICP的理论方法是货币购买力平价,即利用各国2000多种代表规格品的价格资料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国货币的国际比较资料。其具体方法是:列出各国人民都需要的151类5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用加权平均法算出各国货币在本国的实际购买力(真实币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估值与运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买力平价估值的应用非常广泛.一是充当国际比较的货币转换因子;二是作为均衡汇率,为两国之间汇率是否失衡以及汇率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文章分别以绝对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形式为线索,对改革开放以来测算和应用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估值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和综述.本研究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估值可能更加精准,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运用可能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1.
余芳东 《统计研究》2012,29(8):108-112
 自1993年以来,我国先后5次以不同形式开展国际比较项目(ICP)调查活动,更深入、更广泛地融入到国际统计体系之中。每次调查的基准期、调查范围、比较对象、比较方法、组织方式各不相同,比较结果也各不相同。我国参加ICP的演变历程见证了政府统计发展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米子川  姜天英 《统计研究》2016,33(11):11-18
2014年7月,澳盛银行首次将阿里巴巴系列指数纳入通胀观察标的,标志着大数据指数已经开始对传统的统计调查指数提出质疑和挑战。本文基于阿里巴巴aSPI指数和官方公布的CPI指数的比较研究,首次提出了aSPI指数显著优于CPI指数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对比了两种指数的同步性特征和分解性特征,即首先运用协整检验方法确定二者的同步性;其次通过EMD模型对二者进行序列分解,得出各自的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最后,在EMD对aSPI指数分解的基础上,通过Lasso回归估计了CPI指数。研究表明,随着对大数据研究的广泛性、科学性以及方法论和软件工具的进步,大数据指数对传统统计调查的佐证、补充乃至融合将会成为一种新趋势,通过实证、应用与发展,逐步产生新的CPI编制方法和分析体系,将是大数据指数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世界银行2005年ICP结果、问题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芳东 《统计研究》2008,25(6):3-10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46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国际比较项目(ICP)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以世界银行发布的ICP数据为基础,详细比较世界各国价格水平、基于购买力平价(PPP)的GDP规模和人均GDP等指标,剖析了与以前公布的PPP结果不同的原因。研究表明,2005年ICP项目比较结果存在着一些数据质量问题,在使用时应注意,以免误导。文章还阐述了当前国际社会可能用ICP比较结果数据作为制定政策和决策依据的不同层面、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fractional age assumption (FAA) based on the cubic polynomial interpolation (CPI) and applies it to estimate the mortality rate and related actuarial quantities.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under CPI is prov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valuable advantages of CPI assumption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utilized death information, property of mortality force, and optimality criter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PI assumption has distinct valuable superiority compared with other FAAs in references. Finally under CPI assumption we study the calculations of some important actuarial quantities in life contingencies.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与下跌和相对稳定的CPI不配比问题,引起国人对CPI指标的质疑,已影响到政府统计公信力。运用中国2010年CPI的月度数据与各月CPI分类数据,在借鉴美国使用成本法和澳大利亚获取法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中国CPI在住房消费方面的两种核算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核算的CPI数据比较发现,澳大利亚获取法核算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能更真实反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鉴于中国房价对CPI的显著影响,中国应该采用获取法核算CPI,将房价直接计入CPI核算中,进而提高CPI指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魏学辉  白仲林 《统计研究》2010,27(8):99-104
常见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初始值都做了适当的约束,而经验研究中的数据往往由于各种冲击的存在无法满足相应的假定条件。所以,有必要讨论检验功效对初始值稳健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本文在研究初始值对单位根检验功效影响的基础上,基于Fisher统计量提出了检验功效关于初始值较稳健的组合p值单位根检验方法并研究了其小样本性质。并且,对我国CPI月环比时间序列的检验发现,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完善,CPI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7.
对国际经济比较方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东 《统计研究》1996,13(6):16-21
对国际经济比较方法的若干思考邱东ABSTRACTThemethodofexchangeratehasgradualylostitsleadingroleininternationalcomparisonbecauseofICP(Internation...  相似文献   

18.
孟祥兰  卢米雪 《统计教育》2009,(7):42-45,50
在引起股票市场波动的众多因素中,消费价格指数CPI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例。重点研究CPI这一宏观经济信息的公布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在CPI公布前较短的时间内,股票市场出现显著的异常收益,这表明中国股市有效性不足,重要的经济信息发布前可能存在泄露问题.事后股市对信息的消化吸收也相对缓慢。在稍长的事件期内,CPI信息的发布对股市的累积公告效应较小.市场主体预期的调整和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抵消了各事件日内股市受到的信息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